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霍嘉的话在南宫逸的耳旁久久没有散去,这也让他明白了霍嘉真正的用意。
“这件事情暂且不提了,让朕好好考虑考虑再说吧。”
南宫逸沉默了一会儿后,便将此事先行压下,待他认真考虑后,在做回答。
旋即,他又想到了关于新政实施的人选,便开口问道:“霍爱卿,有关实施新政的人选,你可想好了吗?”
对于这件事情,早在南宫逸离开京都时,霍嘉便已经为此在寻找人选。
此刻面对南宫逸的询问,他倒也并没有惊慌,而是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陛下,臣经过几番探寻,找到了几位心向新政的人选,这是人选的名单,还请您过目。”
说罢,霍嘉便从袖口中拿出了一本奏折,将其递给了南宫逸。
南宫逸接过奏折,几个名字映入眼帘。
“杨仪、杨傅、高丰…”
“这杨仪和杨傅可是兄弟?”
看完奏折后,南宫逸好奇问道。
霍嘉摇了摇头:“两人只是朋友,并没有血缘关系。”
“朕看这上面的名字,似乎都不是朝廷上的官员。”
“是的,其中有几人都是翰林院的学士,还有几人不过是区区白衣而已。”霍嘉如实禀告道。
“那么爱卿觉得此次新政人选,该选择哪几个人呢?”
南宫逸听完霍嘉的解释后,微微点头后,由于对名单上的人并不了解,所以便想听听霍嘉的意思。
“禀陛下,名单上的人都是微臣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的人品亦或是能力都是有的,尤其是杨仪、杨傅和高丰三人的才能更加突出,不在微臣之下。”
霍嘉恭声禀告道。
“既然如此,那便令杨仪出任幽州郡守,杨傅出任青州郡守,高丰出任兖州郡守,即刻上任。”
南宫逸见霍嘉对此三人的评价如此之高,也就不再犹豫,当场便升任三人为一州郡守。
“陛下何不将此三人招进宫来看看?”霍嘉没想到南宫逸竟有这般大的魄力,直接将三人升为了郡守!
“不必了。朕虽将他们三人升为了郡守,但实施新政所遇到的困难,远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这一点,朕相信他们应该知晓。”
“你即刻将任命告知三人,若他们敢去上任,也就代表着他们并非凡人,若是不敢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见他们了。”
南宫逸微微摇头,拒绝了霍嘉的提议。
在他看来,只要敢接下这个职务,那就已经证明了他们非常人。
相反,若是不敢接下这个职务,那也就代表着他们与寻常的官员并没有任何区别,那么见与不见,也就不重要了。
“微臣这就去知会他们三人。”
听南宫逸这么说,霍嘉也就不再多言,起身告退。
而就在霍嘉离开不久后,一名黑衣男子出现在了屏风后面。
“陛下。”
“去内库拿一百万两白银,扩大你们的规模。从今日开始,朕要你们严密监视幽州、兖州和青州那些世家大族的一举一动,但凡有任何异动,不用通知朕,就地解决他们!”南宫逸神情冷漠,眼中流露出森然的杀意!
“遵命!”
说罢,黑衣男子消失在了御书房内。
与此同时,离开皇宫的霍嘉便火急火燎地找到了杨仪、杨傅和高丰三人,并将南宫逸的意思告知了他们。
霍嘉本以为他们三人会好好考虑考虑,却未曾想到三人甚至都没有犹豫,便接受了任命,并打算即刻前往各自州郡赴任。
“此次赴任,你们虽为封疆大史,做那千年以来都未曾有人做到过的事情,势必会得罪无数人,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你们不怕?”霍嘉一脸认真的询问道。
他不想这三个年轻人因为一时热血而做出令其后悔终生,甚至还有可能丢掉性命的决定,所以他必须要搞清楚三人内心真实的想法。
“霍大人,我等身为读书人,能为国为民做些事情,纵使是死,亦不惧!”
霍嘉的话让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即仰天大笑,看上去颇为豪气。
“是在下失言了。”
听到此话,霍嘉的心中顿时涌起一抹敬意,随后一脸真诚地对三人表达了歉意。
“霍大人不必如此,我等全耐霍大人方才有一展才学的机会,大恩不言谢,此行若我等能平安归来,到时再来拜会!”
