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内鸦雀无声,两人都径直的盯着李东沐。
“难道,李书记碍于情面,决定再作调整?”
“不对啊,这不像他的作风啊。”
丁鹤伦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疑惑的眼神只待李东沐的后话。
停顿的几秒钟,李东沐也在悄悄观察着王刚的表情变化。
“航空新材料项目确实是我市头等大事,不容有失。鉴于博安县的现实情况,以及其他项目的经验,还是要成立大项目办公室,专门服务这个项目。”
“至于博安县,只需要做好资源要素的保障和日常服务,做好与大项目办的配合对接即可。”
“这个办法是不是就完美的化解了你的顾虑,也便于市委市政府日常调度项目进展?”
听后,丁鹤伦第一时间跟进响应。
“李书记这个办法好,林城市在推进大项目的时候,采取的也是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只是,大项目办的负责人需要选优配强,尤其是要善于上下协调、左右沟通。”
两人的对话,让王刚紧皱眉头
“李书记,项目确实便于推动了,可是博安县d政干部的选配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看似有用,实则是在规避问题啊。”
王刚依旧紧盯着这个问题,可是他却忘了,选人用人问题和他有什么关系?这是市长的主责主业么?
李东沐冷笑一声:“王市长,我们有组织部门负责这个事情,就不用再操心了。”
李东沐的话意很明确,这件事不该你管,而且想管也管不了的。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考虑一下大项目办主任的人选问题。”
“既要懂业务,又要能沟通。我觉得可以从两办选人才。政府办秘书长宋文北好像在发改委工作过吧,他怎么样?”
王刚看向李东沐投来的眼神,迅速便拒绝了。
“文北不适合,虽然以前从事过相关工作,但是这几年主要负责的是办公室工作,还是再选他人吧。”
王刚当然看不上大项目办这种临时机构,要知道宋文北是政府的大管家,而且又是准副厅有力人选,当然不会看上这种岗位了。
更何况,他对宋文北有其他安排。
“王市长对文北同志肯定了解,既然不适合,那就再换一个。”
“府办不行,那就换委办。要不就让周瑞安同志去吧。”
“瑞安同志虽然也长期在办公室系统工作,但是曾经在商务部门工作过,也在县区有过任职经历,属于合适的人选。”
听到李东沐推荐自己身边的“大管家”,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书记,瑞安秘书长主要服务您,若是将他调走了,对您的工作会不会有影响?”
“可不能因为一个项目,而影响了全市大局啊!”
王刚特意以这种借口否定推荐人选,对他来说,自己的人不能去,那书记身边人也不能去,去了就是有私心有预谋。
“王市长,我倒是觉得瑞安同志挺适合的。不仅有相关的工作背景,而且还有一定的zz地位,更重要的是,便于李书记随时掌握项目动态,利于市委协调处置问题。”
“看看,还是丁书记有组织眼光啊,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心思。”
“当然,我的首选是宋文北同志,既然王市长不愿意放,那就不夺君子所爱了。”
“如果都没有意见,那就提请常委会研究通过了,省委明天就要召开常委会,不停的催促我们上报推荐名单。”
丁鹤伦瞥了王刚一眼:“是啊,每天三催。这下好了,赵市长兼任,都不需要再进行考察了,大家都省心。”
“我同意。”
丁鹤伦一人表态,却代表了2人。
王刚弄不清楚李东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也不再执意反对,反正目前是没有利益受损。
随着王刚开口“同意”,书记专题会的议题圆满结束。
王刚离开后,丁鹤伦小声的和李东沐交流了起来。
“领导,刚才吓了我一跳,还以为你临时有变化呢?”
李东沐笑了笑:“想要让他放松戒备,当然要把他身边人作为推荐对象,一旦拒绝了,这件事就好办了。”
丁鹤伦也附和的笑了笑:“是啊,还是领导水平高啊,不管任何选择,主动权都在市委手中。”
“继续学吧。”
在李东沐的授意下,丁鹤伦依旧在常委会的间隙将推荐的情况向宋文北透露了出去。这一招,就属于典型的埋线诛心。若是大项目办的使命结束后,周瑞安得到了提拔重用,那宋文北的心里总归对王刚是有芥蒂的。
随着常委会的推荐顺利通过,赵晓娟当天便前往博安县开展工作。
常委会结束后,李东沐将周瑞安叫到了办公室。
“瑞安同志,是不是觉得这个安排不太理想,没有达到目的?”李东沐问道。
周瑞安心中是这样想的,但是却不能这样说。
“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李东沐能看出周瑞安心中的不满和无奈,作为常务副秘书长,无论如何安置,都不会安置到一个临时机构负责一个大项目。
要知道,这种机构就是典型的出力单位,干苦力活的。
“瑞安同志,你在市委办工作时间也不短了,想要到更好的岗位,还是需要有一个历练关的,这样才能让众人服气,让有心人闭嘴。”
“你对博安县的情况应该很清楚,晓娟市长只是代市委去主持工作,时间不会长,而现任县长想要接书记,可以说是毫无机会。”
“只要能将航空新材料项目送上正轨,后续的各项工作都顺理成章了。”
此刻,周瑞安才终于明白了李东沐的良苦用心。原来这下的可是一盘有云雾缭绕的大棋。
“书记,都怪我太愚钝,没有理解您的意图。您放心,我一定心无旁骛的抓工作,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和重托。”
李东沐笑了笑:“客套话就不多说了,项目签约在即,大项目办组建工作刻不容缓,人员随你挑选,两天内务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