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400章 与武器大佬的初见

楚行看了一眼福大命大,被人捅了一刀,还能活下来的孙元化,对身边儿人嘱咐道:“保护好孙大人的个人财产,尤其是各类书籍,文稿,不论是军中,还是府衙的,都不容有失。”

本来孙元化受了重伤,连气息都没了,他手底下的幕僚和亲兵确实有意带着孙元化的尸体逃命,以显忠贞之气节的。

结果跑了没有多远,这群人便脱离了大部队,被救民军的部队打的七零八落,剩下几名亲兵觉得孙元化是个累赘,便齐齐给孙元化磕了个头,然后逃命去了。

幸好遇到了救民军的士兵,看躺在地上,不断流血的孙元化的穿着不像是一般人,在他身上摸索准备发财的时候,被孙元化攥住了胳膊,吓了一跳,抽了孙元化一巴掌之后,便唤来了军医,救治了一番。

谁曾想,军医又是包扎,又是灌中药,一通操作,竟然从阎王爷手头给抢了回来。

不消一个时辰,士兵便抬着一个个大箱子进入县衙。

跟其他的官员不一样,孙元化真的不是一般人。

人家打仗行军,要么带金银财宝,要么带一堆漂亮女人,唯独他带的是各种资料和书籍。

当着孙元化的面,楚行蹲下身子慢慢的翻看检查。

真的是捡到宝了,从各种农业机械知识、战争机械知识、陶瓷、砖瓦、冶金、火药、纺织、采矿、农业知识看的楚行是眼花缭乱。

楚行随手拿起本日记,翻看了一番,却是关于红薯的种植记录的,而且还画了很多草图,关于红薯每个阶段的种植观察记录。

粗略看完,楚行评价道:“孙大人,这种植番薯不难,难得是储存啊!而且这关于浇水、施肥的时间段也不准确,您这玩意不专业啊!你确定您是徐大人的高徒,不是自己对外吹嘘的?”

“嗯?”

孙元化本来心如死灰了,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谁曾想楚行进城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抢占物资,欺凌侮辱自己,也不是直接大言不惭的对自己招降,反而是搜集自己的各种资料,这让他看楚行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因为只有真的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在乎这些东西。

孙元化自忖,就算是他将这些东西送到崇祯面前,崇祯也不觉得这些玩意有价值,可孙元化清楚,这东西的价值到底有多高。

如今有另外一个人,知道并重视这些东西,他如何能不恐惧呢?

不过楚行所言,确实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听楚行的意思,好像他们这帮反贼,已经大规模种植番薯了。

于是乎孙元化忍不住问道:“你们已经开始种植番薯了?”

“种植番薯很新奇吗?徐大学士不是一直在推广红薯的种植吗?”楚行扭头问道。

孙元化忍着伤痛,回答说道:“恩师虽然一直在推广,但是却如你所言,保存是个大问题,而且缺乏专业的农业推广官员,教导百姓如何种植番薯,每个地方气候不一样,土地肥力不一样,所以即便是强行推广番薯效果也不好,现如今大家都吃不饱饭,没有人敢去试错。”

“真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如今各地干旱如此严重,反正种啥都不长庄稼,还不如种番薯试一试,摸索一番,没准能走出一条路子来呢。”

孙元化也不顾对方的反贼身份,十分好奇的问道:“听你所言,你们似乎掌握了番薯的种植和存储方法?”

“非也。”楚行纠正说道:“我已经找到了存储的方法,就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地窖,这东西农书上有记载,只是你们不用心罢了。我现在头疼的是,如何大规模的生产,因为正如你所言,这东西需要不断摸索,如今我已经开辟了大量的试验田,专门尝试种植番薯,这东西产量是真高,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大规模推广,不知道能够养活多少百姓。”

“对了,你听说过棒子(玉米)吗?嗯,不对,应该叫番麦,或者西天麦?”

孙元化被震惊的不行,因为他在被救治时,脑海里幻想过无数与反贼首领见面时候的情景,对方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的场面有之,对面对自己言辞利诱的场面也有,唯独没想过,一个反贼首领,不跟自己谈大义,跟自己谈种地。

“番麦这种农作物,如今在大明也有推广,已经有十几省在种植,不过跟番薯一样,缺乏引导和长期的适应,目前的产量不是特别高。”孙元化好奇的看向楚行,“你们的红薯现如今产量如何?”

