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由校很满意,自己成立百工院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却给了自己一个非常大的惊喜。无论是成绩还是效率,他们都做得非常不错。

朱由校欣喜的说道:“你们做的很好。”

“臣等谢陛下。”毕懋康连忙躬身说道。

后续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有了东西,感人肺腑的话也说过了,那么后面自然就是给好处、给赏赐,这事朱由校就交给徐光启来做了。

中午在这里陪着毕懋康他们吃了一顿工作餐,朱由校就回西苑去了。

回到了西苑之后,朱由校的心情很不错,自己果然没有看错毕懋康他们,他们的确没有让自己失望,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回到喜欢的凉亭旁边,坐在摇椅上喝了一口茶水,朱由校心情大好。

“皇爷,赵秉忠赵大人求见。”陈洪来到朱由校的身边,恭敬的说道。

听到陈洪提起赵秉忠,朱由校有些愣神。

说起来这段时间还真把赵秉忠给忘了。

不过听到陈洪提起来,朱由校想起来,自己让赵秉忠去了通政司管密奏之事。

现在他来求见,估计是有计划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事实上,这个时候朱由校的心情不错,这也是他愿意见赵秉忠的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赵秉忠应该是来给自己添堵的,并不觉得赵秉忠会多么顺从自己。

这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同样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陈洪便带着赵秉忠从外面走了进来,然后便退到了一边。

来到朱由校的面前,赵秉忠躬身说道:“臣参见陛下。”

“行了,免礼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等到赵秉忠站起身子之后,朱由校才问道:“爱卿今日过来,可是有了想法?”

“回陛下,臣的确是有了想法。”赵秉忠说道。

“那就说说看吧。”朱由校笑着回答道。

“是,陛下。”赵秉忠答应了一声,继而说道:“这是臣写的题本,请陛下御览。”

说着,赵秉忠恭敬的将一份题本捧了起来。

朱由校点了点头。

陈洪便走了过去双手将题本接了过来,恭敬的走回来,将题本呈给自家皇爷。

接过题本之后,朱由校便展开快速地看了起来。

经过这半年多的历练,大部分的题本朱由校都能够看得清楚,也能够看得明白了。但是一些用典比较深的,他还是看不懂。

幸亏赵秉忠不是那种人,题本上写得很明白: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

开篇第一句,便写了他推崇汉代汉宣帝,认为汉宣帝能够做到那种盛名的程度,是因为汉宣帝能够使官吏让百姓安,可以效仿汉宣帝的做法;同时强调了汉宣帝能够做到的原因,是因为监察。

后面则是说了现在监察制度的一些缺点,然后在最后做了一个总结:

“神驰而慑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

剖析了一番利弊之后,赵秉忠的话锋就是一转。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

看到这里朱由校就笑了。可以说,赵秉忠毫不吝啬的对着太祖皇帝一顿吹捧。

他推崇太祖皇帝朱元璋,这一点朱由校早就知道了,没想到在这里写上了,看来他还真的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迷弟,而且还是铁杆粉丝的那种。

放下手中的题本,朱由校笑着说道:“说说你想怎么办吧?”

“是,陛下。”赵秉忠躬身说道:“密奏制度,弥补了很多历代监察的不足;虽然会有官员相互猜疑之嫌,可臣以为这是舍本逐末。”

“官员行事坦荡,凡事没有偏私,自然不会畏惧。我朝律法对于诬告惩处之严,自然会严惩那些诬告的官吏。”

“只是在朝廷上,一定要做到明辨是非,调查清楚,证据详实,切不可胡乱定罪。是以臣以为,朝廷尚缺一个衙门,专门负责调查密奏之事。”

“如地方官员弹劾官员,以密奏告知朝廷,朝廷必然会派人详查之。如果依旧以刑部大理寺去查,或者派遣朝廷钦差去查,消息容易走漏。”

“何况朝廷官员盘根错节、相互勾连,很容易出现徇私包庇的情况。所以臣以为,朝廷当有一个衙门,可以随时随地去查,可以暗中悄无声息去调查、去接触那些密奏的官员。”

“如此一来,可以核实情况,二来可以保证消息不走漏。”

朱由校点了点头,这个衙门就类似于纪检委,只要有人密奏弹劾,那么纪检委就派人下去查,而且还是秘密的调查。

的确是需要一个这样的衙门。

想了想,朱由校说道:“东塘锦衣卫可堪用?”

听到朱由校这句话,赵秉忠的脸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如果让东厂和锦衣卫在密奏的事上插一手,那事情肯定就会变得非常糟糕,这个不是自己设立这个衙门的初衷。

于是赵秉忠面容严肃的说道:“臣以为不可。”

如果用东厂和锦衣卫去查,臣以为还不如派遣朝廷的钦差去。锦衣卫军伍粗鄙、不堪大用;东厂宦官之属,贪财而胆薄,不是良臣。”

赵秉忠这话说得非常不客气,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锦衣卫和东厂全都是陛下的爪牙,而且这些人没有什么公正的心思,一方面贪权揽财,另外一方面心眼小,根本没办法做成大事。

一句话,就是他赵秉忠根本就看不上东厂和锦衣卫。

赵秉忠这话说得令一边的陈洪都有些尴尬,毕竟赵秉忠说的可不光是东厂,直接就把宦官全给装在里面了。

这话听了怎么可能不尴尬?

朱由校倒是没有生气,反而在预料之中。赵秉忠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要是不这么直白的说实话,自己还真就不敢用他。

于是朱由校问道:“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行事?”

