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家换了鱼水,下午约了一个四年不见的前同事。
那个时候,他还没成家,如今孩子都两岁了。
为了照顾家庭,他做起了保险。
他过来,我们一起聊了一会。
一个人与成家后是不一样的。
只有自己背负责任后,才知道生活不止是生活,而是苟且偷安地活着。
没想到,这一拳,我进入了婚姻已经十个年头了。
十年,三千多个日夜。我什么都经历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我突然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静了,没有以前的大呼小叫,也没有那么急于表达自己的欲望。
我们聊了一些,又好像什么都没聊。
四年,我们见面依旧很自然。分别也自然。
才发现,很多事,在以前看不见的东西,瞬间明朗了。
我们有时执着的是看得见的光鲜。
眼看接十三的时间还有四十分钟左右在楼下超市走了一圈。
然后回家休息了一会,再下楼接十三。
接到十三的时候我心里一惊。
那条从左眼下敛一直拉伸到脸颊的轮廓处的红色痕迹,中间的印子要深些,破皮了。
“你怎么了?被同学欺负了?”
“没有啊!这点小伤像不像化妆了!”
“确定没事,疼不啊?那你是怎么弄得?”
下梯坎的时候,十三说是摔了一跤,具体怎么情况她没有细说。
过了红绿灯,就有很多小摊贩摆着丰富的吃食。
我给十三说买了辣条,然后又在超市去买了花玉米和菠萝蜜。
十三最近又换了一个口味。
在这里碰上了同样买东西的同学,然后两个互相邀请一起玩,十三邀请同学来家里。
同学问她自己的妈妈,我们坐同一部电梯上楼。
回到家十三就吃了些东西,然后开始做作业。
吃完晚饭后,她把自己的玩具全部拿出来,又把垫子拿出来铺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关注着半开的门,侧耳倾听电梯的声音。
结果都不是,她等不及了,穿好溜冰鞋就要去同学家里看看。
我让她别穿溜冰鞋,她下去后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小声点,说在同学家里。
过了一会,就听见声音。
两个人进屋,十三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同学。
然后收拾东西,穿溜冰鞋下楼。
我则是在家洗漱,不去参与了。
差不多八点半,十三敲门了,回到家她要吃辣条。
我让她先把自己摆出来的东西收拾好,把垫子全部收好,然后自己去洗头洗澡。
她一个人不喜欢关在房间,我让她开着门,我在外面坐着等她。
等她自己洗漱完后,我让她把自己的贴身衣物和袜子手洗了自己晾着,最后我给她吹完头发,最后吃辣条。
然后刷牙。
我们再次聊起十三脸上的划痕。
“真的不是同学欺负你了吗?一定要给我说啊,不然我会担心的。”
“要是被同学欺负了我会是这么开心的表情吗?”十三的表情还有的话语,我瞬间放心了。
还是问了一句,“那你欺负别人了?”
“没有啊。”
“那你这个怎么搞的,这么长,脸是很重要的,弄了不仅疼,还这么漂亮的脸蛋留伤就不好看了。”
“是上体育课,不小心摔的,然后草坪上划的。”
我让她小心些,在外面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别让自己受伤。
这种伤口不适合消毒,免得遗留色素,只有让她存在了,希望不要留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希望十三能够独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她自己的事。
我一直秉持会不会做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一回事。
学习更多的生活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比强行让她跨越分数来得更容易些。
十三做作业的自律能力,虽然不是数一数二,但是她自己该做的作业一定会完成,尽管我有时会唠叨和催促。
最近我也在改进和更新自己,适当开口和闭嘴,是一件很难得又容易的事。
一句到位比指令更容易执行。
不要太在意孩子有时带给我们不尽人意的过程,只要她自己觉得能承担结果的责任那就放手就是。
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存在,虽然是些小事,可也正因为这些小事的积累,明天,后天,又会发生什么小插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