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楚帝国承顺三年,明崇祯十年。

三月九日,楚国会试放榜,这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为大楚帝国的第二次会试,也是第一次同时有两千多名举子参加的会试,其竞争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哪怕是大楚帝国因为官员缺乏,也是为了笼络更多士子的心,其中试的人数比较多,但是也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都录取。

这一科会试,大楚帝国一共录取了四百多人,整体录取比例在六比一。

其中进士科录取的人数最多,足足有两百八十余人。

其次是法务科录取的人数有一百二十人。

格物科因为报考的士子比较少,因此录取的人数也不多,只有六十人。

但是从录取比例上来看,其实上述三科是呈反比例的。

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低,竞争的难度也最大。

法务科其次。

而格物科的竞争最小,一共也才一百二十人报考,结果就录取了六十人,整体录取比例达到了二比一。

上述录取的士子,在三天后集体参加了殿试。

就和传统王朝里的殿试一样,殿试之中只要不是表现的太过差,那么一般都不会再落选,更多的重要还是为了排最后的名次。

科举名次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是进士及第还是进士,又或者是同进士出身,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职务安排。

按照之前通报的消息,各科状元,都会被授予从六品的品级,其他人也会被授予正七品。

这一套东西,还是效仿了传统科举的制度。

罗志学虽然对科举制度已经进行了改革,并且还准备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但是也不会一开始就大动手术,而是准备慢慢来。

比如说他内心里其实都不想要什么进士科的人才了,而是都想要格物科、法务院之类的专业人才,但是奈何没这么多人给他选啊。

这年头的读书人,都是读四书五经的,你想要从这些人里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还需要时间去逐步推广格物科,而不是一步登天就能选拔出一大批的格物科人才来。

即便是这一次格物科里所录取的人才,在理科水准上也不咋地,甚至还不如皇家理工学院里的那些学生们呢。

毕竟这些人,其实以前都是传统的士子,顶多以前就是对算术之类的比较有兴趣有所涉猎,但是正儿八经的钻研,其实也就最近半年乃至几个月的事。

很多人的水平真心不咋地,但是之所以还是录取他们,甚至打算重用他们,还是为了向外界传递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国朝重视格物,尔等士子就别一天到晚琢磨着四书五经了,该把精力放在格物科上来了。

殿试也是中规中矩,罗志学亲自坐镇当主考官,而且也没有搞出来太过稀奇古怪的题目来,甚至三科学子的题目都差不多性质,都是策论,史论这些为主。

毕竟这是殿试,考的已经不是基本功,更多的还是考眼界以及想法这些,此外免不了还要看一看颜值。

状元嘛,肯定是不能让个丑逼来当的,不说翩翩美男子,好歹也要选个看着顺眼的。

因此这殿试,和会试以及乡试还是有极大区别的。

毕竟乡试和会试,考的是学子们的基本功,比如进士科里极度重视的八股文章,这玩意其实很考究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没点逻辑思维能力,你连题目都破不了……

因为题目都是一水的截搭题,普通人看了都迷糊!

以截搭题做出来的文章,就是对考官胡乱选出来的几个字所组成的句子进行理解,并且要做到言之有物,还要扣合圣人之言等等。

说白了,就是考官指着一坨狗拉的屎,考生也得把这坨屎说成是圣人拉的屎,而且还得逻辑清晰,言之有物。

让人看了你的文章,哪怕心里知道这是狗拉的屎,但是也得捏着鼻子说:你说的对,这就是圣人拉的屎!

这种变态的截搭题,放在后世里当语文题,绝大部分考生看了都得一脸楞逼,连题都破不了,更别说还要言之有物,正儿八经的胡扯出来一篇文章了。

法务科和格物科就更不用说了,这两个科目的考题,其实也进士科也差不多,也有着写文章的实体,依旧是一水的截搭题。

只不过后面还有占据了极大比重的法律相关以及理科相关题目,并且分数比重要更大,题目要比进士科的简单一些。

同时,其实进士科里也有相关的法律题目以及格物科题目,只是题目比较简单,分数比重也比较低。

总体来说,大楚帝国办的这一次科举,虽然分成了三科,但是三科都要同时考经书、时文、法律、数学等题目,只是各科的题目比重不一样而已。

作为格物科的新进士子,孙启年看到题目的时候,都是大大松了口气。

他还以为他们格物科的题目,还会是那些让人抓狂,恨不得撤掉头发的各种理科题目呢,没想到是正儿八经的文章题目,不少还是紧扣事实的题目。

有策论题五道,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史论题五道,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比如其中的第一道策论题目比较宏大,讨论的是税务问题,题目为:‘不加赋而国用足,其害乃甚于加赋论’

策论第二道题目则是紧扣正在发生的事情:‘汉天有新织机,出布数倍于土布,精美数倍于土布,人云‘新织机断农家之路,不可留也’,详论得失,试陈两宜之策。

策论第三道: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皇理院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还有史论,第一道史论题目就是:‘夏,少康年四十,以一成一旅致中兴论’

