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序日历表·其三】
伊雷娜知道自己并不具备求知者的天分,是在她五岁的时候。
她抬起头看向天空,看向那充斥着群星的天空,那是难得的一个雾气淡薄的夜晚,只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天文望远镜,就能够看见一部分的天空,虽然依旧会被雾气阻拦,但从这些雾气之中找到些许斑驳的光亮,还是勉强能够做到的。
“看,那几颗星星,如果将那几颗星星连接起来,就能够得到一个如同羽翼一般的图案,这就是羽翼星群,这也是每一位观星人最先了解的星群。”父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然后顺着东南方向看过去,有两颗特别明亮的星星,那就是……”
“……等一下,爸爸。”伊蕾娜说。
五岁的女孩眯起眼,她试图从那天空之中找到父亲所说的那些星星,在她的眼中,她能够看见那些斑驳的星星,可是她无法从中找到那些能够被勾勒出来的部分,对于她来说,这些星星都是同一个模样,它们都是一种朦胧的光点,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父亲说有,那就肯定有。
她依旧在寻找着,寻找那些星星,连不起来,这些星星都连不起来,她能够感受到父亲的那一份热诚,很显然,父亲正期待着她的回答,回答她所看到的那些东西。
她做不到。
伊蕾娜·约里奥·居里,女,她出生在一个求知者的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拉芙兰有名的学者,因此,当伊蕾娜出生的时候,人们对于她的期盼就是下一个伟大的学者,他们希望伊蕾娜能够延续她父母的荣光,在某一个求知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然而,伊蕾娜并没有得到智慧的眷顾。
一位没有得到智慧眷顾的人,这并不特殊,在整个拉芙兰,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问题就在于伊蕾娜的父母,她的父母都是知名的学者,是许多求知者渴望成为的目标,他们在天使的恩泽之下不断研究那些知识,挖掘出新的元素,创造出新的构造物,这些在伊蕾娜出生之前的荣誉,在伊蕾娜出生之后,成为了她的枷锁。
真正的枷锁。
作为求知者,伊蕾娜父母的信仰都是‘星辰,求知与渺小’,然而,伊蕾娜无法信仰祂,她无法信仰那一位代表着知识与智慧的天使,她无法得到祂的注视,即便父母想过许多方法,也无法让那位天使的恩泽停留在伊蕾娜身上哪怕一瞬间的时间,从五岁的那一次观星开始,伊蕾娜的平庸就无法被掩盖。
她无法欣赏那些公式,无法在符号和数字之中找到美感,她无法了解星空,无法在那些斑驳的星星之中找到联系,她无法构筑新的构造物,这些精巧的机械和齿轮让她目不暇接,在整一个卡昂佛尔,在这一个求知者的城市之中,伊蕾娜无法找到任何一个自己能够学习并不深入了解的东西。
这种平庸一直伴随着她。
于是,人们对于她的认知也就从‘那两位伟大学者的孩子’变成了‘那个没有天分的孩子’,如果在某一个时刻忽然谈论起她的父母,那么人们一定会惋惜地来上一句‘可惜他们的孩子是……’之类的话语,可惜什么呢?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一种可惜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了?
