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一天程希专门到县里的书店买了当地的藏语书籍回来打算开始自学。
这边的教学政策为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小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要学习藏语的,大多人只会说,学校主要是教会大家怎么书写,所以这样的书籍售卖的还不少,甚至连配套的光盘都有。
这也就大大方便了程希的自学,在外界的藏语学习也有个出处了。
看到她拿着一大摞书回来,还是自己看不懂的文字,有点像街道上的藏语字,苏美乐便好奇地问道:“程希,你这是打算自学藏语呢?”
“嗯,想着以后给老乡们看病要方便一些,先学学看,你要不要一起?”程希提议。
“不用了,我这个年纪了光是学好咱们的本职工作就够头疼的了,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赵医生说过会给咱们配翻译,其实也不用学的,咱们就在这待半年就走了啊。”苏美乐并不能理解程希的操作。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想法,苏美乐这么想也并不奇怪,但程希自从有了系统以来,学什么都不太费劲儿,本着多门手艺多门出路的心态,很乐衷于学习新知识的。
这次就来半年还这么兴致勃勃地学人家的语言,是有些奇怪,程希便解释道:“我这人学习东西比较快,特别是外语这方面的,目前已经掌握英、法、德、缅、泰……好几门语言了,再加一门少数民族语言也没什么的。”
这个发言很是凡尔赛了,性格很开朗的苏美乐并没有被噎着,还兴致勃勃地问道:“你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学这些啊?怎么想起学这些呢?”
“也没有花很多时间,有时候对哪个国家的人文历史感兴趣,想读原着的书籍去深入了解,学着学着也就掌握了。”
“这也太厉害了吧,你有这天赋当初怎么不去学外语,女生当个外交官可是很帅的。”
“我家里都是学医的,我从小就接触这些,所以还是对学医比较感兴趣。”
“这样啊。”看到程希开始翻藏语书,是要学习的样子,苏美乐就没有打扰了。
昨天晚上程希就在空间中学会一些了,今天拿着实体书对着视频学习很是得心应手,在苏美乐看来就是程希一下就掌握了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以及什么后加字、再后加字等复杂的规则。
在她看来那些字母长得很复杂,一转眼就会记混淆了,但程希却一下子就能看出谁是谁,不得不相信真的有像程希这么有语言天赋的人。
刚开始有些好奇跟着程希看起了视频,后面完全就听不懂了,但宿舍里有这么一个人在认真学习,出身医学专业一直是被卷着上来的苏美乐也不闲着了,拿出自己的医学书籍也看了起来。
直到下午饭时间,赵寒医生在楼下喊她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两人才从知识的海洋里回过神来。
苏美乐不是那种喜欢多嘴多舌的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跟同行的赵医生说程希学藏语的事情。
别人不说,程希本人就更不会说了,她一贯低调,要是不学出来基本都是不会让人知道的,这不是苏美乐跟她一间宿舍避不开才让她知道的。
吃饭的时候,赵医生就这明天工作的事情聊了起来,“苏医生、程医生,明天你们上班的安排已经下来了,就是去各自熟悉的科室。
但是这边科室划分不是那么明显,医生比较少,可能还要涉及其他科室的工作内容,能做就做,不能做可以直接拒绝,这个一定要提前跟你的直系领导说清楚,省得造成医疗事故。”
当初学西医,在系统中本来就是按照西医的全科医生来培养自己的,后来是程希对外科比较感兴趣,便选择了外科。
现在有机会大展拳脚,她很是兴奋呢,立马答应了下来,“好的,赵医生。”
“知道了,赵医生。”苏美乐回答道。
因为赵医生是有家室的,程希她们两人对他就比较客气一些,没有走很近保留一定的距离,一直客气地称呼人家为赵医生。
三个人又就着工作的事聊了一些,其实他们在京市的医院并不熟,一吃完饭,就各自回宿舍了。
第二天正式开始上班,三个人在医院大厅找到各自地对接医生便各忙各的去了。
程希这边对接的医生是个20多岁非常壮硕的藏族医生,他一边带着程希往科室走一边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程老师,我是今年刚毕业的本科生,之前在川省上的大学,以后半年我就跟着您了,您有任何事都可以喊我,我是本地人,还可以翻译。
科室主任在门诊有些忙,我先带你去我们科室的办公室,昨天主任给您提前准备了我们这边的资料,您先可以看一看。”
程希在自家医院那边早就开始带学生,确实当得起他的老师,想着在这边工作不仅仅是要给病人治病的,也是过来做医学交流的,培养年轻医生更是重中之中的工作,毕竟他们是要走的,而这些医生要在里长长久久地为病人医治。
自然也就应下了这个叫扎西的藏族医生自己的称呼,回答道:“好的,基本的我都了解了,之后我有学藏语的打算,自己以前也学过一些,以后也要麻烦你教教我。”
“没问题的,老师。”
到了办公室确实没什么人,程希就到给自己准备的工位上了解当地医院的信息了,一做就是一上午,到了午饭时间科室主任才姗姗来迟。
应该是跑着过来的,特别歉意地跟程希说道:“不好意思啊,程医生,我们这边病患多,医生有比较少……”
“没事的,都能理解。”程希早在科室的公告栏上看到这位科室主任的信息了,是一位藏区的汉族医生叫车刚,也知道了医院缺医生的情况,想立马上岗便问道:“车医生,这边什么时候能上岗啊?”
