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怀庆开口询问亚圣殿异象原因时,赵守便直接回复道:“一点小变故而已,长公主无需为此而挂怀。
只是毕竟事关亚圣殿,所以我已经立言书院众人三缄其口,并暂时封闭了亚圣殿。”
书院内部的事,即使是元景帝亲自来了,都不好追问,怀庆自然更是如此。
然而,赵守话锋一转,又透露了一个消息:“明晖才华横溢,经我与几位教习商议后决定,让明晖加入书院担任教习。
他是公主府客卿,未曾提前与长公主商议,还请长公主见谅。”
怀庆此时心中是十分震惊的,她虽然预想到,书院既然不想让亚圣殿之事暴露,可能会让李皓加入书院。
但在她的设想中,也只会是以读书的名义成为学子,没想到竟是成为了教习。
不过转念一想,这对于她自己而言,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名义上,李皓依旧是公主府客卿,能够成为加深自己与书院关系的桥梁。
“这是好事,李先生能有如此机缘,本宫为李先生高兴还来不及。”怀庆笑着答应过后,便向李皓说道:“先生刚入书院,想必诸事颇多,那今日不妨就先暂留书院,过些时日再返回京城。
至于京城的事情,先生也不必担心,本宫都会替先生照顾周全。”
李皓自是明白,怀庆口中说的照顾周全是何意,回复道:“那便多谢长公主。”
既然亚圣殿之事已尘埃落定,怀庆便不打算再在云鹿书院逗留,于是提出告辞。
李皓亲自陪她走到书院门口,怀庆心胸豁达,一路上倒也并未试图从李皓那里探听任何细节。
只是叮嘱李皓,回到京城之后,务必去一趟公主府做客。
李皓自然是从善如流,应承在回到京城后的第一时间,一定会前往拜见。
目送着公主的车驾渐渐远去,李皓转身返回御书阁。
只见赵守院长依旧等候在这里,张慎、李慕白和杨恭三位也已悉数到齐,他们围坐在一起,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直到李皓走进屋内,他们才停止讨论,齐刷刷地看向李皓。
赵守院长微微一笑,和蔼地说道:“明晖啊,你既然已经成为了书院的教习,那后续自然就有授课的任务。
书院除了儒学经典、诗词、策论之外,还设有经义和治世两斋。
我知道你精通诗词,所以和张慎几人商量,就想让你来负责这门课。
当然,你才刚入儒学一系,对很多东西都还需要熟悉,所以不必着急,慢慢来就是。”
李皓能明白赵守的好意,毕竟外表看李皓的年纪,着实是有些年轻,对于经史子集的研究,恐怕是真拿不出手,所以就把诗词给拿了出来。
反正云鹿书院的学子在诗词上素来表现欠佳,再差也不会比现在差更多了。
对于这个任课安排,李皓倒也没有太多意见,反正书院也不会是李皓的重心,能少忙点也好。
不过这种被小看了的情况,却需要尽快扭转一下,只有展示了自己的能力,才能让赵守几人更重视自己,从而慢慢加重自己的话语权。
这方面,李皓心思微微一动,便想到了办法。
如今书院教习本就是以张慎、李慕白和杨恭三人为首,若能在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将其击败,那这事儿便算是圆满达成了。
而且三人都是性情坦荡之人,也不会真因为这事就跟自己翻脸,可谓是一本万利。
但这事倒也不急,如今李皓最先要做的,应当是稳固下自身刚刚突破的儒学境界,把该掌握的术法给学会。
省的自己顶着个四品君子境的名头,却连言出法随都施展不出来,那说出去都嫌丢人,而且也不方便。
就像刚刚,李皓竟然还需要自己走回来,中间找不到路,还找了路过的一名学子询问。
好在赵守心思细腻,早已为此做好了安排,特地嘱咐张慎这几日多与李皓亲近,教一教李皓。
张慎一听,心里那叫一个乐意,立马就满口答应了。
他心里的小算盘可是打得啪啪响,一直想跟李皓搞好关系,好换些佳作诗篇。
可这事儿却让李慕白和杨恭心里不痛快了,他们二人也不甘示弱,主动开口说要多多帮忙教导李皓,惹得张慎直翻白眼。
李皓的住所安顿好后,这三人就像约好了似的,经常一同前来。
不是张慎不想一个人,而是其余两人根本就不给他这个独处的机会。
不过这对李皓倒是好事,三个人互不相让的教授,也加快了李皓的学习速度。
儒家九品开窍境,着重锤炼记忆力与学习能力,尚未涉足具体战斗术法的奥秘。
待至八品修身境,儒家术法方显神威,能短暂撼动敌人心志,令其陷入迷茫或混乱之中。
及至七品仁者境,便已初窥言出法随之门径,能在一定范围内,随意对目标施加诸如定身、减速等种种状态。
李皓精神力本就异常强大,这三个境界的术法,他几乎是闻之即悟,学之即会。
直到六品儒生境,能够学习其他体系的绝学,并将其付诸笔端,载入书籍之中。
临敌时,可以取出这些绝学使用,形成强大的攻击或防御手段。
这一本事则需要李皓深入了解到其他体系,再加上张慎、李慕白三人也是二道贩子,所以费了一番功夫。
五品德行境,儒家强者便能以言行规范人之举止,用语言操纵对方,甚至扭曲规则,于战斗中形成强大控制之效,使敌人陷入混乱,束手无策。
儒家问心术,便是此境界强者之独门秘技,李皓亦是率先习得此法,至于其他高深术法,尚需他日后慢慢揣摩研习。
四品君子境,能凝练浩然正气,百邪不侵,言出法随,任意施为。
且以浩然正气承受反噬,法术施加于何方,何方便需代替承受反噬之效。
此等术法,既可攻又可守,威力无穷。
至此境界,儒家强者之战斗力方显淋漓尽致,亦是李皓当前所能学习之最高阶术法。
张慎三人对于李皓的学习进度,那是一百个佩服,快的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甚至因为李皓精神力的强大。
使得李皓在使用术法的时候,威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他们,这可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甚至就连赵守在亲自过来看了一会后,也是选择了沉默的离开,心中暗自感叹:人比人,气死人。
虽然他们面上是没有怎么表现,可在心里却是着急的想证明一下自己,正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不能被李皓这么个后生超越了。
