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傅一人独占众多读书人并将其怼的无话可说一事,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幽州。
他在郡守府外说的那番话,更是被幽州的百姓传播开来,以至于读书人在幽州的名声一落千丈,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光鲜亮丽,让读书人纷纷将自己锁在了自己的屋子里,不再生事。
而没有了读书人的掣肘,杨傅在幽州推行的新政也尤为顺利,一切仿佛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
这日,京都城门外如往日一般人来人往,井然有序。
忽地,远方一名身着盔甲地男子骑着战马,速度飞快,使得沙土飞扬,行人纷纷退避。
“站住!”
守城将士见状,连忙挡在了男子路前,并厉喝道:“皇城脚下,来者下马!”
“我乃幽州将军薛牧,有紧急军务在身,快快闪开!”
薛牧并未止步,反而出声大喝,这让守城将士心中一惊,遂急忙让开了道路,放薛牧进了城。
大秦律法载有明文,凡遇身负紧急公务者,不得阻拦,违者夷三族!
也正因为如此,守城将士在听到紧急军务后,会连忙让开道路,不敢阻拦的原因所在。
薛牧一路狂奔,直到皇宫门前,方才下马。
“劳烦禀告,幽州将军薛牧有紧急事务面见陛下。”
“在此等候。”
皇宫侍卫听到紧急事务,不敢耽搁,连忙令人前去通知。
没过多久,南宫逸贴身太监出现在了皇宫门口。
“陛下有旨,令薛牧即刻觐见。”
老太监说完南宫逸的旨意后,便用那公鸭嗓子继续说道:“跟咱家来吧。”
“谢公公。”
薛牧连忙道谢,随即紧紧跟在老太监身后,一路来到了御书房。
“末将薛牧拜见陛下!”
薛牧见到南宫逸,连忙跪在地上,行跪拜之礼。
“起来吧。”
“来人,赐座。”
南宫逸摆了摆手,老太监拿来凳子放在了薛牧身侧,薛牧道谢后,便坐了下来。
“可是幽州出事了?”
薛牧坐下后,南宫逸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正事来。
薛牧从怀中拿出杨傅所写的密信,恭声道:“禀陛下,幽州郡守杨傅托末将将此密信奏于陛下。”
老太监闻言,连忙上前,接过密信,随后将其放在了南宫逸的手中。
南宫逸接过密信,但见其信封上赫然写着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语,这不禁让他愣一下。
“这杨傅让薛牧亲自将密信送来,看来这信中内容不一般啊。”
怀着这样的想法,南宫逸缓缓打开了密信,并认真地观看起来。
没多久,南宫逸便看完了密信的内容,面色虽看起来很平静,但内心却是波涛汹涌,久久无法平复。
“密信中的内容,你可知晓?”南宫逸放下密信,压下心中震惊的情绪,抬头望向薛牧,尽量用着平静地语气询问道。
“陛下恕罪,杨郡守写密信时,末将就在身旁。”薛牧闻言,当即跪在了地上。
“幽州究竟发生了何事?将你的所见所闻给朕说清楚。”
“是。”
薛牧旋即便将幽州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讲了出来。
南宫逸认真的聆听着,当他听完后,却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从薛牧的讲述中,他并未听出有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
“杨傅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能让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南宫逸的心中起了几分好奇之心。
“去把霍嘉给朕叫来。”
思虑片刻后,南宫逸令人将霍嘉喊来。
“薛牧,你暂且先下去休息吧,有事朕会叫你的。”
“末将告退。”
薛牧也知道接下来的事情不该他这个武将掺和,所以便知趣地告退了。
约摸半刻钟后,霍嘉奉旨来到了御书房。
“微臣…”
“免了。赐座。”
霍嘉刚准备行礼时,南宫逸便直接免除了这一次的跪拜之礼,遂将杨傅所写的奏折递给了霍嘉。
“这是你给朕推荐的那个杨傅所写,看看吧。”
“微臣领旨。”
霍嘉接过奏折,只看了一眼信封上的七个字后,心中便浮现出一抹沉重。
他预感到杨傅所写的内容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否则的话,南宫逸不会特意让他进宫来。
这般想着,霍嘉打开了密信,仅粗略地扫视了一遍,他的表情便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起来。
随后,他连忙跪在地上,向南宫逸认罪道:“微臣有罪。”
“哦?霍爱卿何罪之有啊?”南宫逸挑眉问道。
“杨傅妄议朝政,祸乱天下,乃死罪!但此人是微臣推荐给陛下的,因此微臣犯有举荐不当之罪。”霍嘉恭声回应道。
南宫逸没有回应,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睛微微眯起,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时间慢慢流逝着,霍嘉一直跪在地上,不敢有任何异动,而南宫逸却并未叫他起来。
“霍爱卿怎还跪在地上,快起来吧。”
良久,南宫逸回过神来,见霍嘉还跪在地上,连忙让他起身。
“谢陛下。”霍嘉听到南宫逸的话后,缓慢地站起身来,却没有选择坐下。
“霍爱卿,杨傅所言,你觉得如何?”南宫逸故作随意地开口问道。
“陛下,此乃祸国殃民之言,万不可信。”霍嘉目光平静地回答道。
“是吗?朕倒是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
南宫逸说着,目光再次看向了那封密信。
杨傅在密信中坦言,大秦之患,不在外部,也不在百姓,而首在权贵,在世家大族,在读书人的身上。
这些人自私自利,冠冕堂皇,做事只顾小家而不顾大家,理当废除这些人的特权,收回其应有的地位,划为平民!