三人对着霍嘉抱了抱拳,旋即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的留恋。
“在下在这京都等你们回来!”
望着三人远去的背影,霍嘉忍不住大喊,而回应他的却是三道越来越长地影子…
*******************************
五天后,大朝会开始,凡京城四品及以上的官员皆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奉天殿里。
人群里,霍嘉身着一身红袍,表情严肃地站在了文官的最前端。
“陛下驾到!”
忽地,一道洪亮的声音传来,百官顿时噤声。
没多久,身穿明黄色龙袍的南宫逸迈着大步,出现在了百官面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南宫逸坐到龙椅上后,百官整齐划一地跪地了地上,朝着坐在龙椅上的南宫逸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随后,百官接连站起身来,静静等待着南宫逸开口说话。
“今日大朝会,朕要宣布一件事,那就是朕决议实施新政,重振我大秦!”
南宫逸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下方的百官,语气平稳地述说着。
而听到新政的百官却是心中一颤,一股危机感不由地涌上了心头。
“陛下,不知您所说之新政,其具体内容为何,能否告知臣等呢?”
一名身着红色袍服地老者向右走了一步,随即恭声询问道。
“这是自然。”
南宫逸微微点头,遂将目光看向了下方的霍嘉。
霍嘉领会其意,随后从袖口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奏折,转过身面向百官,并将有关新政的大致内容,粗略地讲解了一遍。
总体而言,新政的内容大致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便是设立严格地监察机构,负责监察天下官员,凡有偷奸耍滑、贪污腐败等违反朝廷法令的官员,皆可以实施拘押,待证据确凿后,便可上报刑部,进行审判、定罪!
总得来说,这个机构并没有审判和定罪权,只是一个辅助刑部办案的机构。
对于这一条,百官虽心中不情愿,但也并没有反驳。
而第二个方面,则是实施任期制度。
其具体内容便是大秦境内的所有官员根据官职的不同,品级的不同,由监察机构每五年进行一次评分,根据其评分的高低实行升降制度。
评分低者,降级;评分高者,升官。
当然,这评分并不是随意评的,朝廷会制定一系列评分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个标准来进行评分。
这个政策让百官暗暗叫苦,十分不情愿,可一时间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进行反驳,只得继续聆听。
最后一个方面,也是新政最为核心的内容,那便是在幽州、青州和兖州实施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这两项国策!
起初,百官还不太理解这两条国策的含义,可当霍嘉解释了其中含义后,瞬间便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其反对的声势似海啸般,一浪接着一浪,嘈杂的声音听得南宫逸直皱眉头,眼中更是多了几分寒意。
“啪!”
忽地,南宫逸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巨大的声响瞬间盖过了百官的声音,吓得百官顿时噤声。
“诸位皆是我大秦的重臣,岂能似菜市场那般嘈杂?”
南宫逸冷冷出声,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一番百官。
随后,他语气放缓,淡声道:“众爱卿谁有异议,可以一个一个的来,像这样争吵,有何意义?”
“臣等知罪。”
闻言,百官再次跪在了地上,高呼知罪。
“起来吧。”
南宫逸摆了摆手,旋即看向了吏部尚书开济,淡声问道:“开济,刚才霍爱卿所说的新政,你有何异议?”
“陛下,微臣对前两条并无任何异议,但对于最后一条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有异议。”
开济走了出来,面色严肃地说道。
“哦?这两条国策有何不妥之处?”南宫逸听后,眉头微挑,旋即淡声问道。
“陛下,士绅不当差不纳粮乃几千年都不曾变过的古制,便是太祖亦是不敢更改,此乃第一个不妥之处。”
“摊丁入亩此策虽能增加国库收入,却无形之中得罪了天下士族,让士族对朝廷心生怨恨,此乃第二个不妥之处,还请陛下明察!”
开济略微思索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后,便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南宫逸并未着急回答开济的问题,而是将目光看向百官,淡声询问道。
“臣等皆是此意,还请陛下明察!”
闻言,百官齐声呐喊,震耳欲聋!
南宫逸听到百官的声音,面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想过百官会反对,但却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反对。
整个奉天殿内,除了霍嘉以及几个武将外,几乎所有人皆反对这两条国策。
而这两条国策,又恰恰是新政的核心,倘若无法实施,那么霍嘉提出的新政也将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