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范仲淹、包拯两人,主要的话题,也还是没能逃脱西北之事,回溯一下战事,再叙叙旧情,聊一聊改革变法之事等等。倒是老包比较有意思,给王言现场复盘了一下和谈盛况,实实在在的大宋第一喷。

因为与王言的关系十分亲近,所以他们俩也说的更直接了些,给王言讲了君臣父子之道,还讲了华夏诸夷之别。算是给他一些宽慰吧。

又给他们看了一下身体,总的来说都还不错。

毕竟是全方位的么,又是去病灶,又是精致饮食,还是能保证身体健康的,老包这几年生了仨儿子……

而同时期坟头都已经长草的范仲淹,现在也是精神十足。战后,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就在去年,他把文彦博送出了京,正式上位,宰执天下。又是进行着改革的事情。

前文所说的整编裁军,就是其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官职的改革,各部权力范围的调整,税赋的更进一步改革,还有清田、查人。这次的改革力度,就大很多了。

主要原因,当然在于赵祯打赢了胜仗,加强了权力。以前他不敢支持彻底,现在他有底气。尤其王言也被调回了京,反正赵祯也感觉到他自己的命不太长了,屠龙刀在手,谁不让他要死的老人家痛快,他就让别人不痛快。只要让王言任职参知政事,大宋的局面立马就会大不同。

赵祯老了,但是对于皇帝的功利欲望的追求,仅在生儿子之下。他还想要成就更多的事,想要更好的身后名……

其实现在的大宋,按照古代人评判盛世的标准,已经可称盛世了。

多收了商税,减免了百姓的赋税,再加上西北以及幽云十六州等大片的新增土地,被打的半死的西夏、契丹,国内整编裁军,如此种种手段,开源节流。政府财政健康,百姓生活猛然宽松了一大截,自然也就安居乐业。除了个别地区闹灾,或者是官吏、大户盘剥的太过,基本没有百姓想着上山落草。

裁军解决了冗兵问题,削减了军费开支。开疆拓土,收复失地,解决了冗官的问题,大量的官员都被安排了出去,甚至都有些不够,这几年的科举都是一年一科,这才填补了官员的空白。

冗费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由冗员带来的冗费解决了,但是由于办事流程,以及行政风气等等而来的冗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也是范仲淹要进行政府架构、官制、行政等改革的用意,要进一步削减糜费的开支,进一步精炼人员,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但总的来说,现在的大宋已经还算不错了。凭着现在的情况,赵祯死了以后,既有文治,又有武功,国内情况良好,他能混个‘成’的庙号……

相比起范仲淹和包拯来说,韩琦、富弼等人,大家就生疏的多。不过话里话外的,也难免要点上几句。除了叙旧情这一步,基本没什么大不同,都要说说西北,都要聊聊改革,也都要给他们看看身体。

韩琦、富弼在庆历之后,对于变法的是有变化的。不过范仲淹不是白给的,现在他活着,他就又拉拢了当年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除了已经死去的,现在上台的人,基本都是当年庆历时候的同道。

除了这些人,还有其他在京的一些大佬,有几分渊源,大家又都比较和气没什么过节的人,王言都去登门拜访了一遍。

他在展示他的诚意,也是降低一下他的危险性。恃功自傲,是不可取的,疯狗一样胡乱咬人,那也是取死有道。

当然也不是说他去向谁靠拢,只是大家维持住一团和气的局面。不论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他都有拜访,已经很给这些人面子了。

不过够位要他上门拜访的人,并不多。他上午查账,下午上门去走访一家,大半个月也就把要见的人都见了一遍。

这时候,国子监五年的烂账也全都查了一遍。

不出意外的,他收到了比账上缺漏的更多的钱。这帮人卖名额的钱,都东拼西凑的交到了账上。这一笔钱,做不出什么大事,但管着国子监的官吏以及教学的博士们早午两餐,却是已经足够,还能吃的很好。

也是在这期间,国子监衙门里的官吏、博士们提交了教育改革的想法,还有更多的公文,雪片一样的往这里送来。

王言的命令,是让州县书院、学堂的山长都写一份,而他的命令是经由大宋的邮政系统直接送到各州的知州那里。再由他们向所辖各县传达命令,定一个日子,写好以后收集上来,统一再送到国子监衙门里。

若非是强力部门,干系重大,下边的州县配合起来是绝对费劲的,他们总要拖一拖。但是发出去的公文,扣上了王言的官印,效果就不一样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国子监衙门,也就成了强力部门,优先级相当高……

拜访过了各位大佬以后,王言就在看人们递上来的建议。

具体的建议,他当然是已有腹案。之所以还要再看这些人写的东西,是他想要看看手下是不是有什么能人被埋没了。

他下发的命令,都完成的很好,每个人都送上了最少一千字的策。甚至就连衙门里的小吏,写的都是文采飞扬。乍一看过去,都很像那么回事儿,但用心还是不同的。

有人应付上级工作,文辞华丽的写了一通了事。有人却是真正用心,真想要提些建议给大宋多育良才的。而用心之人也有差别,有的人一看就有水平,有的人一看就是能力平平,他尽力了,但是脑子里没有概念,眼界也不够放眼天下,写的文章很朴实。