“一亩能收五十石左右,确实很厉害的一种庄稼,这一切还要感谢徐大学士的甘薯十三胜呢!对了,徐大学士就没想过推广西天麦吗?”

“你们已经能产五十石了?”孙元化大为震惊,他哪能告诉楚行,这个数据即便是恩师的试验田都达不到,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尝试。

楚行笑着说道:“这有啥难的,按照徐大学士的种植技术来就是了。”

孙元化叹息一声说道:“没想到,恩师的技术竟然是一群反贼在发扬光大。”

楚行又翻找了一番,竟然是大量的火器的资料,有弓弩,有箭矢,有火药、枪炮,可惜依然没有燧发枪。

“怎么没有自发火铳?”楚行问道。

如果是问别人,肯定是无法给楚行答案。

孙元化却比较直接回答道,“这东西,西洋人也一头雾水,只是有这么个想法,想用燧石激发火铳,大家都在实验,我没时间研究。”

好嘛,这位大神是被公务给耽误了啊!

外面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士兵在奔跑,楚行也不着急,命人弄来了饭菜,亲自给孙元化喂食。

孙元化本来是觉得自己该绝食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号称一国之主的楚行,亲自拿着粥碗,一勺勺往自己肚子里喂得时候,孙元化就有些不知道怎么拒绝。

因为楚行跟他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

他没有雄主的威严,霸气,没有枭雄的狠辣,凶残,反而如同一个邻家的大小伙,整个人笑吟吟的,很客气,让人升不起一丝拒绝的情绪。

“你现在有伤,不宜吃太多,这米粥里加了人参,足够你恢复元气的了。”楚行说道。

孙元化默默的看着楚行不说话,楚行就靠在椅背上,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将他整个人的疲惫给呼出去一般。

然后就将孙元化剩下的米粥给喝了个一干二净。

楚行擦着嘴,笑道:“让孙大人笑话了。”

孙元化说道:“我手下有一个叫王子登的,跟女真人有勾结,此时我兵败如山倒,我担心他暗中勾结女真人,图谋大明江山,你能否想想办法。”

楚行立刻吩咐手下说道:“立刻派出所有的情报人员,将情报散出去,就说孙大人说,辽东毛文龙旧部,王子登、孔有德等人意图谋反,勾结女真人。”

“使不得……使不得”孙元化惊得脸色发白,这么一弄,岂不是说自己从贼了么?

“为了天下,有何不可?”楚行笑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欺辱么。”

孙元化对此毫无办法,不过他已经心有死志,至于楚行怎么说,他也不在乎了。

只要朝廷能否对这帮子辽东旧将,有所防备就好。

不一会儿,外面有军医带来了药汤,楚行闻了闻,加了些糖,给孙元化喂服之后,笑着说道:“孙大人先行休息,我先去处理军务,稍后再来拜访。”

孙元化默默的看着楚行离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所以楚行进城的第一件事,便是见孙元化一面。

见孙元化暂时没死,楚行也算是放了心。

反正他现在失去了行动能力,命人看管就是了,至于孙元化未来会如何,楚行现在还没想好,而且他现在也有其他要事要处理。

等见到楚行,自然有大都督府,将这一次莱州府的准确战后统计信息呈上,诸将也总算是知道了个大概。

按照以往的管理,照旧是由钱进对这一次的战役战果以及损失进行解说!

“此战我军俘虏敌军将士两万人,其中千户以下的敌军中低级军官一共两百余人,千户以及千户以上的高级将领八人,其中四人已经当场表示要归顺我大乾王国,为吾王效力!”

救民军判断敌军死伤以及俘虏的时候,基本不统计明军的伤者,因为很多重伤员往往都是被直接补刀,当真了战死者,而轻伤者则是被当成了俘虏,所以这两万人俘虏里,实际上还包含了众多明军的轻伤员!

说到这里,钱进特意停顿了一下:“此战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胜,全赖大王洪福,指挥有方!”

此时下头的一群文武官员自然是连声说恭维吹捧楚行多么多么牛逼,此时楚行心情好,而且也是觉得此战胜利,自己的确是干的不错,所以是安心理得的接受了群臣的吹捧!

吹捧过后,钱进这才接着说:“明军有组织逃走的约有五千人,其他数千明军则是分散逃跑,下落不明!”

“物资方面,我军缴获军粮众多,足够五万大军吃上三个月之久!另外马匹至少千匹,可供乘骑的马匹约有五百匹,其余拖拉辎重的骡、驴等役用牲口千头!