“下午你跟着我走一遍咱们医院这边的门诊流程,我下午还有10个病人,接着是3场手术,你都跟着我走一遍,这个周先熟悉工作环境,下周开始上岗。”
“嗯,好吧。”自从能独立行医以后,程希就不太喜欢跟着别的医生了,这种时候你最好做到多听多看,少发言,因为并不是所有医生都会喜欢在他擅长的领域被别人指手画脚的。
程希就很不喜欢这种工作模式,围观别人治病对于她来说就像是带着脚镣在行走。但是也能理解人家的顾虑,即便你是来自京市大医院的医生,人家也要看到你的真本事了才敢让你行医。
而且医生是需要帮手的,一台手术是需要很多人配合的,这几天熟悉熟悉工作流程和未来合作的伙伴也是很有必要的,程希想着就先自己克服一下吧。
就这样跟着车医生跟了一周,程希才开始正式行医。这些天还是有些收获的,她的藏语进步了不少,都能够跟当地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了。
第一天门诊接的患者是个50岁的男性藏民,一眼就看出程希是个汉族医生,赶紧对坐在程希旁边帮忙登记的一看就是藏族同胞的扎西说道:“医生,我不会说汉语,麻烦你帮我翻译一下。”
扎西还跟他开玩笑道:“叔,你咋知道做主的不是我?”
“你是县城门口开超市那家的儿子吧,我还认识你爸爸呢。这次来医院是听说京市来了大医生才过来的,咱们县医院的医生我都见过,这位女医生肯定就是新来的。”
“好吧,我知道了。”
扎西跟程希翻译了一下他们的对话,等扎西把病患的基本信息登记好,程希笑了笑便开始问诊了。
中年男子把裤腿抬高,把整个右腿给程希展示了出来,“医生,我腿上这东西从10年前就开始长了,刚开始只是一点点,现在一个腿上都是。
之前也不疼,但今年开始就有些痛了,我在手机上查了一下我这个叫静脉曲张,要不要手术啊?”
“先检查看看。”程希上手碰了碰,问道:“这样会胀痛吗?”
“痛的,有时候就是不碰都会疼,但有时候又不会。”
“好的,先去做个彩超看看,具体的我们看了化验单再聊。”
——
程希边看化验单边说道:“你这个程度的静脉曲张是很严重的了,内部有胀痛说明血管里面已经开始发炎了,后面可能还会出现溃烂的情况。
而且你的静脉曲张的范围很广,从小腿到大腿都是,血管非常的粗大,里面的血液是流不动的,随时有曲张的血管立面形成血栓的风险,所以我这边是建议你尽快进行手术。”
大叔吓了一跳,这还得动手术啊,在他的认知里一牵扯到动手术都是大病了,心里有些发麻,试探地问道:“医生,你不是说它发炎嘛,你给我开点消炎药就好了嘛,这做手术是一定要做吗?”
“你这个情况已经是属于严重的情况了,我这边建议是早作早好,你说的吃药属于药物治疗,一般是早期的治疗方法,你这属于中后期了,这种治疗已经不符合你的症状了。您不用紧张,这只是个微创手术。”
程希说完,扎西就跟他具体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微创手术,病患放心了不少,立马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办理了入院手续。
今天程希才来,挂她门诊的人不多,有些人还是误打误撞进来的,本地人还是比较信赖本地的医生,像这位大叔这样的专门找着大城市来的医生治病的并不多。
其他的都是一些小症状,吃药就能治好。
第二天早上门诊一结束,程希就给静脉曲张的患者做了手术,因为跟这边的医护人员还不太熟悉,所有手术过程都是她上手的。
从扎西的角度来看,就像看到了一场完美的演出,程医生的动作非常快,出血量相当少,之前他也在视频资料里看到过这种程度的静脉曲张手术,根本做不到程医生这样的。
内心大为震感,心想这不愧是大医院来的医生啊,趁程医生来的这半年一定能得跟人家好好学学。
虽然是个微创手术,对于程希一点难度都没有,但是她利落的手术功底,让所有人窥见到了她的实力,从这次以后程希明显的发现,当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她的态度亲和了不少。
想必是知道了她是个有真功夫的医生,而不是下来丰富履历的。
工作就这么稳步开展了起来,到了三个月以后程希已经成为多安县广大人民群众中非常厉害的会说藏语的汉族医生了。
大伙都知道程医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藏语,不仅能说还会写,这让他们认识到了这位医术了得的汉族医生对他们藏区人民的诚意,要不然医生怎么会有那个精力来学他们的语言呢。
就这样,程希的挂号病患越来越多,有些比较偏远的地方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过来找她求医问药,就今天程希还听说一个大哥是骑了两天的马才过来的。
而每天她的门诊人数早已经超过了在京市一天的人数,因为在京市程希只是外科医生,到了这边人家知道她医术好,可不管她是哪一个科的医生,治病都来找她,刚好程希什么都能医,病患也就越来越多了。
现在能用藏语问诊,门诊的效率也增加了很多。扎西只负责记录,程希负责跟病患沟通问诊。
一个病患出去以后,扎西非常苦恼地对程希说道:“老师,可以慢一点吗?我这边跟不上了。”
“我今天可以慢一些尽量让你跟上,但是你私下得去练,必须尽快跟上我的速度,还有很多患者等着我们呢。”对学生程希可是很严格的,记录是最基本的工作了,要是这都做不好,将来怎么上手术室,这些只能自己克服。
看着程老师虽然并没有责备自己,可是冷冷的语气就是让扎西感受到了害怕,诺诺地低头保证道:“老师,我会努力的。”
“好了,喊下一个吧。”程希对旁边叫号的小护士说道。
“好的,程医生。”
门诊室又恢复了快节奏的问诊,但是考虑到扎西,程希还是慢下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