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洛阳城,金风送爽,梧桐叶已开始泛黄,只是在深夜什么也看不清,黑暗中只能看到一些忽明忽暗的火光………
曹芳端坐九龙殿御座之上,目光透过层层的宫墙,望向远处邙山的方向,虽然也看不清什么,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密信。
那封由夏侯玄亲笔所书的信笺已被他读了无数遍,边角处已经起了毛边。
曹芳此刻所在的九龙殿矗立在洛阳皇宫中轴线上,九级丹墀托举着这座象征皇权巅峰的殿宇。
每当朝阳初升时,鎏金殿顶反射出的光芒能让半个皇城的飞檐都黯然失色。
十二根蟠龙金柱撑起三重飞檐,每根柱上都盘绕着一条五爪金龙,龙首昂扬向天,龙睛镶嵌着西域进贡的血色宝石,在阳光下如同燃烧的炭火。
殿前九十九级白玉阶两侧,立着十八尊青铜铸造的麒麟兽,兽口中衔着长明灯,灯油以南海鲛人脂炼制,风雨不灭。
阶下广场铺就的每一块青砖都刻有篆书“受命于天”四字,砖缝间浇铸铜汁,行走其上隐隐有金玉相击之声。
正殿门楣悬挂着先帝曹丕亲笔题写的“九龙在天”金匾,匾下朱漆大门镶嵌着九九八十一颗鎏金铜钉。
门开时,整块和田玉雕成的九龙屏风首先映入眼帘,九条玉龙在云雾间翻腾,龙身鳞片皆用金丝勾勒,龙须以银线穿孔悬挂,稍有气流便颤动如生。
殿内穹顶绘有二十八星宿图,星辰皆用夜明珠镶嵌,入夜后依然熠熠生辉。
地面铺陈的墨玉方砖打磨得能照见人影,砖下暗藏铜管,冬季可引温泉水取暖。
御座后的整面墙壁是一幅用孔雀羽、翠鸟毛和金银丝线绣制的《山河社稷图》,其中黄河竟真以金粉调漆绘制,在特定角度看去如同流动的液态黄金。
最令人屏息的是御座本身——整块紫檀木雕成的龙椅扶手处,九条金龙从椅背蜿蜒而下,龙口各衔一枚玉璧。
居中最大的金龙双目是用汉武帝时期西域进贡的“夜光璧”雕琢,在暗处会自然发出青荧荧光。
龙椅两侧立着青铜仙鹤灯台,鹤嘴吐出的火焰终年不熄,据说燃烧的是南海鲛人油混合着龙涎香。
“陛下,风凉了。”老太监张诚低声提醒,为他披上一件锦缎外袍。
曹芳恍若未闻,目光依旧盯着西北方向——那是夏侯玄大军驻扎的地方。
自从曹爽独揽朝政以来,他这个皇帝就成了笼中之鸟。
每日上朝不过是走个过场,真正的决策都在丞相府中完成。
“张诚,”曹芳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你说夏侯将军的兵马,现在到何处了?”
老太监浑身一颤,左右张望确认无人,才凑近道:“回陛下,按约定,夏侯将军的前锋应已抵达邙山南麓,只待三更...”
大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曹芳略显苍白的脸庞。
“陛下,万事俱备。”张诚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名身着黑衣的侍卫——这是少数仍忠于曹芳的禁军将领。
曹芳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多年的傀儡生涯让他学会了隐忍,但此刻,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热血涌上心头。
邙山南麓,夏侯玄立于军帐前,望着远处洛阳城的方向。
这位与曹氏有姻亲关系的名将,此刻身披铠甲,腰佩长剑,眉宇间尽是肃杀之气。
帐外,三千精兵已列阵完毕,只待三更一到便立刻进发。
初秋的夜风带着几分凉意,卷起洛阳城外枯黄的草叶,在月光下翻飞如蝶。
夏侯玄勒马立于小丘之上,铁甲在月色中泛着冷光。
他身后,三千精锐静默如林,只有偶尔的马嘶和甲胄轻碰声打破这死寂。
“将军,已是三更天了。”副将李肃压低声音道,手指向远处洛阳城墙上稀疏的火把光点,“城门守卫已按约定减少,正是行动之时。”
夏侯玄微微颔首,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剑柄。
这场谋划已持续数月之久,从曹芳秘密遣人送出那封血书开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他抬头望向洛阳城高耸的城墙,那后面是魏国的天子,是被表兄曹爽控制的傀儡皇帝,也是他夏侯玄誓死效忠的君主。
“传令下去,”夏侯玄声音低沉如铁,“全军噤声前进,按计划分三路接近城墙。东门内应有接应,见到三支火把信号便发起进攻。”
命令如涟漪般在黑暗中传递。夏侯玄深吸一口气,秋夜的凉意沁入肺腑。
他想起半月前与曹芳在城南废弃道观的密会,年轻的皇帝眼中燃烧着他从未见过的决绝火焰。
“夏侯将军,朕不愿再做丞相的掌中玩物。”曹芳那时紧握着他的手,指尖冰冷,“先帝托孤于汝父夏侯尚,曹爽欺朕太甚,今日朕只能仰仗于你。”
三千兵马如暗潮般向洛阳城涌动。
夏侯玄亲自率领中路千人,每一步都谨慎至极。
月光被薄云遮掩,天地间只剩朦胧轮廓。
远处城墙上的火光如同沉睡巨兽的眼睛,忽明忽暗。
“将军,有些不对劲。”参军甄像突然拉住夏侯玄的马缰,“东门守卫虽少,但未免太过安静。按计划,此时应有内应发出信号。”
夏侯玄心头一紧。确实,约定的时辰已过,城墙上却毫无动静。
他抬手示意全军暂停,凝神细听——除了秋虫鸣叫,竟无半点人声。
这寂静太过诡异,仿佛整座洛阳城都已死去。
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
“有埋伏!”李肃大吼一声,几乎同时,四周黑暗中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箭矢破空声骤起,前排士兵应声倒地。
“结阵!圆形防御!”夏侯玄拔剑出鞘,剑锋在火光中映出他紧绷的面容。他早该想到,曹爽何等人物,怎会毫无防备?
箭雨稍歇,四周响起整齐的步伐声。
黑压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涌来,为首的将领高坐马上,铁面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正是骠骑将军桓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