归根结底,因为她的父母是他们所敬仰的人,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她也应该成为她父母那样的人,出色的学者,伟大的求知者,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每一个求知的道路上,而伊蕾娜并没有成为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的人……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学者的孩子成为学者,这应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理所当然。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就不讨论什么公式和真理了,这种所谓的智慧并不会在血脉之中遗传,人们都知道这一点,人们都不愿意搬出这一点。
“一旦涉及到了感性的部分,人总会抛弃一定量的理性,亲情、血脉、友谊,这些涉及到情感的变量就是改变理性思维的因素。”
最后,在过往的人生之中,伊蕾娜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作为求知者,理性是最为重要的,但是作为人,感性是必不可少的,她在那些求知者的眼中看见了同一种情绪,那是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渴望,那些人都奢求这种名为真理的存在,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天使的口谕,聆听到那名为真理的声音。
星辰,求知与渺小。
伊蕾娜·约里奥·居里,她所信仰的天使并不是‘星辰,求知与渺小’,正如之前所说的,她并不具备求知者的天分,不过,在另一个道路上,她有着远超常人的色彩。
——拉芙兰,卡昂佛尔,E区。
“很好……很好。”
伊蕾娜再一次欢呼一声,她抓着那一个日历本,看着日历上所书写的日期,第二日,现在还是第二日,她将这一个日历本拥入怀中,闭上眼睛,她用手触摸自己脸上的那一道疤痕,
“番尼啊,番尼啊,不能造出世界,不能反抗神明,美梦成真,压迫改写,自我崇尚,自由追寻。”
伊蕾娜的表情依旧是那么扭曲,她在这一个小小的房间之中手舞足蹈,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如此随意,又像是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排演出来的动作,她看着窗外的景色,看着那些黑夜之中的雾……啊,是啊,就是这样子的雾。
求知者,求知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一点点探寻那些真理,而伊蕾娜做不到,她无法从‘人’的角度来思考那些问题,那么,换一个角度不就好了?既然无法自己研究那些知识,那就将已有的、但‘人’还没有得到的知识挖掘出来不就好了?
她还是希望成为一个求知者。
即便她并不具备这个天分。
“很好……很好,这个时间点的雾是最多的,”伊蕾娜说,她的身上是一件略显厚重的衣服,她在看那些雾,因为天空变成黑色的缘故,此时的雾气更加沉重了,伊蕾娜所需要的就是这样子的雾气,这样子的雾气足够掩盖很多东西,足够隐没很多东西。
『祂的名字和力量等同,祂有着独特的赐予力,虽然祂不能造出世界,不能反抗神,但是祂能给予人们反抗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自我的改变力,不过无论怎么改变,都会被神惩罚,因为神不允许那种改变力存在』
她并不是一个孤独的人。
在这座城市之中,和她一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无法在求知的道路上迈步的人,依旧对真理抱有畅享的人,即便那些通往真理的公式是如此晦涩难懂,是如此令人头晕目眩,他们也都会在另一条阶梯上迈步,以另外一种方式得到他们所奢求的东西。
而现在,每一个人都在这座城市之中做着他们需要做的事情。
“……该走了。”
从那炽热的敬仰之中回到现实,伊蕾娜赶忙打量了一下四周,这一个房子只有她一个人居住,父母早就已经和她分居——这是伊蕾娜自己提出来的,她知道,对于父母而言,一个不具备天分的自己已经逐渐成为了他们无法承受的负担,所以伊蕾娜选择了离开,当然,她依旧在这个名为卡昂佛尔的城市,只有在这座城市之中,她才能够寻找到那些和她相似但是又有所不同的人。
“我们素未谋面。”她说。
“我们并不知道彼此的名字、身份、居所和一切。”
番尼,这个名字就是伊蕾娜的信仰,名为番尼的天使,代表‘叛逆’和‘反抗’的天使,同时,也是‘改变’和‘自我’的天使,在拉芙兰,这一个天使并不被人赞扬,祂的信徒都以自我为最优先的一切,精致而渺小的利己主义。
“我们坚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善终。”
“我们知晓我们从未成为友人、同伴亦或者是任何关系亲近的人,我们将会在任何一个时刻抛弃彼此,只为了让自己得到所奢求之物。”
至此。
伊蕾娜用手在自己的额头上轻点一下,再一次沿着自己脸上的疤痕滑动,那疤痕并不是平面的,而是一种立体的,那是伤痕在愈合之后留下的,她带着这一份疤痕,在每一次触及到这份疤痕的时候,她都会感受到属于她的信仰给予她的回答。
她把手按在日历表上,现在,她处于第二日,在这一本日历之中,她在第二日的位置,她把手按在门上,现在……那些人应该看不见自己,他们依旧在高塔之上,在这些雾气的掩盖下,他们看不见自己。
伊蕾娜推开门,用一种轻柔的动作将这一扇门关上,然后,她步入到了雾气之中,那些白色的雾微微晃荡了一下,又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将她的身体隐没。
就好像从未有人到来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