虽然他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章程,并没有规定必须要写的好看。但是显然,就是有的人可以写的既有内容,又文辞华丽,挡不住的才气扑面而来。

但这些人大多都没当上官,哪怕近几年一年一科,他们也没当上。虽然都有职位,但却并非真正的官身。他们的位置,大约相当于一些非直辖县的主簿,不是进士也能做,属于编外的合同工,但是也有升迁的机会,只不过很渺茫就是了。

王言又看了几天,直到了上任一月以后,结束了十五的大朝会,站在前排现场看了一下是怎么劝说赵祯立储的,那真是相当热闹。

对于此事,朝堂上显然已经统一了意见。就是几个大佬在跟赵祯对话,劝说早立太子。余下的人都是默不作声的站着听热闹。没有人持反对意见,那么自然就是都同意了。只不过赵祯死不同意,最后没什么意外的不欢而散。

但是今天有不同意义,因为赵宗实的名字被当场提了出来,韩琦说的,欧阳修、包拯等人都附和了,然后赵祯便拂袖而去,散了大朝会。

前排的大佬们跟赵祯打嘴仗,后边的人都在有意无意的看着王言。这是王言第一次正式的参与大朝会,还有一次便是他中状元那一次,只不过那时候他还不是官身。

对旁人看猴一样的目光,王言自动免疫,散了朝以后,他从袖子里抽出了公文,还有地图,径直去了政事堂。

经小吏通报了一下,王言走进了政事堂。

这时候,一帮子下了朝的大佬正在开会,也是刚开,王言在还没进去的时候,听见他们讨论着储事,还说逼迫的太紧了云云。

待王言进来见礼坐下,一帮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子言来此,有何贵干呐?”范仲淹笑吟吟的。

“要钱粮。”

王言说的干脆直接,将公文和地图递了过去,“此乃下官有关国子监以及我大宋学堂、书院的规划。初步打算西城外择地新建监学,扩招监生,除国子监以外,要增设武学、声律、医学、工学等科,与枢密院、太常寺、太医署、将作监、都水监等合建书院,用以培养专门人才,应对专门事项。

此其一。其二乃是大兴文教,各州县要大兴官学,学子束修要进行减免,降低学子求学花费,各地方出钱粮补贴。我大宋人口亿万,天才不计其数,只是苦于没钱读书。若是此举在我大宋实行,不过十年,定是能人辈出。

不知诸位相公,以为如何?”

众人原本笑呵呵的,现在都不笑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范仲淹的身上。

老范压力大啊,他咳咳一声:“子言啊,此事干系重大,且国子监、武学之事好说,然则声律、医学、工学等诸科学子,学成以后如何安置?”

“范公老成持重,一下便知晓此事难点。学生之举,在于‘培养专门人才,应对专门事项’,必要各部通力协作才可成行。

建设医学专科,便要在各州县开设官办医院,以不赔钱为准则,与百姓看病问诊。建设工学科,便要工部等,明确工匠地位、待遇,水道如何改,桥梁如何修,兵甲如何制备等等,皆百工事。建设农学,便要钻研如何耕种、如何培育优良粮种,使得亩产提高。

听闻上古先民,刀耕火种,而今数千年已过,沧海桑田,耕有犁,收有镰,有水坊磨车,此皆人之力也。如今我大宋商税,所占岁入七成。商事何以兴?便在于百业旺,而百工筑百业。是以百工兴,商事兴,商税多,大宋富。”

“此事所需钱粮甚巨……”富弼开口,语态迟疑。

“下官并非急于求成之人,再者诸科未有成法,谈何教人?必要先有人总结成书,经年积累的钻研,如此才能成事。下官不过先提出来,先找人研究,诸位相公也要通盘考量。今次所来,乃是欲请建设书院三四所,一者文学,二者武学,三者医学,其余百工、农学事,成一所,先行钻研。

再者便是,各县于今年兴建县学三所,每所可容学生千五百人,有食堂、居所,此举乃是……”

王言的要求多么?很多。但是相比之前,却是相差了不少,也更让人接受,但也不好接受。

众人沉思一阵,却是欧阳修开口了。

“子言,千五百人一所有些多了。非是建不起,实是未有如此多的学子。一县人口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实在用不上如此大的书院。”

“老师,若准许女童入学,又当如何?我大宋女子,不弱男儿。而今商事大兴,工坊之中已有许多女子,春耕秋收,更是无分男女。学生以为,当让我大宋女子皆能读书识字,做工之时,总也能做的更好。”

