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后来的邓艾率领军队偷渡音频,直取当时的蜀汉政权,最终当时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带着长子诸葛尚前往绵竹去对付邓艾!]
[只可惜,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到父亲带来的顶尖教育,在带兵打仗方面来说,其实并不是特别的稳妥,这也使得诸葛瞻急于求成在战争的过程之中直接出兵!]
[当时的诸葛瞻,其实有人劝说其和当时的魏国军队进行对峙,依靠着当时的绵竹的易守难攻,消耗敌方的粮草最终将敌方击败!]
[而劝说诸葛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黄权的儿子黄崇!]
[黄权是刘璋时期最为着名的大臣,后来刘备进攻整个巴蜀之地,之后最终将黄权纳为己用,并且在攻打夷陵之战的时候任命其为当时水军的都军。]
[只可惜这次的夷陵之战可谓是让刘备连自己的老底都输的差不多了,在面对这种情况之下,整个交通要塞基本上都已经被当时的东吴所断,这也让当时的黄权基本上是没有了出路,最终在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带领自己手下的军队投靠了当时北方的曹魏!]
[刘备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并没有怪罪黄权,而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对方,并且将黄权的儿子好好的养在了整个蜀汉!]
[黄崇自然是对于整个蜀汉地区是非常有感情的,并且在这一次的绵竹之战的时候,劝说当时的诸葛瞻采用坚守固戍的方式,只不过诸葛瞻急于求成这场战争最终以惨败收尾!]
[这场战争基本上是损失了当时整个蜀汉政权之中成都大多数的军队,诸葛瞻父子和黄崇最终战死绵竹,而邓艾便顺利的带着军队慢慢的靠近了当时的成都之地!]
[诸葛亮长子和孙子去世了之后,其诸葛瞻还有一子叫做诸葛京,在蜀汉灭亡之后最终被迁移到了当时的河东之地后来又担任了当时的江州刺史,可以说是大多数诸葛家族的祖先!]
随着诸葛亮的介绍完毕,此时在聊天群之中的刘备也不免感慨,诸葛亮为整个大汉做了太多的付出,甚至最终连自己的性命也付出在了北伐之中。
可以说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大汉,将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
同时,曹操也对于诸葛亮也有了新的认知,毕竟在曹操的认知之中诸葛亮在刘备这边的地位基本上是和荀彧有所差不多,甚至曹操觉得诸葛亮诸葛村夫。
但是随着对于诸葛亮的深度的介绍之后,此时的曹操也不免感慨,诸葛亮的确是一个人物,甚至放在整个华夏历史之中都算是非常厉害的存在。
另外一边,作为汉末三巨头的孙权此时也在思考着自己手下之中到底谁算作是第一文臣。
可以说,东吴这边的政治发展势力其实还是有一点不同的,在整个江东地区,真正的掌握话语权的人物其实并不只有孙权一家,毕竟整个东吴的政权就如同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差不多。
可以说孙权的地位就如同共主一般,而其他的世家大族拥有着非常多的权利和话语权,甚至有着自己的领土和自己的私兵。
早年阶段,孙权依靠着自己的制衡手段,逐步地掌握了当时的话语权。
不过,随着当时的孙权在整个东吴政权之中的声望越来越高,孙权也有想法逐步的将自己的权力拉高到极致,于是孙权的中晚年时期开始对当时的世家大族下手。
甚至当时的陆逊也是被孙权依靠着夺嫡之争慢慢的将其逼死!
如果说整个东吴孙吴政权势力之中第一文臣的话那么当属带头大哥张昭。
[孙吴第一文臣张昭!]
[东汉末年,当时的天下大乱,而黄巾起义基本上波及了整个河南河北几大地区!]
[而当时河南淮南徐州一带的人为了避免当时的战乱,最终有一部分人逃到了当时的东吴地区,而这些逃到东吴地区的人慢慢的在整个孙吴政权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派系,叫做流寓派!]
[这些派别基本上都是文人出身,当然也有一部分的武将,只不过这些武将的称呼则是淮泗派,同时江东本土也拥有着一部分的江东的世家大族,于是当时的东吴政权的主要派系是这三大派系!]
[淮泗派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周瑜吕蒙鲁肃,可以说,当时的东吴的三大都督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个派别!]
[而江东世家大族之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陆逊,顾雍等人!]
[流寓派可以说是众多派别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立派别,而这些派别有着自己独自的想法,有些依附于世家大族,而有一些则是依附于孙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张昭和诸葛瑾!]
[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原动乱,于是张昭逃到了当时的江南地区,并且投靠了当时的孙策,于是,孙策特意将其封为谋主和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
[张昭可以说是在当时的幕僚阵营之中最有实力的存在,并败为了当时的长史,并且孙策对于当时的张昭非常的看重,并且孙策还亲自的看望了张昭的母亲!]
[可以说,在东吴整个政权之中,看母亲是一个最高的礼节。吕蒙和鲁肃也曾经拜访过各自的母亲,同时孙策和周瑜也同样有过这样的事情!]
[所以说在整个东吴政权之中,拜访母亲是一个非常高的礼节,甚至这一次拜访的人还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随着整个江东地区被完全的平定之后,孙策也开始逐步的将整个江东大多数的事务交给了张昭处理,而张昭则是将目前的事情处理的非常的完美,这也稳固了当时的孙策在整个东吴地区的稳定的政权发展!]
[只可惜,孙策最终因为太过于大意重了,当时刺客的埋伏最终重伤身亡,于是孙策在临终之前将自己的弟弟交给了张昭照顾!]
[而当时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中,孙策的遗言其实并不相同,三国演义之中的遗言更加的简便,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