第二道史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这些题目,其实题目都很大,并且涉及的范围其实很广阔,如果全部都要作答的话,那么就要博古通今,而且还得对一些士子们平日不关注的东西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比如说工业、经济等等。

策论第二道题目,背景就是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矛盾和冲突。

史论第二道题目,则是让考生评价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

孙启年稍微扫了扫题目,策论的其他几道题目,他都没什么把握,因为他对很多东西不够了解,既然不了解就不能瞎写,很容易就搞错大方向了。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织机这道题目,因为他老家在就苏州,苏州可是有相当多的织户,更有大户士绅购置大批织机,请织工织布,他都能想象道,如果这种新式织机出现在苏州的话,恐怕会有无数还在用传统织布机的织工陷入生活的困局了。

而史论的话。则是选择了评价法治德治这道大题目,这种题目比较广泛,很容易言之有物,哪怕不能得到高分,但是保个底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一天下来,孙启年分别写了两篇文章交上来。

至于殿试的放榜时间,还要明天呢。

其实从当天下午开始,由一群高级官员组成的考官团队就已经开始阅卷了,不过很可惜的是,格物科的主考官张子晋张大人本来也是考官团队里的一员,有资格参与评考的,但是奈何之前会试结束后他在御前汇报会试工作的时候,当场就给晕了过去。

后续太医地去看了,又是各种退烧各种吃药,虽然人已经醒了过来,但是还是要卧床休息。

至于后续格物科的主考事务,就先让其他人顶着吧。

张子晋当时一听,都急眼了……当场就顶着至少也是三十九度五的高烧挣扎着起来,叫嚷着臣还能继续工作的……

尼玛,好不容易才捞到一个主考官当一当,这才干了前半场而已,而最重要的下半场还没干呢,这以后他录取的那些格物科的学子们,还会不会把自己当成座师?

但是罗志学可不愿意让自己的臣子活生生给累死了……这要是传出去,像什么话啊。

所以罗志学亲自下了旨意,让张子晋好好休息,又听闻张子晋已经年余没有休息的时候,又多加了句,至少要休养半个月,半个月内不许回来上班。

张子晋这才哭丧着脸被送回了家……

根据不明小道消息,张子晋被送回家的路上,还时不时嘀咕着:我的学生啊,我的人脉啊……

张子晋觉得自己几个月来累死累活,都是成了无用功,而且还是给别人白白做了嫁衣,心里要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所以殿试里的阅卷工作,就和张子晋没啥关系了,取代他的是礼教部里的一个教育司的副司长。

阅卷的时候,因为考生的答案都是非常有主观性的文章,不是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因此每个考官看过后可能都会觉得给不一样的分数。

为了尽可能的体现公平,每一份考卷都会有十个考官分开来单独评分,然后去掉最高分,再去掉最低分,其余八个分数取平均值,是为考卷的最终分数。

策论和史论的分数加起来,则是这一次殿试的最终分数。

然后各科除了总分数前二十名外,其余人按照分数排列名次,是为三甲。

而各科的前二十名,又是从前十名里挑选三人作为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余者七人再加上第十一名到二十名,是为二甲。

次日殿试放榜日,已经算是新科进士的孙启年老早就和几个同样中举的好友抵达,等候放榜了。

等到有礼教部的官员,拿着大红榜开始张贴后,人群一下子就骚乱了起来,不时有人高喊:“二甲,哈哈,进士科二甲十三名。”

“我是三甲三十六名,爹娘,你们看见了吗,我考中了,考中了……”

孙启年挤进人群后,在第一时间就在大红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名字就高挂在大红榜上格物科的第三个!

格物科探花,孙启年!

哪怕是已经考中了会试,也知道殿试成绩好坏只是用以区分名次,自己只要不是倒霉到家就不会落选。

但是真在红榜上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瞬间,孙启年的眼泪依旧哗哗的流了下来,止都止不住!

二十载寒窗苦读,只为金榜题名时!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兵者,侠也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大唐神级太子血雨腥风逆天行唐时月三国:最狠世子,曹操求我别杀了大宋:我祖父是亡国之君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战国小大名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生在乱世,活在深山曹操的痞军师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穿越天子,从攻略太后开始大秦:镇国太尉章邯,横推楚汉!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三国之霸王张绣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大秦第一熊孩子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王朝逐月录逆天换明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洛天心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我,中国队长红楼之贾家潜龙不做蛀米大虫,接管密骑营创功业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权倾天下,皇帝也怕我三分三国之重八开局凤舞求凰诀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孟德,我真是弱鸡,不信你问志才一统天下之乱世英雄穿越大秦:开局大泽乡见狐妖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汉末真龙之睥睨天下覆汉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海棠依旧明末归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