欧阳修不说话了,这事儿干系更大……

“子言所说之事,皆干系重大,容我等商议一番,再行答复,可好?”韩琦开口压了一句。

“自当如此,那下官便先行告退,恭候佳音。”王言对着在场众人点头示意,起身行礼,转身走人。

没人拦着他再聊旁的乱七八糟的事,比如大朝会上的储事,因为在座的,王言都拜访过。哪怕是政见不合的政敌,哪怕是先前跟他使坏心眼儿,他也拜访了。

这就是缓和关系的好处。

当然也不是他服软了,而是他现在的位置不一样,他毕竟是国子监的领导,没有过多的权力,找不出太多的麻烦。现在让他任职巡院巡使,他还是要跟这帮人对着干的,整不死他们。

王言走了,没什么沮丧。伸手要钱,就是这么费劲。

其实相对来说,他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因为他可以直接来政事堂,可以直接找三司对话,他的意见,他的想法,这些主政的人要认真仔细的考虑。而不是写个公文递上来,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批复。

他的教育改革,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老法子。就像他说的那般,细分科目,培养专科人才。这对于顶尖人才,对于原本就牛逼的通识的人才,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却提高了基础,不至于让人们只会背圣贤书。

至于更多的,那得等他拜相再说了。毕竟教育是基础,其他的各行业发展,国家取仕的方式方法等等,也是关键。只不过是他不能全盘掌控,没办法调集资源,很多事都不好做,纵是好做,也急不得。船小好调头,但放诸一个国家的层面,做事就要小心翼翼了。

教育是百年大计,慢慢的发展、改革,是必要的。

还好,王言真能腿脚灵活头脑清明的活一百年……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超凡黎明快穿之反派白月光很撩人瘟仙废土最强净化师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舰长!起床干饭了!三生三世枕上书续集伐明民国大帅军阀从奉天土匪开始无回城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末世:苟进深山老林潇洒过活钢铁余烬我在美漫当维度魔神上海滩:从炮轰租借开始崛起极寒末世:神之禁区师兄,你别跑末世魔侣大宋第一废柴神童从白鲤开始末世重生:我开局在安全屋囤校花末世之深渊召唤师我在末世收黄金末日在线海贼:我不是海王你们别碰瓷算死命妖怪系统:快穿男神,宠翻天!末世危机:黎明重启我用铠甲闯末世重生末世,全球冰封时空电话亭蚁的世界电影世界幕后黑手我有无数个身体诸天万界:签到超神获得二向箔末世女配黑化进行时踏星天灾重生:从囤货开始我在末世签到生存星际之最强指挥官末日小民机战王朝地球穿越绝症后疯批真千金暴打户口本战争工坊神话入侵末世御灵师战域时代:开局觉醒神级天赋天灾末世:暴雨来临废土之红警3
书河书屋搜藏榜:我就一路人甲,你们喊我神明干嘛废土战尊:崛起我的副本全球流行天降红包群后我在年代暴富了蓝月降临宿主,您攻略的角色他失控沦陷了蛮荒小龙女末世之怡然自乐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末世重生:血月下的死神末日神医迷你历史我说了算灵魂杀机奇幻赛博:机械死亡领主梦魇猎手重生复仇之我在末世有农场全球进化:我有进化模拟器星渊战魂:天诺的史诗征程异世之紫微江山令携千亿物资在末世养四个反派崽崽天龙不败炼器狂潮快穿之炮灰也不是好惹的黑暗时代末世:组队就变强我统领万千女神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重生左唯世界online无限从饕餮开始武道神化追寻能量的零位格影视世界暂住者我能强化丧尸港影枭雄天国游戏快穿BOSS又表白了末世:别人囤物资,我直接建城崇祯有家店玄龙仙侠录天灾收容所末世重生:从负债累累到百亿物资快穿之我的喵江湖唯一玩家我是寄生末日杀怪系统未来之撩夫记地球纪元星空之子,拥有SSS级熊猫宝宝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末世重生:打造最强大堡垒从末世开始创造新星星海霸业念力成神,从丧尸末世开始末世预警:携闪婚老公囤货躺平龙崽六岁半,暴君爹地宠翻全星际重生搞笑都市荒域战歌末世前疯狂囤货,末世后疯狂抽奖僭越之尘末日下的白毛医生从小机器人开始进化血码:缅北电诈启示录从龙虎山走出来的镇国大天师篆刻神谕末日:灾厄之瞳天灾末世降临我养了一亿只仓鼠这个丧尸有点猛末世降临,机甲世界横行废土,我靠交易无敌末世后我成功变态了末世:女神校花团,我的打工军团全能珍稀雌性:大佬们排队想嫁她一不小心成为了人气大反派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数学殿堂战锤农奴开局我只想活下去末世,跟着姐躺平末世之冲向曙光当暴力萝莉成为ABO星际向导重生:自爆机甲的我成为了机甲喜羊羊时空大冒险末世:拿下绝美邻妻后,爽到飞起那个反骨向导她让全星际沦陷了流浪地球之无尽的征途乱纪元混沌之局紫瞳医圣重生,养成白毛双子小萝莉嘘!先别问能量石,先听我说全球灾荒,我靠种地成为国宝重回末世,带着老妈拼命囤货星际之艾琳灵幻星河之逆世征重生二级文明,开局准备造反弑神观测者囤百亿物资,末日悠闲生活星域狂潮斩神之十日终焉末日归来:三兄弟上门女婿的幸福乾坤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