大小火炮至少百门,可以挑选出来供应我军使用的火炮,也有三十余门!

标准军弓千张,各类盔甲八百余副!

刀剑长矛更是无数!”

言罢,钱进道:“此战的缴获,可以大大的缓解目前我军军紧缺的战马、盔甲、弓箭等物资!”

如此众多的缴获,可谓是大丰收啊!

说完了战果,接下来自然是要说己方的损失的!!

“我军各部在历时四天的战斗中,各有损失,其中以第三卫以及三个突击队的损失比较大,第三卫前后伤亡约一千二百人,三个突击队加起来也是死伤了四百余人!”

“我军各部加起来,阵亡共两千八百六十余人,伤三千三百人!总体而言,伤亡还是比较大的,比之前在王徐寨前所城战役里的伤亡要大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前期牵制作战以及攻坚作战所造成的!”

“此外,我军百户及千户级别军官阵亡四十三人,伤五十七人,指挥使级受伤一人!”

“军官死伤,不比王徐寨前所城战役时少,甚至还略多一些!”

说到受伤的校官时,陈二牛露出一丝尴尬神色,因为受伤的人就是他。

陈二牛的受伤,是在攻破莱州府城后,率领突击队清剿城内的明军时,因为轻敌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数百明军包围袭击。

虽然说最后突击队伤亡不大,并且也成功的歼灭了这股明军溃兵,但是他自己却是倒霉无比的中了一刀,伤口就在左手臂,而且也不严重,略微包扎之后就是没什么问题了。

但这依旧让他成为了救民军此战里仅有的受伤的指挥使。

大乾王国里面的指挥使级别的官员,最次也是下等卫中的指挥使,那级别已经是相当高了。

这种级别的军官,很少会有亲自上阵厮杀的机会,只要不是大规模的溃败,那么指挥使出现受伤或者阵亡的情况,基本都是被敌军的弓箭、炮弹所击中。

属于人品倒霉之际的小概率事件!

然而在一场大胜特胜的战役里,像陈二牛这样被人家用刀砍伤的,还是第一次出现呢!

所以陈二牛听到自己是两个受伤校官之一的时候,面露尴尬也是很正常的!

这一次不管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的伤亡,都是要比数天前的王徐寨前所城战役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王徐寨前所城战役,乃是一场很纯粹的正规野战决战,而这种战斗乃是大乾新军最擅长的,打起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伤亡比较少一些。

而莱州府城战役,不管是第一天的拦截作战还是第二天的攻城战役,打的都是比较艰苦的。

第一天的拦截作战里,只有五千人的第三卫,凭借之力,拖延了将近四万左右的明军,长达数个时辰。

尽管当时和明军的数次交手是连战连捷,但是自身也是付出了比较大的伤亡,仅仅第三卫这一支部队,就死伤一千多人,战损高达百分之二十。

这个伤亡比例哪怕是对于第三卫这个大乾救民军里的主力卫所而言,也是极大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续的攻城战役里,第三卫并没有参与主要的战斗,而是充当战略预备队的缘故,就是因为伤亡过于惨重,已经难以承担攻坚战了。

此外临时编成的三个突击队,战损比例在最后的统计之中,更是接近百分之三十左右。

当时如果说没有第一上直卫亲军迅速加入登城作战,恐怕这三个突击队继续打下去就会彻底崩溃,然后被明军尽数歼灭。

其他几支主力部队的伤亡倒是要少一些,第一上直卫亲军的总体伤亡不大,只有两三百人而已,倒是第七步兵团以及第八步兵团这两个明军降兵部队前期被当成了炮灰部队,用以伤亡比较大一些。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大乾救民军一共阵亡三千多人,伤两千多人,这对于楚行手头上,目前集合起来的三万多作战部队而来,死伤可谓是极大的。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唐时月红楼之贾家潜龙晋末多少事逆天换明战神重生小小奶娃杀疯了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谋断九州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是绝杀之神啊梦入红楼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炎帝国,吾济苍生我要做皇帝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农家娃的科举生涯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穿越冷兵器时代,却觉醒红警系统宋医帝国从零开始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烛渊传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一字并肩王杨林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三国之天下无双谍影重现唐:乞丐开局怎么活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白毦陈到七页禾忠虎传:凡人不修仙江山,美人大唐小郎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这个王朝叫大兴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汉末三国之再建大秦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明末永昌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混在大唐当首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