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又一次行进。
没有再出现任何意想不到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让陈庆主持公道的事情,也确定了不会有人针对于大康,一切都是一出闹剧。
一整支队伍睡了很长时间,在梁安总算是又恢复了体力,战力又到达顶峰之时,浩浩荡荡的兵马总算是来到了江南南到白州。
刚来到白州地界之上,梁安和陈庆拉住战马看着远处,他们要前往调配兵马出征的白州。
远处地平线上有一些烟尘扬起,陈庆并没有任何担忧的,梁安嘴角也是扯出一抹微笑。
并不是担忧会出现什么意外,也不是担心着会见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就这样看着前方。
很快的烟尘越来越近,看清楚了烟尘当中真实情况。
烟尘当中是一群骑乘着高头大马的士卒,领先几人正是陈庆靖海军的将领,而旁边还有一些梁安是认识的,正是他山地营的将校。
这一群人哗啦啦的来到梁安和陈庆近前,想都不想,急忙翻身下马,各自参拜他们该参拜的。
靖海军一应将校参拜陈庆,山地营的参拜梁安,梁安和陈庆也是下马分别拉起各自的部将。
然后陈庆就这样看着梁安麾下的小弟,恭恭敬敬的参拜自己,而后哈哈大笑着将他们拉起之后开始寒暄。
紧随其后就是白州新上任的白州刺史带着一应官员在烟尘当中窜出的马车当中出现,又是山呼海啸一般的拜见。
不过陈庆却是挥手制止他们参拜。
“本王来此地是有公干的,并不和你们刺史府当中有多少牵扯,你们还是不要在我旁边听用了,继续在你们的刺史府当中做着该做的事情,可不要耽搁了刺史府当中的正事,不要让我大康的子民受到任何的欺负。”
“殿下圣明,我等谨遵殿下命令。”
所有人一个劲儿的恭维着陈庆,陈庆嘴角带笑。
就是这样。
简单的就将所有的官员打发回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带领梁安和山地营靖海军所有将校开始回返。
一路上热热闹闹的说着山地营和靖海军新组建的人员磨合的天衣无缝,这倒是让梁安和陈庆相当的开心,看来计划可以进行新的一步了。
梁安和陈庆商议着可以向陛下上书,严明他们已经准备妥当了,可以出征倭国了。
陈庆到是有点儿不好意思。
这可是让梁安没有想到。
“殿下何以如此模样?能够出征倭国,踏平倭国,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殿下怎么还扭扭捏捏做小女人姿态了?”
梁安倒是在陈庆面前说着陈庆的不是,陈庆也没有在意梁安对自己不恭敬,反而是看着梁安。
“梁将军,我知道我们出征倭国是为了大康,可是我等出征倭国会不会出现变故啊?”
梁安一愣,不知道陈庆想到了什么,而陈庆就这样看着梁安。
“倭国是我们囊中取物的存在。可是从此地去往倭国,毕竟是山高水长,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放心吧,殿下,我们这水师出征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怎么可能会出现问题呢?要不等下我们分一下?末将先带一队人去倭国打开局面,在恭迎殿下去倭岛,这样可好?”
梁安看着陈庆拱手请教着,不过陈庆确实摇了摇头。
“梁将军,你把我想的太胆小了,我刚才的确是有点儿杞人忧天了,既然倭国不会存在任何的风险,为什么我们不能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将倭国彻底的踏平呢?还是一起出征吧。”
就这样一纸奏折从江南南到白州送向洛阳,而在这陈书宝颁布的出兵命令的圣旨到达之前,梁安和陈庆开始熟悉着山地营和靖海军当中的所有事情。
虽然山地营已经和靖海军磨合的差不多了,可毕竟不是梁安主持磨合的,陈庆这位亲王殿下也没有见识这磨合的效果如何,总要演练一番,而在这个奏折送出去之后,在洛阳陈书宝看着各地送回来的锦衣卫探查的绝对没有地动隐患的一些报告,刚要开心一点,又有奏折快速的送来。
而且那骑士喊着六百里加急,可是将陈书宝吓了一跳。
六百里加急?
又出什么事情了?
是敌军出兵了,还是没有出现地动而是出现干旱,水涝亦或者是有人想不开去做那揭竿而起的事情了?
陈书宝很是焦急,不知道是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不过还是等候着自己的士卒为自己送来情报。
自己的锦衣卫倒是比较配合自己,比那黑衣人强多了,陈书宝自顾自的呢喃这么一声,不过突然想到。
要是真的有人揭竿而起了,这锦衣卫又成了吃干饭的了,我怎么就没有办法组建一支真正的能够听命于我的情报机构呢?
陈书宝有点儿怨言,不过等到那喊着六百里加急的人,将梁安和陈庆所奏的奏折放在陈书宝桌子上,陈书宝呆愣愣的看了看这奏折,看过来,看过去,最后迟疑着询问着前来送信的。
“你是送这奏折的?又不是加急奏折,你喊个六百里加急干什么?”
送奏折的锦衣卫也是有点儿愣。
“陛下,这不是加急的事情吗?不是所有军队上的事情都是加急的吗?”
呃?
陈书宝被自己锁定的规章制度又捏了一下,刚准备发作修理修理他,原本大好的心情被你这突如其来的六百里加急打扰了,可是现在想要发作也发作不得。
谁让这安排的六百里加急是自己要求的呢。
陈书宝那一个汗颜啊!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陈书宝也只能摊摊手。
“好了,好了,这事我知道了,我和朝中诸位臣公商议一番之后就会做出安排,你先回你该去的地方,随时准备听用吧。”
打发走了前来送信的锦衣卫陈书宝即可召集自己的心腹准备昭告天下。
大康的军队即将要出征,踏平倭国。
不破倭国,大军不归。
天下听闻无不欢欣鼓舞,宵小倭寇居然敢犯我边疆,死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