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兜里有钱生活才有盼头
正如秦宽所言,大明百姓穷、朝廷穷、到处都穷,唯独那些士绅勋贵不穷。
李纯元也不是没打过他们的主意,但生怕其聚众谋反,只能强行按下这等心思。
听到秦宽的借钱想法后,先是瞄了一眼朱由检,随后一咬牙开口道。
“可天底下的百姓,到了如今都不信任朝廷,大明宝钞也如同……”
话说到一半,他很显然不敢再说了。
朱由检看他所言属实,当即命令道:“有什么说便是,今日议事畅所欲言,无论说什么,朕都赦免无罪!”
李纯元再度说道:“若要向那些士绅借款,以谁的名义?陛下天子之尊,又如何能跟凡间借钱。”
“就算是借了,到时候又拿什么还?”
“若是借粮还粮,借银还银,那跟卯粮寅吃又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现在就开始加税来的方便。”
李纯元说完后,目光再度流转到秦宽身上,其他人也想看看秦宽究竟有如何对策。
“李大人所言不错,但本王想说的也是这个。”
“加税加税,为什么一定要加税呢?连年天灾下来,百姓们早已苦不堪言。”
“三大税加的还不够么?结果加出来的是什么?数不胜数的叛军!”
“如果能与民双赢,朝廷和百姓都有获利,那谁又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造反?”
“为什么百姓不信任朝廷?说白了无非两点。
“第一个则是朝廷本身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大厦倾覆。
“另一个则是大明宝钞已经形同废纸,朝廷的信誉早就在两百年前就透支完了。”
众臣左右扫视,却没想到秦宽敢说的如此直白。
望向朱由检时,他也是一副无奈的模样。
“所以本王才提出,要通过建立新军从而在天下百姓之中重新建立信任度。”
“有了军队的威慑,再结合新政利民,如此才可收买天下百姓的人心。”
“谁能让天下太平,让他们吃得饱饭,百姓就会听谁的,只有百姓听话,朝廷接下来推出的政策才会得到拥护。”
“而借粮还粮,借银还银之事,自然不能如此行事,大明宝钞也要进行改革,可以效仿宋代金库制。”
“这笔钱也不是完全用来平叛的,收复东南后,还可以利用这笔钱财与海洋各国通商贸易,加增关税、海税。”
“有了军队作为后盾,就可以让那些边陲小国通过粮食、金银等等,用来换取我们大明的宝钞。”
“天下的钱财不是固定的,海的另一边有数不胜数的新财富。
“新朝不能只剥削百姓,或者盯上那些大户肥羊,要能够利用现有财富进而创造新的财富。”
“只有让天下人的钱袋子、粮袋子不断富裕,百姓们的生活才会有盼头,才会拥护大明朝廷,从而使得江山万年。”
原本是关于朝廷平叛方向的问题,却在两人的争论之下逐渐远离了本身的话题。
但此时的几位大臣也逐渐收敛了自己心中的那一抹轻视。
原本还以为,秦宽早朝时的新军新政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
可现在一听,却发现他所提出的都是在为以后铺路。
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朱由检,听完秦宽的话,他心中忽然生出一阵愧疚之色。
虽然信任秦宽,但心中也怕他权势滔天之后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地位。
可现如今的朱由检,一时间无地自容,听到秦宽最后的一句江山万年时,心中更加不是滋味儿。
想到此处,朱由检幡然醒悟,他只想着解决朝中的内斗,却忽略了上行下效四个字。
若自己平时都是用人皆疑,那又怎能不让整个朝野充斥着一股怀疑的气氛?
朱由检当即心中一沉,站起身来严肃说道:“朕已经决定了!”
“就按武安王所奏,以安内先御外侮作为朝廷接下来的方向。”
“并且即刻开始组建新军,用以备战。”
说罢,朱由检又转向户部与吏部,开口问道:“新政的方案定了没有?”
“回陛下,初稿已经有了。”
“回陛下,官吏的人选也已初步敲定。”
朱由检点了点头,再度转向兵部刘文礼。
“兵部需全力支持武安王新军的组建;不仅要快,还要能战。”
刘文礼犹豫了一下,但感受着周围的气氛,好似决不允许他说半点反对的话。
“臣……遵旨。”
见此事已定,朱由检再度把话题引到第二个上面。
“群盗如何处置?”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均是把目光放到了秦宽身上。
见他沉默不言,其余的人却也不想开口,表面严肃,心里早就漠不关心。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今天无论秦宽说什么,皇帝估计都会同意,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多费口舌。
只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内阁首辅黄士俊居然说话了。
“陛下,对于这些山匪盗贼,必须要施以严法惩戒。”
“有重法压制,方能体现朝廷威严,更能震慑宵小。”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其他人便觉得秦宽要反对。
“阁老此言差矣,民之所以为盗匪,皆因赋税繁重,官吏贪腐欺压所致。”
“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自然只能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过活。”
“朝廷应该杜绝奢靡之风、轻徭薄赋;选用廉洁官吏治理地方,怎能施以重典?”
“若百姓衣食不愁,自然不会成为盗匪。”
如此直白的反驳,让所有人心中都略为惊讶。
“这小子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说黄士俊可是比他大了几十岁,就是身份上也比他尊贵的多。”
“这秦宽的话语之中,居然完全不给其半点面子?”
秦宽看到周围怪异的眼神后,这才发现自己似乎太过于嚣张了。
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抛出去的水,收也是收不回来。
只能略带紧张的看向黄士俊的脸色,甚至于呼吸都屏住。
见他神色淡然,似乎完全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礼而生气,甚至还赞同自己的说法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嗯……武安王所言不错,倒是老夫疏忽了。”
朱由检见方略已定,便遣众臣各自离去。
秦宽见黄士俊走出宫门后,连忙追了上去。
“阁老,小子方才太过冒失,还请您不要放在心上。”
黄士俊轻抚胡须从容一笑,看着秦宽的目光也颇有一副慈爱之意。
“武安王言重了,议事之时,本就是各抒己见,何来冒失一说?”
“不知王爷可有空隙,能否陪老朽走上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