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有异议吗?
根本不可能有!
他们甚至于已经开始各自组队了。
“召祺,召祺,你和南姝和咱们一组呗?你最聪明,你来做组长,给咱们安排。”
裴召祺思索片刻,“可以,子彦也要一起。”
“呃......那咱们还是往后小组合作吧?嘿嘿。”
不是方子彦人不讨喜,而是这小子真的太会偷懒了,当时排版比赛他都没参加!
方子彦被嫌弃,气急:“你们......你们......我不会拖后腿的!召祺你看他们!我们不和他们一组!”
裴召祺笑了起来,拉着他走到一旁,“那......我,你,南姝,咱们三个一组,可以吗?”
方子彦连忙点脑袋,“好,那就咱们三个一组!我大哥也识字,到时候叫他带人来帮咱们,还不用分工钱给他们!哼,不和我一组,后悔死他们!”
“......”裴召祺无奈一笑,“方大哥忙,咱们不要麻烦他。”
正说着,一道人影左挤右挤,挤到了他们身旁。
对方有些紧张,但神色极为真诚:“我想加入你们,可以吗?”
“范迟卿?”方子彦惊讶:“你要和我们三个一起?你不怕我偷懒吗?到时候你干一个半人的活,只能拿一个人的工钱。”
范迟卿想也不想便摇头,“你不是这样的人。”
他永远记得,莫宗凯来县学那日,方子彦三人为他冲到最前头的场景。
甚至他们还差点因此挨了打。
所以就算方子彦偷懒让自己多干活,他都觉得没什么。朋友,不就是这样的吗?
方子彦闻言感动得两眼泪汪汪:“小弟,大哥往后会罩着你的!”
范迟卿一愣。
差点都忘了,莫宗凯来县学那日,方子彦还认了自己做小弟。
看着只到自己肩膀的胖脑袋,范迟卿陷入沉思。
“啪啪啪——”
站在上方的沈筝拍了拍手,“组队留着待会儿再组,今日决定好后上报给李山长便可。接下来本官要说的,是你们在印坊上工的隐形福利,也叫员工优待。”
“隐形福利”四个字,直接让吵吵嚷嚷的学子们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巴巴地看着沈筝。
大人与山长既已商量好,那他们再开口推辞,倒显得他们有些不懂事了。
沈筝指向县学方向:“同安书肆旁,将会新建一所藏书阁,印坊所收纳的所有书籍,藏书阁都有,而你们作为印坊的小员工,可以在藏书阁中自由借阅书籍,到期归还便可。”
“而若你们实在喜欢一本书,想要买回家,也可享受对应的优待——若购买由印坊出版的印刷本,只用出纸墨银钱便可,不过......不可以代他人购买哦。”
除了书籍自由借阅外,还能成本买书!
不,纸墨银钱,都不能称作“成本”了。
真正的成本有伯爷雕刻的活字,还有印坊众多模具,还有印刷、裁剪、缝书等人工费用!这些算下来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银子了,印坊竟全都给他们免了!
学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情绪复杂,不仅是欢喜,还有感动与惶恐。
只要印坊还在,那经由印坊印刷的书籍只会越来越多,还不带重样的!
那他们......不是有一辈子都看不完的书了?
他们不禁开始在脑中回想之前听过的孤本古籍,那些原本遥不可及的存在,会不会转眼间便触手可得?
这份“工钱”,真的太贵重了......
天下读书人的梦想,应当也不过如此吧......?
“大人,我们......”
他们抬头看向笑意盈盈的沈筝。
推辞的话说不出口,感谢的话,又好像太轻。此时此刻的心情,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觉得生在同安县,遇到沈大人,真是......太好了。
看着愈来愈明媚的阳光,沈筝微微眯眼。
果然如觉岸主持所说那般,今天......好像是个好日子。
“好了,时辰耽误不得。”沈筝指了指耀眼的太阳,笑道:“咱们这边说完,还要去布坊观礼呢。所以多的话本官便不说了,最后一则不算‘优待’的优待,由李山长给你们说吧。”
在学子们期待的目光下,李宏茂缓缓开口:“印坊,往后必定还要扩张,故而印坊对员工的需求,也会逐步上升。县学每年都会招收新的学子是没错,但你们作为老学子,也会有离开县学的一天。”
一听到“离开县学”几个字,学子们不约而同地静了下来。
是啊,他们往后的角色,可能是家庭支柱,可能是孩子父母,也可能是小有功名的“秀才老爷”、“举人老爷”,若再大胆点畅想,或许还有人能成为“官老爷”。
但他们却不能一辈子赖在县学与印坊不走。
“所以。”李宏茂看着他们,将今日每人的面容都刻在了脑海中,“不论现在的你们,是如何打算以后,也不论那时你们成就高低,只要你们想回印坊,印坊永远留有你们的位置。”
初听这句话,好像压根儿算不上何“优待”。
可当学子们静下心来琢磨后才发现,山长与大人,是在给他们的往后......托底。
他们的上限是无限的,就如方才所想,说不准他们当中真能出个“官老爷”呢?
可他们往后的下限在哪儿?
之前的他们可能答不出来,但现在,他们知道了。
无论往后的路多么难走,无论他们在外面受了何等委屈,只要他们抬手敲响印坊的大门,说一句——“大人,山长,我想回来了。”
那印坊的大门,永远朝他们打开。
在这里,他们肚子饿不着,风雨,也无法沾染他们半点。
“孩子们。”沈筝唤了他们一声,而后转过身去,看向身后崭新的建筑,嗓音似有特别的魔力一般:“大胆去闯吧,若在外头闯累了,回印坊歇歇脚便是,想歇多久......都成。”
这是沈筝几人商讨过后的,给县学学子们最后的“员工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