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随着第一拨番薯的问世,大家越来越喜欢这种高产农作物,这种好吃水分又充足的食物,是于巡抚和皇长女带来的。
随着各个地段的红薯快速成长,一首民谣也孕育而生。
在那么一天,朱文茔起身去看红薯生长的模样,同时想探寻一下,洪水排泄的情况,就听到附近的孩子喊起一首民谣。
民谣由十几个小孩传唱
——于巡抚手挥锄头前面刨,皇长女后面用眼睛瞅。一个前面筑土堆、一个后面来插秧。种出的番薯大又香,好似那刚酿出的蜜一样。巡抚皇女不怕累,抱出番薯让百姓共同尝一尝。
还一个简单的民谣。
番薯大如碗,一个吃一天,半个吃一顿。一人种一亩,全家吃一年。恩归于巡抚,情归皇家女。
没几天整个云台山区都在哼哼的唱着各种民谣,朱文茔听着有种莫名的开心,只是一转眼来这里都将近半年。
朱文坲看着朱文茔笑着说:“如今我们姐弟三人一起努力,可是百姓最后只看到皇姐的努力,好不公平。”
朱文茔无奈的笑着,谁知道自己怎么成了旋风眼,按理说朱文坪那么辛苦的从淮安府、苏州府调遣粮食过来,如今都往返三趟。又操心、又操力的,却没有得到一个赞。
如今沿怀庆府为中心,整个河南行省西部,都得到了粮食援助,少的有半石米,多的有两石米,再加上土地被开垦起来后。
都在收完番薯后,陆陆续续种上麦子,人民吃饱饭后,米粮的价格下降了,第一次见到番薯这种廉价的美味,许多达官贵人也开始吃起来了番薯。
几经波折以后三十两银子一石的米价,如今变成了二两银子一石米。
秋天是个落叶缤纷的季节,云台山上三仙宫前,朱文茔和于谦带着几个随从一边走着,一边聊天。
云台山上烟雾飘渺,就算在这晴朗的天气里,也是有薄雾飘渺的。
看过张良修道的子房湖,看到一年四季不冷不热的恒温谷,一切都是很奇妙,一千三百米的山峰,两个人走的很慢,一路上有凋落飘零的秋叶,一路上有从上而下的瀑布。
看惯了南方低矮的丘陵,这个一千多米的大山就像一个巨人一样横卧在身前,一直爬到七百米的时候,朱文茔还没有想休息一下。朱文坲和朱文坪都从山脚下赶上来了……
“怎么回事,不是皇爹爹咱们回去吗?难道又发生了别的事情!”朱文茔问道。
朱文坲感叹:“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郑和船队回来了,回来的时候带来了好多金沙,带来好多奇珍异宝。”
朱文茔很有趣的听着,等待朱文坲的下文……
可是朱文坲忽然不说话了,两眼红红的看着朱文茔。
朱文茔郁闷了、“皇妹这是什么眼神看我。”
朱文坲摊着双手感叹:“郑和这次回来,再次下西洋后,我就要跟着一块远航,说不定就不回来了。”
“我以为你只是说说,没想到你还真的决定不回来了……”朱文茔一脸失落……
“我说过的,我会在西洋的另一端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说会建立,就会建立的……”
朱文茔低头不在看朱文坲,没想到几个月后,就是姐妹二人的永别……
朱文坪也不知该说什么……虽然他和朱文茔、朱文坲是同父异母,可现实中,大家并没有区分彼此。
本身对朱文茔无故搞出的外出就藩,朱文坪是一肚子的生气。如今这个二姐要走,还真是失落。
于谦打破了几个人的尴尬,说起来云台山的种种奇迹的事情,从女娲到汉献帝刘协,这些都是自己这段时间查古籍得到的消息。
本以为可以朱文茔一起在云台山上好好呆几天,没想到朱文坲、朱文坪也跟来了……
作为落落大方的自己,自然要勤恳的邀请两个人,一起上山观看风景,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占地面积还是超级大的,从空中俯视,十几个人就像一只只蚂蚁一样。
旅途中,于谦不断的为朱文茔姊妹俩介绍沿途的风光,薄薄的浓雾让让云台山看起来更飘渺,这显得周围景色更加美。
朱文坲不断的逗于谦说:“如今于谦今已经都是二十八岁的男子了,又是大明的第一任巡抚,为何还没有娶媳妇呢!是不是看上谁家姑娘不敢说。
如果不好意思说,可以递小纸条的?要不求求朱文坲,朱文坲可以帮忙转达!”
于谦做什么事都好,却对朱文坲挑侃感情这事不好意思,红着脸眼巴巴的看着朱文茔,什么话却说不出来?
一路上无论是夜宿荒凉的山洞内,还是在空旷的山谷内野炊,于谦明明想说一点东西,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每次和朱文茔四目相交,于谦都是赶紧的收回目光。
着种结果换来的是朱文坲得鄙视,朱文茔的失落。于谦心中也是无可奈何,他打破不了自己心里的枷锁。
三天时间一点就过,再下山的时候,朱烟、朱雨已经整点好行装,就差几个皇子的人了。
说郑和已经从另一个地段过来,莫然是喊朱文茔他们回去长见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