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好日子
在把谭仙儿接回家之后,老朱家可算是团聚了。老兄弟们在老朱家吃了顿饭之后,纷纷各回各家。
他们要么是本村的,要么是附近的村的庄户。当他们回到家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一群朝廷的通缉犯光明正大的回来了?他们不怕官府抓人吗?
实际情况是不怕的...
在接到举报之后,官府真的派人来了--然后官府的人在官道上就被移民档口的人给堵了回去。
朱开山他们回家省亲是上级批复的,而且还跟他们打了招呼。如果让衙门的人过去了,他们在当地还混不混了?
衙门的人风风火火的来,垂头丧气的走了...除了齐鲁的州府,下边县城的差役乡勇真不是人家的对手。
再说了,老佛爷都下令不要难为这帮建三江的家伙...他们出来抓人也就是摆个架势意思意思,受到阻拦就掉头回家,也算完成了差事。
这些在建三江当了乡勇的庄稼汉在回家之后都在劝亲戚朋友举家搬迁建三江。
建三江有多好他们是看在眼里的--文明,先进,强大...在那里生活,不比蹲在这里饿肚子强?
虽然冬天是冷了些,但是房子暖和啊!
那集体供暖一给...冬天的房子都得开窗户透气呢!
更重要的是,建三江给人发展的机会更多。家里的娃娃甚至还能念书咧!
庄稼汉不想种地,还可以去工厂上工,工厂开的工资不比种地赚的少咧!
听到这种一手消息,很多人终于诞生了离开老家的想法。外人说的话再真实那也是流言,但是自家亲人亲自现身说法,那肯定是真的。
这年头的人还是很淳朴的,村里人不骗村里人!在全民道德水准还没彻底崩溃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相当真诚的。
移民档口的人为这些移民提供了车辆把他们送到附近的港口。在那里依然时刻有移民船在那里等着接人...
老朱他们去了十八个人,但是直接带回来了两百多口。在齐鲁大地,哪家不沾点亲带点故?来来回回就是一大帮亲戚!
这还是没全走呢...不然他们能带回去上千人。
朱开山回到建三江就找到了田梵,一听朱开山的汇报,田梵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他觉得自己在齐鲁大地大开移民档口是造福百姓,给他们留一条活路--事实正是如此。
但是他没想到老百姓会如此认为,觉得他把人拉到建三江是为了拖过去上战场...这么荒谬的谣言竟然有人信?
不过朱开山也算是给田梵提了个醒--齐鲁大地上还是有人不想眼睁睁地看着田梵把人带走。能这么干的肯定是朝廷...因为齐鲁每少一个人,大青就少一分税收呀!
灾年总会过去,现在是负担的齐鲁人以后还会是好韭菜!田梵这哪是接移民啊?这是挖韭菜啊!
不过大青也就敢做这种偷偷摸摸的阻拦,所以田梵也没把这当回事儿。不过他也不好这么放着大青如此给自己脸上抹黑...
朱开山这回省亲不仅带回了他家人,还带回了一大堆亲戚、朋友。这就很有参考价值了!朱开山能带回一堆人,那王开山,李开山,刘开山是不是也有一堆亲戚?
田梵没少收编义和团的猛士,看来是时候让他们回家看看了...
于是,建三江的民团开始了轮休。
尤其是齐鲁籍的士兵,可以直接坐客轮回家探亲!
眼看着加入建三江的亲人风风光光地回来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登上建三江的船,去北方闯一条出路。
原本是齐鲁百姓自发的闯关东移民活动,硬生生变成了了建三江自治领的官方行为。
仅1904年头半年,三江自治领就接纳移民170万...要知道在此之前,整个建三江才有一百二十万人。田梵仅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将人口翻了一番。
而且三江自治领的新生儿出生率很喜人,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人们比较喜欢造小孩...再加上三江自治领那过硬的医疗条件,新生儿夭折率特别的低。
在别的地方缺医少药,生病由天的时候,三江自治领已经遍地中医院了。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田梵让中医院在华夏各地搜集了大量的民间医方,只有经过专业论证和临床测试之后才能批准使用。
现在的中医传承还是很不错的,只要注意保护和发扬,以后那种中医式微,西医一家独大的局面应该不会出现。
西医并不是不好,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长处。西医上手快,中医走得稳--就像两条腿走路的人似的,哪边瘸了都不行。
而且三江自治领还培训出了大量的村医,几乎做到村村有医生,镇镇有卫生所,城城有医院。
头疼脑热的病在家门口就能治,大医院都不接这种患者--大医院是给大病患者开的。
来到了三江自治领的移民无不庆幸自己的选择,和曾经的日子相比,这里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
甚至还有一些人选择加入了移民档口返回齐鲁去游说认识的人一起来三江自治领过好日子。
于是,建三江的移民工作越发地轻松起来。也不用他们大举宣传,越来越多的人举家搬迁到三江自治领。
啥?你说人太多咋办?
这才哪到哪?
田梵控制的地盘养活一亿人不是问题!
而且他还可以继续往北打呀!西伯利亚还有那么大地方呢!
所以建三江还是缺人...
田梵的计划是在大青凉凉之前,建三江拥有人口一千万。
光靠齐鲁地区肯定是不够滴...但是东南沿海地区都是田梵可选的目标。
这年头有多少吃不上饭的人呀!
只要来到三江自治领,只要肯干活都能混个温饱...想要更好的生活的话,那就要看你努不努力了。
话说都一九零四年了...孙文在那嘎达蹲着呢?
话说他不会又跑小本子家了吧?
那地方都成大农村了!还有啥去的必要吗?
所以逸仙先生确实没去小本子,而是转头去了米帝...在那里他联络上的当地的华人请求支持,又和很多有志之士组建了同盟。
在回国行动之前,专门有人特意告诉孙逸仙去华夏的北方看看--如果能获得北方的支持,推翻大青将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