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点头:“实不相瞒,我正在承包一家制衣厂。”
江夏亲自卖过库存那些衣服,见衣服的车工还是很好的。
证明工厂那一批工人的车工都不错。
杨秋强也在,还没回去,闻言看了江夏一眼。
他有点怀疑两人的关系。
制衣厂厂长也知道春风吹起后,国家挑选了部分工厂试行转变经营方针。
那些工厂自产自销后,有些工厂坚持不下去,不得不转型。
他们这种出口为主的工厂还好。
他笑道:“行,那等你承包下来,就交一部分给你。”
江夏办事,他放一百个心。
交给其他工厂,他还担心做得不好,要返工,那就麻烦。
“你过来看看,你想代工哪些款式?”
江夏:“不急,到时候看看你们这边哪些款来不及生产出来再说,要是能生产也就不用了。找代工厂加工,也会增加一点成本。”
她这边制衣厂还没承包下来,而且她还要和那边的厂长了解一下工人的生产速度。
“行,那到时候再看看。”
江夏和制衣厂厂长说好后,才和周承磊一起离开。
这回是真的可以回去了。
等江夏夫妻二人走远后,杨秋强才走过来。
他问制衣厂厂长,“那三个外国人订了许多货?”
“对,有两单是上千万的大订单。”
提起这两张价值千金的订单,他的声音就难掩激动,不自觉的亢奋。
制衣厂厂长他粗略判断这两张订单采购的衣服绝对有五百万,然后鞋,包,配饰之类的全部加起来应该也有五百万。
杨秋强拿起订单翻看,状似不经意的问道:“听说这位江夏同志是你们几个工厂一起请的翻译。”
制衣厂笑道:“不仅仅是翻译,小夏同志干的活计比翻译多多了。她是咱们厂的智多星!”
杨秋强:“……”
“听说她拿的是佣金?”
“是拿提成,不用发工资。”
“那她要的提成很高吧?”
“不高,没有她给制衣厂赚的高。”
江夏将厂里所有走秀款都提价了,她那一成的提成,和她提价赚回来的钱比,简直是小菜一碟。
彭厂长说过,就算江夏要提成,也不会让厂里少赚。
人家那张嘴,那脑子有本事提价卖出去,她拿的是她自己赚的,赚多了的还是属于厂里的,一点也不亏。
杨秋强:“……”
这算是什么回答?
简直废话!
江夏拿的提成要是比厂里还高,那还得了?
“具体多少?”
制衣厂厂长并不回答他这话:“不多,点数很低,我得算算数量,让采购明天抓紧时间采购面料,我先忙了。杨同志,你也早点下班吧!”
杨秋强:“……”
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两人要是没有勾结,他不信!
他现在更加怀疑了!
*
江夏挽着周承磊的胳膊走出了展馆:“明天就打电话回去给爸问问厂里的库存,让他先将制衣厂承包下来。”
出了展馆,四周已经没什么人了,周承磊弯下腰:“我背你回去。”
江夏摇头:“不用,才走几百米也不远。”
他今天也是在展位上站了一天,而且她已经换下高跟鞋了。
这时路边的车轻轻按了一下喇叭。
夫妻二人看过去,才看见是江冬的车。
江冬和张馥妍也有来看服装秀,江夏以为他们看完就回去了,没想还在。
江夏拉起周承磊,赶紧走过去。
车里只有江冬一个人,张馥妍已经回酒店了,她今天也是累了一天,江冬就先送她回去,回来再接他姐。
江夏上车后道:“你也累了一天,怎么还回来?明天不用等我了,你自己早点回酒店休息,服装秀也不用看。”
“我不累,坐在车里也是休息。”
他姐站了十几个小时,他怎么可能还让她走路回去?
江冬又开玩笑道:“明天是男装,我怎么样也得去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我看中的,她你给我买不?”
“买。”有几款衣服不错,她本来就打算买下来,家里的男士都有份:“小妍今天有没有看中的,我到时候也给她买。”
“有,我明天告诉你。”江冬没和他姐客气。
刚刚他看走秀的时候,不忘留意张馥妍喜欢的款式,有几套她特别喜欢,也很适合她的气质。
江冬本来就打算喊他姐帮忙买。
江夏:“喜欢可以多买几套,买下来以后可以留给我的制衣厂做样衣,不要害怕给我花钱,我会赚回来的。”
买下来的男装等他们穿旧了也可以留给制衣厂做版型参考。
她承包的那个制衣厂里面的纸样师傅应该是许多版型都不懂的,毕竟干了几十年,制衣厂的款式也不多,都是最普通的那种版型。
但是江夏这一两年不打算生产男装,等她多点精力和时间再说。
一件衣服做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件衣服从设计到出厂,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
从设计师笔下诞生设计图,再到厂长或者老板的点头确认可以打板,纸样师傅开始出纸样,设计师再去布料市场寻找合适的面料,辅料,买板布和辅料回去,然后裁缝师傅照着纸样裁剪,裁片交给打板师傅缝制出来,做好的衣服还要找身材好的人来试穿,也就是审版,该修改的地方就修改,设计部分要改的就从设计师开始改,只是版型不够好的,就从纸样师傅开始修改,改完后再次审版,还是不够好的就要继续改,一直改到厂长,老板,或者总设计师满意为止。
当然每一件衣服流程并不一定全部都一样,有时候是设计师去市场看见某个面料产生灵感,带着面料卡回来设计衣服,然后将色卡交给采购去买板布。
有时候是厂里有积压的面料,设计师需要设计一些款式将库存面料清理掉。
但是都是差不多的流程。
衣服设计好,请来订货商订货,有订货商下单后,也还有许多后续的工作要做。
可以说从设计部,到板房,到采购部,到生产部,到尾部,到仓管部,到销售,几个部门的人全部都要忙起来。
顾客买到手的一件衣服哪怕是简单的t恤,只要是工厂生产的,不是私人做的,一般都是经过了十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才生产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