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年,最后一位韩王非纳地献玺,不动兵戈而举国归秦。
同年,赵王以蓄谋造反为由,赐死李牧,军心涣散。
同年,赵国北境军队发生哗变,赵王偃怒火攻心,于朝会口吐鲜血,当场昏厥,醒后急命宠臣郭开及齐国降将颜聚率军镇压安抚。
同年,秦王政命王翦为主将,携三十万大军攻赵。
赵王偃病情加重,于床榻下令,急调十万大军,命宗室赵葱率军迎敌。
……
紫兰轩旧址。
“战争,终于还是来了啊!”
嬴景望着新郑街头吆喝的摊贩和游走的行人,轻声低语。
若不是韩非做出了那个艰难的抉择,今日的新郑恐怕也已陷入战火。
“大王之心,我等皆很清楚,如今郑国渠基本可以完工,李牧之死又令赵国更为混乱,如此机会,岂可错过?”
吕不韦轻抚着长须,他此时也是有些感叹。
那位曾经被他压制的少年君王,如今当真是已有鲸吞天下之势了。
或许,秦国历代先王的理想,真的会在嬴政的手中实现了。
揽权归揽权,可吕不韦的确是一心向着秦国的。
“说起来,赵国北境军中哗变,其中恐怕有罗网的手笔吧。”
吕不韦作为曾经罗网的主人,如今虽没有掌控力了,但依旧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的消息中判断出大概情况。
“不错。”
赢景没有否认:“这其中也有王兄的意思。”
李牧在赵国的声望何其之高,就这么被匆匆赐死,甚至还要背上一个意图谋反的罪名。
李牧的追随者,拥护者自然心中不满,尤其是赵国北境那些一手由李牧带出来的精锐军队。
这么好的机会,无论是嬴景和嬴政,自然都是绝不可能错过的。
那些军队常年镇守赵国北地的门户,早已经在北境安家落户,甚至其中大部分将士都无需担心家人的问题。
只需要稍稍的煽风点火,一场哗变便自然发生了。
也正是因为这场哗变,嬴政才会这么快就做出决定出兵赵国。
“除非赵国与魏国能够出兵相助,否则此战恐怕没有任何悬念。”
“赵葱?打王翦?”
战争的发生并没有出乎嬴景的预料,可这赵王偃所派出的主将,着实让嬴景不由的扯了扯嘴角。
赵括纸上谈兵的名声不好,可这赵葱,可是个比赵括更废物的多的家伙。
只不过,正因为此人太过废物了,以至于几乎没什么人知道……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王翦面对李牧坚壁清野的策略也无可奈何,只能靠着反间计从内部瓦解敌人。
而这赵葱,正是替换李牧之人。
一位从未有过任何作战经验的宗室公子哥,兵书都未必看过几本,去率领几十万大军迎战由王翦所率领的秦国精锐。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赵葱上了前线三个月都还没能搞清楚情况,而王翦此时已经发动总攻。
曾经面对李牧时无可奈何的王翦,对上赵葱却是若摧枯拉朽一般不断推进,一战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