“臣以为,当在通政司下设一个衙门,如有地方臣子密奏贪腐之事,便由此衙门派人去调查;核查清楚之后,再回京参奏,同时将人犯逮捕进京,进行审问。”

“谁来审问?”朱由校看着赵秉忠问道。

“臣以为应该交给大理寺。”赵秉忠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倒不是他拍朱由校的马屁,或者他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是他的心里真是这么想的。

赵秉忠继续说道:“通政司负责调查,大理寺负责审问;至于刑部和都察院,负责监督和解释大明律。”

“臣以为如此,方能够多方制衡,减少冤假错案。毕竟监察,是要让清者更清,严惩贪污官员。”

朱由校看了一眼赵秉忠,心中有一些感叹。

谁说大明朝没有人才,这就是一个人才!

这想法多超前?

这做法多么合适?

“此法一出,爱卿怕是要成众矢之的了。”朱由校笑着说道。

首先,这会让官员们恐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被告一状,而且调查你都是暗中调查的,还是在一个独立的衙门,你想伸手都伸不进去。

这样,官员怎么会不害怕?怎么会不心慌?

在害怕心慌之后,他们自然就是要拿掉这个制度,攻击领导人就是最合适的做法。

干掉赵秉忠,就能够解决很大的问题。

解决不了问题,就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在什么时代都通用。

另外赵秉忠的做法,也是在抢很多人的权利。首先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对于赵秉忠的这种行为肯定都不会喜欢,这不是赤裸裸的往自己的手里面揽权力吗?

而且他拦走的权力还都是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的权力,同样也会使他成为众矢之的。

甚至此政策通过之后,通政司甚至成了其他衙门干涉不到的地方,甚至连内阁都没有办法干涉。

毕竟密奏是不送内阁的,直接送御前,所以通政司他们也变相夺了内阁的权力。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赵秉忠自然就会成为出头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官场上的人看赵秉忠不顺眼,会远离他、弹劾他。

除此之外,赵秉忠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酷吏、佞臣,这样的帽子会一顶顶的戴在他的头上,而且一时半会还摘不下去,甚至会被写到历史上,会被无数人编排。

听了朱由校的话,赵秉忠的脸色倒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事实上,在赵秉忠做这件事情之前,这些事情他就已经想到了,心里面也做好了准备。如果不是如此的话,他根本就不会来提这个意见。

而且赵秉忠也知道,干这个事情以后,也是在和东厂和锦衣卫抢权力。

这两个衙门可不好惹,尤其是东厂那些太监,搞不好就会在陛下面前弹劾自己。

赵秉忠之所以这么干,一方面是因为他愿意这么干,为了大明、为了天下、为了一展自己心中的抱负。

即便最后落不下什么好的下场,赵秉忠也愿意干。为官者,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愿意这么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赵秉忠相信陛下。他相信陛下是圣明之君,知道这么做的好处,也会帮助和保护自己,所以他愿意试一试。

“臣为了陛下,为了大明,不惧生死,不惜名声!”赵秉忠躬身说道。

朱由校看着赵秉忠,轻轻的点了点头,同时心里面也有一些骄傲。

看到没?

看到没?

把东林党那些人扫掉之后,朝堂上就出现了敢做事的人!

这些人从赵秉忠开始,就是自己以后兴盛大明的根基!

朱由校按下心中的激荡,直接说道:“朕准了。这个衙门,朕也准许你成立。你回去写一个章程,人员如何调配?需要多少银子?全都上报上来,到时候朕会批下去。”

“另外你们可以开始着手密奏的事情了,各地的驿站安排好人手,不要出什么纰漏,一定要行事稳妥,切记不可求快。”

赵秉忠听到陛下准了此事,心头高兴不已,连忙躬身说道:“陛下放心,臣明白。”

“另外,臣想去吏部那边,看一看他们有多少人在排官,从这些人里面选一些人出来,让他们进入新的衙门。”

闻言,朱由校看了一眼赵秉忠,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会让吏部那边配合你,你放心的去就行了,回头朕会交代给吏部。”

“臣谢陛下,赵秉忠连忙躬身说道,同时心里边也颇感安慰,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陛下愿意支持自己。

朱由校当然愿意支持赵秉忠。

赵秉忠要去吏部那边选官的做法,朱由校也能够理解。说白了就是不用朝廷上的官员,要选新人。

至于说在吏部排官,这个也算是大明朝的一个现象。

并不是说你考上了举人、考上了进士,你就真的有机会直接被任命为官员,除非你考得比较好,比较靠前。

如果你考到三甲去,那你就去吏部排官吧。

毕竟大明朝的官位就这么多,好的职位自然是有人抢的,但是不好的职位也有人抢。从七品到一品的官帽子,只要出了空缺,就会有人蜂拥而上。

现在的情况就是官位少,想做官的人多,所以就是能排着。一个萝卜一个坑,排官就只能等某些萝卜告老还乡或者被下狱。

这个时候有人有钱的就活动一下,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吏部的文选司是非常肥厚的衙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收到无数的好处。

很多人排几年都排不上,这一次赵秉忠要去选的,估计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心里憋屈,对现行的官员很不满,所以他们去到通政司之后,对于调查这种事情,肯定充满激情。

朱由校也不得不感叹,这个赵秉忠真的是一个人才,这样的想法他都能够想得到,果然看事情的角度很不一般。

“行了,回去好好做吧!”朱由校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赵秉忠连忙躬身:“臣告退。”

见朱由校点头之后,赵秉忠便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赵秉忠走了之后,朱由校惬意的靠着椅子上,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还真是期待呀,真的想看看赵秉忠能做到什么程度。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