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亲的刘晋阳知道,即便自己儿子刘建伟有错,受些责罚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不过毁坏了一味药材。
即便这药材价值连城,说到底,也就是钱财上的损失,以刘家的雄厚家底,并非无法承受。
而刘松青身体初愈,却为了这桩能用钱解决的事,执意要对刘建伟动用家法。
要知道,刘建伟现在已经受了伤,先不说执行家法后,他的伤势会否恶化,单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受惩,便足以让刘建伟尊严扫地。日后在家族内外,他又该如何自处,如何立足?
“回去再说?”
“你们还能回哪去?从今日起,刘建伟便不再是我刘家子孙!你若不服,大可与他一同滚出刘家。”
刘松青正怒火中烧,满肚子怒火无处排遣。
如果刘晋阳说话能够委婉一些,态度能够恭敬一些,说不定还有机会平息老爷子的怒气,为事情寻得转机。
可是出于对儿子深切的疼爱与护犊之情,刘晋阳竟然违背了老爷子的意愿,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的那边一点都不给刘青松半点面子。
做出这决定的一瞬间,局势急转直下,原本尚存的一丝缓和希望,就此破灭,事情再无转圜可能。
现在的刘晋阳十分懊悔,恨自己未能在慌乱中寻得更好的应对之法,更恨自己一时冲动,做出了忤逆老爷子的事。
此时的他深陷痛苦的两难境地。
一边是自己悉心养育、疼入骨髓的儿子,另一边则是被逐出刘家的沉重代价,无论作何选择,对他而言都很不舍。
刘晋阳望着满脸怒容的刘松青,心中思绪翻涌,权衡一番利弊之后,刘晋阳最终选择跟儿子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做完这个决定,他眉头紧皱,才开口问道:“老爷子,您当真要做得如此决绝?”
刘松青给出的这两个选择,于刘晋阳而言,恰似两把寒光闪闪的利刃,无论选哪一个,都将万劫不复,无异于把他逼向绝境。
刘松青听闻刘晋阳的质问,眉头紧皱,反问道:“你说我做的绝?”
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愤怒,紧接着大声斥责道:“平日里千叮万嘱让你管教儿子,你却置若罔闻。如今他闯出这般大祸,反倒怪我行事决绝?难不成在你眼里,你儿子毫无过错?还是说,你当真把我这老头子当成了摆设,觉得我说话已无足轻重?”
刘松青步步紧逼,丝毫不给对方喘息与辩驳之机。
此时正处于公共场合,刘晋阳公然忤逆刘松青的意愿,在众人眼中,这无疑是对老爷子权威的公然挑衅
刘晋阳满心无奈与悲戚,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吐出,仿佛要借此驱散心中的郁塞。
过了好久他睁开双眼,目光冷峻而坚毅,冷冷说道:“老爷子,您可千万别为了一个外人对自己的亲人动手啊。”
刘晋阳从未想过要与刘松青针锋相对。
毕竟,无论从家族地位、权势威望,还是从现实形势考量,他都深知自己绝非刘松青的对手。
在传统观念中,长辈惩戒晚辈乃是天经地义,他若强行反抗,非但于事无补,还定会被冠上忤逆不孝之名,落得个里外不是人。
但是他转念一想,刘松青虽此刻权倾一时、威风八面,但实则已是肺癌晚期,不过是个行将就木之人罢了。
即便是不死神医张清泉出手,也至多能让刘松青的生命苟延残喘数月,终究无力回天。
想到这里,刘晋阳的心态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以往对刘松青的敬畏顺从,这一刻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果敢。
刘松青此时也被被刘晋阳的忤逆之举气得七窍生烟,声嘶力竭地吼道:“老子一日不死,刘家就一日轮不到你刘晋阳来指手画脚!”
盛怒之下,他全然顾不上平日的威严与仪态。但是这一番疾言厉色的斥责,非但未能让刘晋阳心生怯意,反而如催化剂一般,彻底坚定了他反抗的决心。
刘晋阳听了这话之后深吸一口气,挺直脊梁,一脸坚毅看着他开口说道:“老爷子,事到如今,恐怕由不得您了。”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实不相瞒,在你的病之时,我便已做好万全准备。如今整个刘氏集团,上上下下皆以我为尊。”
刘晋阳抬手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无比自信的目光,一副胜券在握之的样子。
在他眼中,尽管公然与刘松青撕破脸皮着实难看,但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唯有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赢家,所谓的颜面在绝对权力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刘松青不过是个病入膏肓的垂暮老者,还能凭什么筹码与之抗衡,又谈何笑到最后?
刘松青脸色阴沉如晦,心中满是失望和愤怒,他长叹一口气后,说道:“整日里尽搞些勾心斗角的勾当!刘氏集团若交到你这种人手中,我多年的心血便要付诸东流!”
这话语,道尽了他深埋心底的忧虑与不甘。
此前,刘松青因身体抱恙,诸多事宜不便发作。而如今,被刘晋阳彻底激怒的他,已然毫无顾忌。
就在这时候刘建伟凑到刘晋阳耳边,低声说道:“爸,那老家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咱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你觉得怎么样?”
说到这里,他还用手势比出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您尽管放心,我必定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绝不让人抓到任何把柄。”
就在刘晋阳与刘松青针锋相对、彻底撕破脸皮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刘建伟,突然开口。
他这一发声,瞬间让本就紧张的局面愈发失控,,局势朝着不可预知的危险境地急转直下。
此刻,整个路口的空气仿佛都凝结了,弥漫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无人敢靠近分毫。
那些原本还怀揣着看热闹心思的人,见状也都慌不迭地退避三舍,唯恐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