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喝酒啊?”洛于心问了一句。
“谈不上喜欢。”青云淡淡地说,“就是忽然想要喝那么一口,品尝品尝酒的味道。”说着,还轻微地晃了下头。
洛于心斜了他一眼,说:“一说喝酒,我就想到了曹狗蛋他爹,腰间,不就天天挂着个酒壶吗?”
她可听说,曹二惑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
“你讨厌喝酒的?”青云笑问。
洛于心夹了块鸡肉咬了一口,说:“不知道。”
青云转着眼睛打量着她,嘴角勾着笑意,说:“我看,你应该不喜欢。”
洛于心轻声说:“或许吧。”
她也觉得自己不太喜欢喝酒的人。
尤其是有曹二惑那个例子摆在那里,就跟块警示牌似的。
七月初九。
洛于心去田里看了一下,一切无恙。
她还是有点担心卢家搞什么幺蛾子。
看了田,她又去看了一下桑地,距离割桑树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现在的桑树已经重新长了起来,不过还有点矮。
叶子倒是嫩绿嫩绿的,拿来喂小蚕最好不过。
这会已经过了立秋,再过几天,下半年的蚕季就要开始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
洛于心都还没有琢磨好是要继续养小半张,还是养半张呢。
她觉得,根据第一次的情况看,是可以考虑养一养半张的。
毕竟,小半张太少了。
此外,家里的那间蚕房可是能够养一张的。
不过,现在让养一张,她可不敢。
蚕越多,越不好照顾。而且,越是密集,越是容易生病。
对于蚕病,目前并没有什么很好的预防办法,似乎只得听天由命。关于这个问题,洛于心时常在想,能不能找到一些有效方法来预防呢?
说到底,蚕病是养蚕的最大敌人!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很可能就只能一直“靠着运气养蚕”。
运气好,就养得好;运气差,那就一切白费了。
这很普遍。
洛于心觉得,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的——除了一些很基本的操作之外,剩下的,似乎只能看运气了。
这片大地,养蚕已经不知有多少年历史了,但是,技术却没什么进步,基本维持在最初的那种水平。
给人一种在原地踏步的感觉。
一千年前,养蚕是这个水平。
一千年后,却还是这个水平。
为何如此?
她也想得不太明白。
或许,是真的没有办法。
若有机会,她觉得,应该去拜访拜访那些蚕养得好的。不过,一般蚕养得好的,也不会轻易透露自己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贾家在村里这么久,也没见他们透露过什么方法。
刘明不是跟贾嵩关系挺好的吗?
然而,刘家的蚕……
还不是那样。
话说,正是因为前面的两次失利,刘婶才会把桑地租给她。
可见,贾家对刘家也是守口如瓶。
其实,想要知道哪家的蚕养得好,也不难。去茧坊问一下,就知道了。谁家蚕养得好,茧的质量好,茧坊那里肯定都有记录。
对于这些蚕养得好的,洛于心确实想要去拜访一下。
但是,她也明白,人家若是不肯透露,拜访了也没什么用,说不定还讨人嫌呢。
说到底,这是人家的秘密,就跟一些药方、菜方一样,人家为什么要透露给你?
这些念头,她也只是想想,并没有要去行动的意思。
有时候,她也会想:
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摸索出一些办法来呢?
人家能摸索出一些门路来,并不见得是有人在给他们指导。
即使有人给他们提供了指导,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指导的人呢,他的方法,又是从何而来?
究根到底……
一个事物的由来,总有源头!
就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是谁造的纸?谁发明的铁?谁创造了衣服与鞋袜?谁建造了房屋?谁……
这样的问题,太多!
这些“第一人”,在一切都还没有的情况下,却是谁给他们提供了创造这一切的方法?
是他们——
自己!
过去没有,不代表就不能创造出来!
因为,很多很多东西,在过去,都是没有的!
却还是一件一件的被人创造出来了!
所以,这么看……
在养蚕这个领域,她为何就不能找寻到一些此前没有出现过的方法呢?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想,但是,想到了,就不由自主地往下琢磨,想要探究出一些从未有人发掘过的东西。
而且,这样的想法,非常强烈!
从桑地里转了一圈回去,她脑瓜里就一直在琢磨着这些。
见了,青云不由问:“你怎么了?”
问了几遍,她才回过神来,愣愣地问他:“你刚刚问啥?”
青云目光里透着审视,在她脸上转了转,说:“你有心事?”看她神情,就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洛于心赶紧说:“没有!”
对她来说,这些东西,还真不能算是心事。
只能算是她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只是思考得比较深而已。
“那你在想什么?”他依然在盯着她。
毕竟不是什么秘密,她也就说了:“我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有效地预防蚕病,从而让每一只蚕都能顺利地吐丝结茧。”
毕竟养过蚕,看到病蚕、死蚕,她也觉得挺难受的。
听了,青云不由笑,说:“原来,是在想这个啊?”没有心事就好。
洛于心“嗯”了一下,说:“下一批蚕,我打算好好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一些东西来。”
青云笑了笑,说:“你还是挺喜欢思考问题的嘛!”
洛于心说:“既然养蚕,怎能不想?除非,就这么靠运气养着,走一步是一步,一切听天由命。”
“我不想这样。”
话语之间,透着一股倔强。
“挺好的。”青云说,“说不定,想着想着,就能想出什么来呢!你那么聪明,我觉得,总能有所发现的。”
洛于心长吐了一口气,说:“书坊也不知道有没有与养蚕相关的书卖呢。”有的话,她真想找一本来看看。
青云笑,说:“养蚕的都是普通百姓,谁会写书?会写书的,又有谁会养蚕?而且,真有这样的书,谁又会买?要买,一般也只有养蚕的才会买吧?但是,养蚕的,却有几个是识字的?又有几个是愿意掏钱买书的?”
听他讲的这些,洛于心陡然间觉得自己好傻。
《药典》有人买,是因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研究草药的,属于文化的一种。而且,从医的、卖药的,基本也都是识字的,算得上是文化人。
此外,医药领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直都为人重视,毕竟关乎着健康与生命,岂有不重视之理?
所以,这方面的书,根本就不愁销路。
但是,要是有人写个《蚕典》或者《蚕经》,放在书坊卖,只怕就无人问津了。
在养蚕的圈子里,识字的就没几个,更别说有肯花钱买书的了……
喜欢农家有喜:养蚕致富路请大家收藏:()农家有喜:养蚕致富路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