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展鹏和王正阳、萧鸿师徒三人,再次挫败了李永贞的图谋不轨,但是也依然没能铲除这个祸患。此时王正阳正是心情悲愤沮丧的时候,也懒得再去考虑李永贞的事了。他虽然身在飞鹰堡,却依然心在京城,一直对袁崇焕大人的安危耿耿于怀,他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袁崇焕大人的安危,也是大明朝的前途,如果袁大人能被赦免,重返辽东,镇守边关,那就说明,现在的朝廷,还有希望,能够重新迎来光明,如果......那么,王正阳就再也感觉不到一点希望啦。
王正阳在飞鹰堡,除了陪着妻子李飞燕,守着幼儿,就是和萧鸿、师父陆展鹏聊聊天,剩下的时间,就是静下心来研习武功,勤于练功,他这样做,也是用来麻醉自己,男子汉大丈夫,本该正是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如今却只能荒废光阴,无所事事,实在让他难以承受。
时间过得真快,寒来暑往,眨眼之间,却又是暑气已尽,秋风乍起的季节啦,转眼又是中秋将至了。金志维、钟会、杨明乾三人一起来到飞鹰堡,应该是和他们一起过中秋佳节的,他们漂泊在外,都已经将飞鹰堡鹰爪门当成了自己的家。
不过今年中秋月圆之际,与往年不同,大家都心系国家社稷,念着袁崇焕大人,都有一丝忧愁挂在脸上。
夜晚,大家聚在大厅庭院中一起饮酒赏月,每个人都喝了不少的酒。崔仙儿和李飞燕为了照顾孩子,就带着孩子先返回休息了,他们依然对月饮酒。
金志维见她们都已远去,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也不说话,将一纸便笺交给王正阳,说道,“袁大人之事,已经有了结果,皇上已经下旨,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通敌卖国”之罪,将袁大人处以磔刑,明日就要行刑示众啦。”金志维说完之后,已是泪如雨下,众人皆是眼泪夺眶而出,低声啜泣。
王正阳,萧鸿、陆展鹏听了都是大吃一惊,尤其王正阳更是呆立当场,只觉浑身冰冷,不住颤抖,几乎站立不稳摔倒在地,萧鸿连忙搀扶着他坐下来,王正阳久久无言,只是泪如泉涌。
众人都在伤心难过,各自伤心流泪。过了片刻,金志维含泪将一纸便笺交给王正阳说道,“这是袁大人狱中所写绝笔,是他托人带给卢象升大人,让我们这些多年好友,互相传阅,希望大家勿以他为念,继续为国效力,袁大人说,若他死后有知,他的魂魄也会重返辽东,守卫边疆。”
王正阳颤抖着双手,展开便笺,只见上面写道:
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终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王正阳哽咽着,读完袁大人的绝笔诗,《临刑口占》,众人不禁放声大哭,凄惨的哭声,在凄凉的夜空里,久久回荡。
众人一夜未眠,就是坐在凉亭之上,哭一阵,沉默一阵,然后泪水就再次汹涌,夺眶而出。夜至三更,王正阳说道,“走吧,咱们即刻返京,再见袁大人最后一面,我们也该略备薄酒,为袁大人送行才是。
众人听后,纷纷起身,一行几人,趁着月色,出了飞鹰堡,下了苍岩山,连夜赶赴京城。他们到达京城之时,天色已是大亮。王正阳等人直接去了以前杨大人的府上。这里孙先生已经改成了学堂,孙先生和杨氏兄弟,一起教一些穷苦的孩子读书。
孙先生和杨氏兄弟,见到王正阳他们,都是心中了然,也无须多言,只是默默将他们接入府中。
快到午时之时,大家一起提着酒壶和酒具,来到街上,在袁大人囚车经过的地方,等待袁大人的到来。过了好大一会,随着一阵铜锣之声传来,一阵嘈杂之声传了过来,过了片刻,无数的百姓,聚集在街上张望。一队官兵走了过来,过了一会,一辆囚车就缓慢的驶来。
只见囚车木笼之中,袁崇焕大人,衣衫不整,发髻散乱,带着枷锁,缓缓走来。王正阳在前,众人紧紧跟在后面,就向囚车走去。无数的官兵大声呼喝着过来拦阻。王正阳掏出金牌,大声喝道,”我王正阳只为袁大人送行而来,你们谁敢阻拦?“
那些官兵一见王正阳的金牌,纷纷施礼后退,闪出一条通道,两边侍立。王正阳、孙先生走前,其他人跟在身后,来到囚车前面。王正阳大声喊道,”袁兄,王正阳为你送行来啦。“说罢放声大哭。
袁崇焕低下头来,看着王正阳说道,”王掌门,你是顶天立地之人,何必哭哭啼啼,可有酒与我痛饮?“
孙先生见王正阳已是哭的浑身颤抖,便提着酒壶,斟满了一碗酒,双手捧到袁崇焕跟前,说道,”袁兄弟,请满饮此杯,以壮行色!”
袁崇焕双眼依然炯炯有神,对着大家喊道,“诸位,你们不愧是我袁某的生死朋友,袁某多谢大家为我前来送行。”
王正阳擦了一把泪水,双手捧酒单腿跪地,众人也是纷纷高举酒碗,单腿跪地,王正阳大喊,“为袁大人送行!一路走好。“众位英雄一起大喊,”为袁大人送行,一路走好!”
袁崇焕用嘴紧咬住酒碗,一仰头,将酒喝下,然后头一甩,酒碗啪的一声,摔得粉碎,袁崇焕双眼紧闭,大声高喊,“众位兄弟多多保重,袁某去啦!”众人纷纷低头,痛哭不止,囚车再次缓缓向刑场驶去。
据张岱《石匮书后集》记载,袁崇焕被从镇抚司绑到西市后,“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不仅如此,还“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顷刻间,袁崇焕骨肉俱尽,只剩下一颗头颅,被下令传视九边。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一书中,不仅印证了《石匮书后集》中的“买肉说”:“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噉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更加重要的,是描写了袁崇焕在最后一刻惨绝人寰的情景:“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可怜袁崇焕,明明是一位赤胆忠心的民族英雄,一生清正廉明,舍生忘死,守卫辽东,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不能不令人感慨历史的残酷和愚民的无知。
乾隆49年(1772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多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记载,平反的诏书上是这样说的:“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才终于沉冤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