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知道,随着时间推移,小偷之类的肯定会越来越多,但只要能维持秩序,那都算不错了,最怕的是维持不了秩序,那就要可怕了。
到时都不是小偷的事了,而是人们组成一个又一个民间小团体,然后你打我我打你,就为了争抢最后那点物资。
实在没吃的,可能就直接抢小孩吃。
人相食,在古代乱世,是经常发生的事,这次也不会例外。
希望这次的世界,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她也不会让这个世界,发展到这一步。
当然了,小偷小摸,那她肯定是杜绝不了的,毕竟在末日前,这也是杜绝不了的事。
好在琳琅现在修炼的有点内力了,身体也强壮了不少,倒不怕碰到小偷,相反,那小偷最好别碰到她,要不然下场肯定不会太好。
却说国家这会儿已经说了,房贷车贷社保等,没法工作一时没钱交的人,暂时可以不交。
紧跟着,网贷果然也纷纷说,没钱的人可以暂时不还,当然了,愿意还的他们也不会禁止。
琳琅看果然,网贷暂时停了交钱的事,不由高兴,想着这下好了,她不用担心到期了,还不起将近一百万的事了。
不过这两年内,她还是要多攒点钱,等钱多了,就还一部分,也好减轻点还利息的压力,毕竟如果她将这个世界,维持的秩序没崩溃,那钱就肯定要还了。
琳琅所在的楼栋虽因地势高没被淹着,但也有人缺物资,到处找人借的。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他们这栋楼没被淹着,能出得去,但,外面到处都有积水,他们没有家庭冲锋舟,没法去超市购买物资。
而且他们也没多少钱,也请不起有家庭冲锋舟的人代购物资,那些有家庭冲锋舟的人代购物资,不但要跑腿费,物资还贵的吓人,很多东西,都是之前的十倍几十倍的价格,一问,就说外面这些东西的价格都涨了,要觉得不满意,可以让别人帮忙,等等,偏偏有家庭冲锋舟的人家太少,找任何人代购,价格都不会低。
不少人怀疑有家庭冲锋舟的人组了群,搞了价格联盟,大家一起发灾难财,不要互相竞争,要不然不会所有人价格都这么高。
他们就不信了,才过去多久,超市的物资就能涨到这么高的价。
有人可能疑惑,那些大型超市为什么不自己搞全市配送,毕竟超市应该有冲锋舟吧,这样只要卖的比那些家庭冲锋舟的人家便宜一点,就能大赚特赚了。
原因也很简单,超市暂时没法从外地补货,本地的货,那是卖一点少一点,所以超市就没搞全市配送了,反正不搞全市配送,这些东西都能卖掉,何必搞呢,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说实话,要不是上面不允许超市关闭,有一些超市,可能都不开了,毕竟现在形势未明,不少人觉得这会不会真是末世,这样一来,有超市的人,谁愿意将自家的物资卖出去啊,自是要囤着,以后大赚啊。
但因国家不允许他们关闭超市,所以没办法,只能继续卖东西。
因各大超市没自己搞配送,还是那些有冲锋舟的人在搞代购,而因这些人要的价格太高,导致有些人钱太少,买不起,但又缺物资,于是就只能找楼里的人借了。
一般人都不会借的,毕竟只要看一下天气预报,看未来四十天还是雨,就没人敢将东西借出去了,怕将来自己都不够吃。
虽然知道一般人都不会借,但那些缺物资的人,还是一家一家地敲门,看能不能借到。
自然也敲到了琳琅门上。
琳琅早在这些人在群里求物资的时候,就调查了一下这些人的情况。
要是真的既没钱又没物资,绝望到要饿死的程度,且不是坏人,琳琅也不会见死不救,但这会儿的众人,其实还没绝望到要饿死的程度,毕竟每十天,官方还会送一次物资过来,省着吃,还是能扛得住的。
所以这些人过来借物资,其实只是因为不想省着吃,所以想多弄点物资,吃的更饱一点;有些是家里有钱,但不想花钱,想碰碰运气,能不能找别人家要点,说是借,其实都是有借无还想占便宜的,这样的不是面临生死存亡危险的,琳琅自然不会给了。
所以被人敲到了门上,琳琅就当没听到,并不去开门。
结果,那人还挺有毅力的,一直敲一直敲。
也是了,反正不能出去工作,有的是时间,所以他们自然能一直骚扰别人了。
琳琅看这人不识相,一直敲,打扰的孩子都害怕了,也扰的她不清静,当下便拿了一根撬棍打开了门,冷着脸,道:“干什么?”
敲门的是一个老年妇女,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男人,应该是一对母子,估计是想让老太太先说好话,说好话借不到,中年男子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像琳琅这样的女性,这人可能就要上场威胁了。
琳琅猜的没错,当那老太太说要借物资,琳琅说没有,准备关门时,那中年男人并不怕琳琅手上的钢筋撬棍,毕竟看琳琅这样瘦弱的一个女人,能抡得动撬棍吗?所以当下便上前,腆着笑脸道:“大妹子也不要这样无情嘛,都在一栋楼里,大家互相帮助一下,不是应该的吗?你先借我们一点物资,等上面发了,我们再还你们就是了。”
说的好听,但其实根本不可能,因为,正常时候,都是欠钱的是大爷,更甭提这个时候了,借了别人家物资,再想要回来时,那就是千难万难的了,所以没谁傻到将物资借出去的。
当下琳琅便冷冷地道:“你是听不懂人话吗?我没有物资,再吵吵,别怪我不客气!”
那中年男子并不离开,相反还嬉皮笑脸地道:“哦?大妹子要对我怎么不客气呢?”
还准备上前,往琳琅家里挤,嘴里咕哝着说要看看琳琅家是不是真没物资,还是有物资不愿意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