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小心翼翼的开口。
“其实,用不着这样吧!”
“好。”
偏偏这个时候,徐达还跑出来凑热闹。
他轻笑一下。
“这件事情,我答应了!”
韩秋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古人对于承诺,还是比较重视的,不至于像后面的人,张口闭口,转眼就忘了。
出门被车撞死,全家死光光。
这样的,对于人家都没有了半分威胁力,道德沦丧啊!道德沦丧啊!
一下子!
韩秋从朱棣的背后跳了出来,他轻轻开口。
“朝堂上的滚滚诸公,各个也都不过只是各自利益的代表者罢了,如今朝廷初立,早已经不是当年打仗打天下的那个时候了,打天下的时候,需要用到这些武将,所以,自然是重武轻文。”
“而今守天下了,那自然是重文轻武了,历朝历代,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韩秋继续吐槽着开口。
一吐槽,就是直接戳中了面前徐达的心扉。
像这种话,实在是大逆不道,尤其是他这个身份,所以根本不可能说出来的。
即使今日借面前韩秋的口说出来,倒也是无法。
“可是,那又如何呢?难道陛下这么做不对吗?”
徐达摇头晃脑开口。
即便他心里面不服气,可也必须承认这一点,打天下的时候,用到他们武将。
可守天下!
太平日子来的时候,若是这武将的手中,还有兵权,本身就是非常的不稳定,所以他徐达对于手中的兵权,并不是那么的看重。
更别提他跟朱元璋之间的关系了,那可是妥妥的发小兄弟呀!
完全是能够说得过去!
“非也,非也!”
韩秋同样摇头,如同拨浪鼓一般。
他再次开口,说道。
“陛下,这么做,怎么可能会是错的呢?若是想要天下安定着,兵权必须得收回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兵权,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收兵权。”
“历朝历代。哪一个开国天子,不收兵权的吗?若是不收,即便今日不乱,日后也必乱!人心难测呀!”
“人心如似鬼域一般,谁能够防得住谁?谁又能够认得清谁呢?”
韩秋缓缓开口,说起话来,也的确是非常的有一番道理。
可徐达还不至于,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他给绕进去了!
“说重点。”
“如今,朝堂之上。”
韩秋语气停顿一二,再次开口,“陛下自然是想要休养生息的,毕竟将那些蒙古达子全都赶出去之后,如今大明朝疆土差不多已经全部收回。”
“所以接下一步,民生凋敝,自然是要慢慢兴福,更何况大明朝已经打仗了太多太多年,是时候重新安稳啦!天下百姓可都是在盼着这么一天的到来呢!”
“但是,类似于咱们玄武湖大营的主将魏国公徐达,他可不会这么认为的!”
韩秋再次开口!
“如今,开国年间武勋一派,自然是能够将文官死死的压制住,可要是无仗可打武将们无功可立,久而久之,必将被文官压于身下。”
“恐怕再过上十数年,天下武将,就跟十数年之前的武将差不多一回事了,他们自然是不甘心的。”
“而唯一的法子,就只有打仗,只有获取更多的军功,一直持续不断的获取,唯有如此,才能够维持他们在朝堂之上,比文官更高一层的地位。”
“这是唯一的法子,也是必须的法子。”
“即便这魏国公徐达,咱们这大军主将,他心里面或许不愿意,但恐怕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还有西平侯沐英,包括着大军之众的其他武将,谁会不愿意呢?没人会乐意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的!”
韩秋继续开口,最后总结下来这么一句。
“说不定最后,还会提出什么永清沙漠的口号呢?将整个沙漠全都收服了。”
“可惜,能不能收复,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啊!至于原因,我之前讲过的,现在不知道,可够了吗?徐老三!”
韩秋轻轻一笑,摆了摆手,就将对方打算赶走了!
徐达轻哼一声,还真是,话算话,很快就没了踪影!
只留下韩秋跟旁边的朱棣。
“韩秋先生,这确定吗?”
朱棣一脸认真的表情。
韩秋打了一个哈哈。
“随便说说话而已,开开玩笑了,你还真信了?我忽悠他的呢!”
“要是不忽悠过去,他刚刚要是打过来,咱们俩两个身板子,能扛得住吗?你这身板子也刚刚就是虚胖而已,我可不怎么相信呢!”
“还是练拳,练拳吧!”
韩秋随便推脱了一句。
可朱棣明显不怎么相信呢!
……
应天府,奉天大殿。
朱元璋一身朱红色的天子服饰,头戴通天冠,平抑着的目光霸气侧漏。
他眼神分外锐利,扫视着奉先殿之内的文武百官众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对他对视,哪怕半分!
“军国大,总不能够由咱一个人来决定吧?你们这些当官的,一个个也赶快开口,好好的商议商议。”
“咱们这大明朝,大明朝的大军,这第二次的北伐到底还要不要进行下去呢?”
朱元璋操着旁边的扶手,砰砰砰,一声又一声,清脆的很。
而随着他的话音一落。
在这文武百官,奉天大殿之内,鸦雀无声也自然是有人开始观望起了为首之人的态度。
文官这一边,基本上也都是乱七八糟。
大明毕竟初立,文官的势力,根本就不可能聚集起来,即便有也都只是大小猫两三只而已。
他们说的话,在朝堂之上,压根就是没有半分的用处。
除非是准确的瞄到了人家这位陛下、天子的骚痒之处,然后陛下、天子朱元璋才会借他们的口,来实行自己的政策。
借他们的口,来堵住这些国公大人们的口而已!
所以,文官们自然也是知道该怎么做的。
更何况,朝堂之上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信号!
“回陛下的话,老臣觉得,如今我大明朝已然收复,连年征战,百姓叫苦不停,眼下也差不多到了常平之时,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