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项开的话后,蔡京十分激动。
他听出来项开的意思,那就是项开允许他留在京城,正所谓京官大三级。
如果蔡京选择去一城担任太守,那大概就是六品文官,哪怕是那些大城,最好的大概是正五品,当然了楚国京城那就另当别论了。
而如果他留在九部当中的一部担任员外郎,那也是六品,虽然品级相同,甚至一城太守是正六品,而九部里有些员外郎只是从六品,但能够当京官,谁会愿意外放去外面当个太守呢?
但很明显,虽然担任京官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升迁的可能都比外放一地为太守要好得多,不过蔡京有自己的思虑。
刚刚项开眼中的厌恶绝对做不了假,虽然蔡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楚国皇帝。
不过蔡京还是很聪明的,既然项开对他释放了厌恶,他也知道除非自己拿出功绩,不然就算是在京为官,如果稍有差池,那么势必会引得项开的厌恶,到时候别说下放城池为太守了,能否全身而退都不知道。
而在京城,他要受限制的地方很多,想要立下功绩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如果他主动请缨外放一处担任太守,不但可以无所顾忌的大展拳脚,又有同窗骆养性六扇门的助力。
等到时候立下功绩,他再调回京城,如此一来定能够受重用,而且据他所知,现在的左相沮授重病缠身,右相陈平坐镇边境,不在京城,未来他未尝不能想方设法坐上丞相之位。
想到这,蔡京变得干劲十足起来,他对着项开深深一礼道:“启禀陛下,草民觉得如今自己不适合入朝堂为官,若陛下同意,草民愿意外放一地为太守,为陛下治理一城之地,造福一方百姓。”
听完蔡京的话后,项开先是一愣,随后他便敏锐意识到了蔡京的用意,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既然蔡京想要凭借功绩立足楚国朝堂,项开也乐得给他这个机会。
而且项开也想知道,蔡京能不能白手起家,杀回楚国京城,如果他当真能够成功,项开也愿意给他一个侍郎的位置。
“不错,既然你有这个心思,那朕自然满足你,东城虽然靠近南朝齐国,但此地当年也是朕的发家之地,也是物产丰饶,那你便去东城任太守吧。”项开笑着说道。
东城确实是当年项开的发家之地之一,此地当初因为靠近南朝齐国,商贾往来密切,项开也借着东城得了不少的钱财。
只不过随着南朝齐国国中大变,韩山童这些白莲教、红巾军异军突起,这些起义军和南朝齐国朝廷打的不可开交,这所谓的商贾利益,项开就不想了,南朝齐国这帮人别将主意打到楚国就算不错了。
不过项开也想起了夏言,当初得到夏言这位文臣后,项开便让他坐镇东城,后来楚国立国后,项开也就在立国大典上见了夏言一面,结束后夏言便返回了东城,继续担任他的太守。
这一晃又是这么长时间过去,夏言一直兢兢业业的在东城,现如今蔡京来了,项开倒是可以将夏言调回京城,最起码也要给他安排一部侍郎的位置,也算是犒劳他这么多年的辛劳。
而现在的东城也算是可以给蔡京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
而蔡京并不了解东城是什么地方,毕竟骆养性虽然简单讲了讲目前楚国的情况,而东城这个地方显然不值得骆养性着重提起。
不过项开既然已经开口,蔡京自然满口答应。
别说是东城了,就算项开给他的是一个贫瘠的小城,以蔡京的性格,也绝对不会展露出犹豫的样子,并且还会向着项开大肆承诺,说自己要在多少时间内便要将这处地方治理好。
虽然蔡京是个大大的奸臣,但不得不说,他的态度让项开很舒服,这可能就是这种人独有的特质。
“既然你也同意了,明日便上任去吧,朕会派人护送你去的。”项开淡淡的说道。
“多谢陛下。”蔡京再次行了一个大礼道。
项开点了点头,随后挥挥手,示意他可以先下去休息了,不过蔡京在离开之前,他还是拿出了自己的得意大作《宫使帖》献给了项开。
不过项开明显对书画之道并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但是对于《宫使帖》在书法作品里的地位,项开还是很肯定的,更何况这是蔡京所献,项开便也就收下了。
等到蔡京被潘崇彻带出去后,项开这才吩咐系统,想要查看一下蔡京的能力值。
“当前检测到二流文臣蔡京,武力30,统率20,智力81,政治85,性格:自私。”
蔡京的能力还算是不错了,好歹能够四上四下宰相之位,光这种成就就不是一般可以做到的了。
不过考虑到蔡京此人自私的性格,项开还是有些担心他在东城的所作所为,毕竟东城距离南朝齐国还是蛮近的,现在南朝齐国也有动乱,要是蔡京干出些什么事情,那项开可就要哭了。
所以在思考一下后,项开决定让六扇门的人监视蔡京的一举一动,而且因为蔡京跟骆养性乃是同窗好友,所以项开决定将这件事情直接绕过骆养性,让东城的密探去办。
而蔡京在离开皇宫后,想到自己马上要上任东城,这也让他兴奋起来,无论怎么样,项开都给他抛来了橄榄枝,让他可以为京官,就这一点也说明了项开对他的重视。
走了一段路后,蔡京便被几个人拦住,而这几人都是骆养性的家仆,特地在这里等候。
蔡京这段时间都住在客栈里,毕竟他初来楚国京城,自然没有落脚之地,也婉拒了骆养性的邀请,不过这次可不一样了,明日就要前往东城,那当然要好好沐浴更衣一番,而且骆养性已经在府上设宴,就等蔡京一个人了。
虽然骆养性不知道蔡京究竟会是何官职,但他心里很清楚,以蔡京的才能自然可以出仕,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