那在术法上不好比,便把目标定在了学问上,儒学根基毕竟还是学问。
于是张慎就在授兵法课的时候,特意邀请李皓一同前往,打算好好展露一番自己的学识,以此来挽回一些颜面。
李皓对此也是欣然应允,毕竟人家都已经主动给了他一个展示的机会,他又何必刻意推辞呢?只能算这家伙倒霉,正被撞在了枪口上。
张慎授课时,讲堂内座无虚席,杨恭和李慕白也特地前来旁听,似乎都想看看张慎如何在这学问上找回场子。
李皓也没有直接抢风头,而是坐在台下,一副聚精会神听着的样子,偶尔点头赞同,偶尔蹙眉沉思。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李皓的注意力,其实已经从张慎身上移开,转移到了第一排的一位学子身上。
刚刚张慎在授课之前,特意给李皓介绍了几位自己门下的得意弟子,这便是其中一位名为许新年,正是许七安的堂弟。
在小说中,这位可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一路平步青云,并娶了当朝首辅王贞文之女,样貌与才华都为京城女眷之首的王思慕为妻。
其实在来到京城以后,除了去找过金莲以外,李皓还去看过许七安。
不过只是在暗中看了几眼,此时的他还没有被穿越,身上气运也没有爆发,至少李皓是没有发现他有捡过银子。
至于许家其他人的情况,当时许新年并未回家,李皓没有见到人。
其余人倒都还算是符合描写,大妹子好看,小妹子能吃,婶婶风韵犹存。
那时,李皓心中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倘若自己能在暗中出手,将税银案悄然化解,打乱原有的命运轨迹,那么穿越之事是否就不会再发生?届时,监正是否会选择全力支持自己呢?
然而,这一切都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现在提及还为时过早。
而且,若要如此行事,李皓首先要面对的,并非监正,而是许七安那位术士二品的亲爹,李皓得先确保,自己要有自保之力。
正在李皓脑中生出无限遐想之时,突然就听到了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立马就晃过神来。
原来是张慎已经讲完了课,正在询问李皓,自己讲的如何。
“谨言兄学识渊博,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听到李皓的夸奖,张慎脸上的笑容都溢不住了。
直到李皓说出了后面的话:“不过我对兵法其实也一直颇有兴趣,也有一些个人浅见,不知可否与谨言兄探讨一二?”
自从李皓一跃在亚圣殿进入四品君子境后,张慎几人就重新给李皓论了字,大家平辈相称,谨言正是张慎的字。
张慎此时还没把李皓说的太当一回事,张口便是双方探讨。
直到李皓讲出兵家四势,即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张慎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兵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兵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兵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李皓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年的智慧与战火。
这是中国几千年战争史的总结,从宏观的战略布局到微观的战术运用,从天时地利的把握到军事军备的筹备,无一不包,无一不精。
在这个连《孙子兵法》都未曾闻名的世界里,李皓的这番言论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讲堂上的一众学生,以及杨恭、李慕白二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连呼吸都仿佛忘记了。
张慎更是听得如痴如醉,直到李皓讲完,他整个人都还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深深震撼。
最后因为太过震撼,这堂课是在一片沉寂中结束。
良久之后,张慎才一脸憋屈来到李皓面前诉苦:“明晖误我,早知你有如此学问,我又何必要班门弄斧。”
李皓闻言笑道:“你又没有事先问我,难不成让我主动来找你炫耀,那我成了什么人?”
张慎听了这话,心中更是郁闷。这次自己可是丢脸丢大了,他肯定要想办法找补回来。
毕竟,在这人世间,患寡而患不均,是人之常情。
于是,他眼珠一转,主动问道:“那你的棋艺、策略如何,和兵法一道相比,可有什么独到之处?”
李皓一听,立马就捕捉到了张慎的想法,心中暗笑:这家伙,蔫坏蔫坏的,不过正合我意。
便故作谦逊地答道:“都还可以吧,上次去到司天监和监正下棋,算是平分伯仲,策略方面嘛,也还算有些心得。
张慎一听,心里便有了底。
立马便跟李皓商量了起来,如何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李皓打败李慕白和杨恭,甚至张慎这回还想把赵守这个院长,也给拉下水。
有了张慎的配合,虽然李慕白和杨恭已经有所防备,担心自己也跟着一起阴沟里翻船,可依旧是没有逃掉。
先是李慕白,他的棋艺既输给了魏渊一次之后,又在书院当众被李皓给击败了一次。
而后李慕白在输了之后,就也加入了进来,陪着一起围堵杨恭。
这一次比拼的是策论和武艺,杨恭也是书院难得的习武之人,然而不出意外,杨恭依旧输的很惨。
只有赵守这个院长逃过一劫,没办法,他的境界最高,言出法随之下,堵不住人,谁也没有办法。
经此一事,李皓在书院之中彻底扬名,做到了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