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号为长乐老,在后世又被称作五代政坛不倒翁的冯道,李天衢当然对此此人的生平事迹所知极详。在名薄中看见了他的名头,也立刻意识到的确现在桀燕刘守光已死,冯道最初入仕投效的,自然也不可能会是那残暴狂妄的君王。

又看到名簿上写着冯道家世原本于冀州长乐安住,于魏国征讨横海军之时,便已随着王重师、刘知俊所部牙军南迁至淄州得分耕田务农。李天衢心下恍然,毕竟身处于皇城之内,当然不会知晓民间百姓当中的人才流动迁徙动向,还需要他们主动冒出头来。

不过在五代十国时节,在后世广受抨击叱骂的,冯道应该也能排进前十...或者是前五了吧......

毕竟宋朝以后几个朝代的文人士大夫,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对冯道声讨,痛斥他不知廉耻,是奸臣之尤。关键在于他本来应该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算上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以及辽太宗耶律德光,先后侍奉十三个君主,而且其中多数还是外部侵攻、内部叛乱时先主被推翻,遂转而投靠本来敌对的势力...所以他在后世士人群体中名声太臭,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不过李天衢对于冯道的印象并不坏,甚至先前也曾想过,有朝一日若是有机会招拢,甚至还要好生栽培,并委以他重任。

毕竟终结了五代乱世的宋朝朝堂刑不上大夫,入朝为官,虽然也要身陷杀人不见血的党争政斗。可是唐末诸藩割据又处于什么时代?朱温屠杀唐廷满朝公卿,地方上藩镇节度多有残暴不仁者,做个文臣朝不保夕,有杀身之祸的几率太高。所以治世、乱世的文人普世价值观,往往大有不同。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宋朝伊始,士大夫阶层又开始宣扬忠君气节,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倘若把他们放到这般时代背景,你可以当面斥责朱温弑帝乱常、大逆不道;你也可以在侍奉的君主覆亡之后刚烈不屈、以尽臣节,然而就只能一刀被喀嚓了,也再不会有任何建树。

然而冯道改换门庭虽然太过频繁,但是他从政数十载,无论为哪一方政权效力,都是在为国为民做实事的。

冯道易主,却又绝非卖主求荣、阿谀奉承之徒。他若是为刘守光那个暴君所用,会直言进谏,结果被关进囚牢险遭杀身之祸;转仕李嗣源,冯道也敢当面揶揄那后唐明宗;周世宗柴荣风头最盛之时,他还曾怼得那五代第一明君十分不悦...而他的言行,却都是站在臣子的立场上为当时所效力君主着想。

而后世抨击冯道另一个主要的因由,则是他曾经为塞外异族辽太宗耶律德光效力过。

可问题是,冯道一生侍奉过的十三个君主,都是在其病逝身故,或者政权灭亡的情况下才选择另投新主的,唯独耶律德光是个例外。而且短暂效力于契丹期间,冯道并没有做出任何不利于中原汉民的举动,相反的他一句“此时佛出亦救不得,只有皇帝救得”看似拍马屁的言语,吹捧耶律德光的同时也让他下不来台,以尽最大的可能阻止中原百姓遭受侵害。

后人再怎么看不起冯道,却也不能否认他在私德上的确是仁人君子。尚是一介平民时常趁夜助无力耕作的乡亲耕田;投晋时有将领以掠来的貌美女子相赠,他却寻访她们本家,尽数送还。官居执宰贵而不骄,不贪污、不弄权、不与人政斗。有人嫉恨仇视,仍淡然处之,历经四朝,也皆是如此......

只能说,冯道对于一些道德观念上,有别于治世士人群体。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世理念,可以说他没节操,却又实实在在的造福于民。而且冯道效力过的君主虽多,却没有背叛其中任何一个,而都是在其势力终究要消亡之后,再跳槽转投新兴的政权(还是耶律德光除外)。

李天衢心说我还就真不在乎这个,还是那句话,如果我没有能力使得自己建立起的政权维持下去,便如对待李振、张全义等臣子的态度,也从来不会要求他们要赴死以尽臣节。

而今年进士及第的二十八人,李天衢寻思按例也要由他亲自召见,正好可以会一会那冯道。

直到经殿试考核的进士听宣觐见,汴京紫宸殿中,端坐在正首的李天衢,就见前方二十多个考生里面,如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这中榜五老俱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行动起来都有些哆嗦嗦的...不过眺望他们脸上神情却也甚是欣喜,毕竟考了一辈子的试,到了暮年这个人生目标才终于得以达成,心中激动看来也有些按捺不住。

李天衢这边,也连忙发话不必拘礼,安坐便是。毕竟汉唐时节,朝廷君臣都坐而论道,也没坏了规矩。也是考虑到老人家这么大岁数,还跋山涉水赶来科考不容易,这又入朝觐见腿脚还不利索,可别把腰给闪了......

而除了中榜五老,这次登进士第的考生普遍看来,也都不算年轻。包括状元及第的归佾(正史确是此人中榜,四年后其弟归系亦中状元)在内,年纪也多在三四十岁上下。还有个以第四名登进士第的陈光问(史载株洲茶陵的第一位进士),也已是六十九岁高岭,这要是再早生一年,这辛酉年殿试登第的,就要被说成中榜六老了......

正因如此,来自登州的考生淳于晏,以及迁居至淄州的冯道这两个后生小子,在这一众人里面就显得有些显眼了。

李天衢瞧那淳于晏虽应的是文试,可他眉宇间倒也有英武气。毕竟按史载霍彦威曾因兵败一时险急,身边别无属下援助,唯有淳于晏杖剑从之,救应霍彦威脱离险境,按说他身手应该也不错。

接见殿试登第者二十八人,李天衢也须先说些慰勉鼓励的场面话。约莫一刻过后,他的目光才落到端坐在最外侧的冯道身上,便出言说道:

“今年登进士第的诸生当中,你冯道未过弱冠之龄,也是年纪最轻的一个。看来你确实天资聪慧,你的名字,朕也记下了,且看以后你又是否能为国家栋梁之才。”

本来终能榜上题名,又被占据中原的帝君召见。大殿内即便是年长见多了世面的老者,心境也难免都会有些忐忑。然而被李天衢直接点名,冯道神情从容,亦是不卑不亢的躬身禀道:

“蒙陛下夸赞,草民不胜惶恐。侥幸金榜题名,也实不敢自认聪明。毕竟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草民纵然蒙受录用为官,年轻识短,也仍须谨言慎行、恪尽职守,以不负陛下洪恩而已,亦不敢妄自以为有治国之才。”

冯道说的虽然恭谦,可李天衢听着倒不由一乐,心中也暗付你这政坛不倒翁,原来在这般年纪心里主意便已甚多。引用建安七子孔融与陈韪对话典故中的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听上去似是自谦低调,可是这话前因后果细一寻思,不还是暗喻你的确是可造之材么?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海贼之母巢秩序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明末之木匠天子大明匹夫我爹是大将军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唐末大军阀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宋士大纨绔梦境归来做才子穿越:重塑大唐逍遥初唐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盛宠之佛医神妃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大殷小地主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汉末少帝三国军神悍卒之异域孤狼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