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闻言,略作思索,便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高力士。
高力士见皇帝看向自己,心中不禁一紧,但他深知自己身为皇帝的近侍,此时绝不能有丝毫退缩。
于是,他硬着头皮上前一步,从高僧手中接过丹药,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都紧张地注视着高力士的反应。
过了好一会儿,高力士突然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全身,原本有些疲惫的身体瞬间变得充满了力量,精神也为之一振。
他不禁喜出望外,连忙向李隆基禀报:
“陛下,这丹药果然神奇无比!奴才现在只觉得浑身都舒服极了,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就好像一拳能打死一头牛似的!”
听到高力士如此说,李隆基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但他仍不放心,追问道:
“那你所说的延年益寿之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高僧一脸庄重地说道:“陛下若想达成此愿,需斋戒七七四十九日,且每日须于子时在静室中,按照贫僧所传授之法修炼。此外,还需配合贫僧精心炼制的丹药,方可奏效。”
李隆基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犹豫。
毕竟,要斋戒如此之久,且每日都得在特定时间进行修炼,这对他来说并非易事。
然而,长生不老的诱惑实在太大,让他难以割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隆基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答应下来。
尽管过程可能会有些艰难,但为了能够延年益寿,甚至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他愿意付出这些努力。
下定决心后,李隆基立刻前往杨玉环的寝宫。
他面带喜色地对杨玉环说道:
“玉环啊,朕今日偶然遇到一位得道高僧,他竟然有办法助朕延年益寿,甚至有可能让朕长生不老呢!”
李隆基的语气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长生不老的美好未来。
杨玉环专注地聆听着李隆基的讲述,待他说完后,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问道:“陛下,世上真有如此神奇的方法吗?”
李隆基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朕观此高僧,确有几分真才实学,想必他所言不假,不妨一试,玉环,你尚年轻貌美,而朕却已日渐衰老,朕只想与你长相厮守,共度更多美好时光。”
杨玉环听闻此言,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她的眼眸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动和眷恋。
她轻轻地伸出手,温柔地握住了李隆基的手,仿佛这一握便能将两人的心紧紧相连。
“三郎,你对玉环的深情厚意,玉环又何尝不知呢?”
杨玉环柔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只是三郎身为天子,肩负着天下苍生的福祉,理应万岁长寿,而玉环不过是一介平凡女子,恐怕难以与三郎一同长久。”
李隆基感受到了杨玉环的忧虑,他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给予她安慰和力量。
他郑重地说道:“玉环,你莫要担忧,朕定会想尽办法,寻得长生不老之法,与你相伴一生,只是这修炼之法需要朕斋戒七七四十九日,每日子时修炼,期间无法与你日夜相守。”
杨玉环心中冷笑,面上却有些许不舍,但她面上却表现得十分温柔顺从。
她微微颔首,表示理解和支持,“三郎为了与玉环长相厮守,竟如此费心费力,玉环自然是全力支持的,只是三郎在斋戒修炼期间,一定要保重身体,不可过度操劳。”
时光荏苒,转眼间李隆基便开始了他的斋戒修炼。
就在斋戒的第一日,那位高僧如约而至,送来了一粒丹药。
这粒丹药通体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自那以后,每隔三日,高僧都会准时送来一颗同样的丹药。
李隆基对这些丹药视若珍宝,每日按时服用,期望着能够早日修炼成功,与杨玉环共度永生。
不过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这所谓的丹药,或许能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仿佛年轻了一些,但实际上,它却是在加速消耗李隆基的寿命。
————————————————
此时此刻,行宫之中看似风平浪静,然而,在朝堂之上以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安禄山那里,却早已是暗流涌动,波涛汹涌。
四月初,安禄山突然向京城递上了一道折子,声称自己斩杀了契丹军队数千人,取得了一场辉煌的大胜,大败契丹。
当这个消息传到正在行宫的李隆基耳中时,他自然是欣喜若狂。
一直以来,契丹都是边疆的心头大患,给大唐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威胁。
如今安禄山能够重创契丹,无疑是立下了一件大功。
于是,李隆基毫不犹豫地当即下旨,对安禄山大肆奖赏。
不仅赐予他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更是让他兼任了范阳节度使这一重要职位。
如此一来,安禄山不仅掌握了平卢地区的军权,现在连范阳也落入了他的手中。
这无疑使得他的权力和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人物。
然而,就在这看似皆大欢喜的时刻,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
盛王府门口,一个衣衫褴褛分辨不清男女的乞丐倒了下来。
正当盛王府的门房准备将一个人拖走时,恰好盛王坐着马车回到了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