另外,朝廷应将关乎国家安危的盐、铁、粮等生意收归朝廷,任何人不得私自囤积,违者夷九族!
最为重要的是,是有朝廷出面,兴办学堂,教导入学弟子忠君爱国的思想,并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这些弟子培育成各行各业的人才。
如此,不出百年,大秦帝国朝会涌现出大量地有才能,且忠君爱国的人才!
如此,大秦必能传至千代万代,永恒不朽!
杨傅的这几条建议对朝廷而言,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可这对那些权贵,对世家大族而言,这就是在刨他们的根,他们是绝不会同意甚至还有可能会直接造反,掀翻大秦的统治!
“陛下,杨傅所言虽好,却并不符合实际,世族与权贵们在大秦扎根颇深,且朝廷大多数人且为这些人的后代,亦或者是领头人,倘若朝廷真按照杨傅所言去做,大秦恐将亡国!”
霍嘉听出了南宫逸想要实施杨傅密信中的策略,当即便开口劝阻。
“朕知道。”
南宫逸颔首点头,笑着道:“以朕的威望还不足以实施杨傅的策略,只是霍还请觉得,朝廷需要什么条件,谁才能实施这些政策?”
霍嘉低着头沉思良久后,回道:“要想完成这个目标,首要的一点,便是陛下必须要达成如始皇帝那般的丰功伟业,那就是天下一统!”
“除此之外,朝廷需上下一心,百姓亦支持朝廷,如此,无论世家大族,亦或是权贵,皆可清除,而杨傅所言,也会成为现实!”
“天下一统本就是朕之所盼,自不必多说。百姓支持朝廷也不难,可想要朝廷上下一心,恐怕不可能。”
南宫逸闻言,摇头叹息道。
“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势力遍布大秦各地,且与朝廷密不可分,想要将其拔除,这需要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时间,方才有可能做到。”
“陛下如今首要的目标,应当是增强国力,南征倭寇,北伐蛮夷,完成天下一统!”
霍嘉不想因为南宫逸的急躁而倒行逆施,让大秦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再次陷入动乱之中,所以只得好生劝慰道。
“你说的不错,是朕心急了。”
南宫逸吐了口气,遂将这份心思压入心底的最深处。
“陛下,待幽州新政稳固后,应将杨傅驱逐出朝廷,以稳固人心。”
这时,霍嘉突然建议道。
“为何?”闻言,南宫逸不由皱起了眉头。
“陛下,杨傅所想已不适合待在官场了,他应当如那千年之前的孔夫子般,周游大秦各地,游学讲道。如此,他或有几分希望可以成圣!”
霍嘉一脸正色地说道。
“游学讲道吗?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这样一来,那些权贵和世家大族们,恐怕就容不下他了。”
南宫逸虽觉得霍嘉所言有理,可失去了朝廷的庇护,那些世族是不可能让杨傅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陛下,一旦杨傅开始了游学,那么他迟早会成为世族的敌人,且不死不休。”
“但朝廷是不能插手其中的,否则世族便会以为朝廷也是支撑杨傅,想要掘他们的根,继而会变成朝廷与世族成为不死不休的敌人了!”霍嘉急忙解释道。
“朕知道了,爱卿退下吧。”
南宫逸摆了摆手,让霍嘉退下。
霍嘉虽想要继续劝说南宫逸,但看到后者那无心交谈的样子,只得苦笑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