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近卫第一师团和近卫第二师团,立即消灭他们。”天皇的头上暴起青筋,愤怒地对陆军大臣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决绝,仿佛要将所有敢于挑战帝国权威的敌人彻底摧毁。天皇的命令中透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极度不满和焦虑。
“遵命,我立刻命令参谋部调动兵力,彻底消灭这些侵略者。”陆军大臣的头上冒着汗珠,他低头应答后便迅速地走了出去,执行天皇的命令。他的步伐坚定而急促,显示出他对于完成任务的决心和紧迫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陆军大臣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失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指示皇宫中的通讯处立即联系陆军参谋本部。通讯处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试图通过各种通讯手段与陆军参谋本部取得联系,以传达陆军大臣的命令和天皇的旨意。他们尝试了无线电、电话、电报等多种通讯方式,但都未能成功,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焦虑和困惑。
遗憾的是,电话无人接听,发电报过去,也没有得到任何回复。通讯处的工作人员感到非常焦虑,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但始终无法与陆军参谋本部取得联系,这让他们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担忧,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通讯的中断可能意味着最坏的情况,他们担心陆军参谋本部可能已经遭受了攻击,或者通讯设备受到了破坏,这些不确定性让整个指挥系统陷入了混乱和恐慌之中。
在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之下,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没有任何其他的选项可供选择。因此,他下达了紧急命令,要求通讯人员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尝试与近卫第一师团以及近卫第二师团取得联系。然而,令人沮丧和失望的是,尽管他们做出了种种努力,电话线路似乎完全中断,而发送的电报也如同投入深不见底的海洋一般,没有任何回音,这使得情况更加复杂和紧急。
尽管遭遇了连续的挫折,他仍旧不愿意放弃,继续指示通讯人员尝试与第一师团的本部以及第二师团的本部进行沟通。遗憾的是,结果依旧令人失望,电话依旧无法接通,电报也如同发入了无尽的虚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信息被接收,这使得他感到焦虑和不安,全身开始冒出冷汗。四个近卫师团都无法联系上,这让他意识到首都的防卫力量可能已经完全瘫痪。如果真的有两万名特种兵在附近活动,那么首都的安全将面临极大的威胁,整个城市都有可能被攻陷,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
在经历了连续的失败之后,他开始感到焦虑不安,全身开始冒出冷汗。四个近卫师团都无法联系上,这让他意识到首都的防卫力量可能已经完全瘫痪。如果真的有两万名特种兵在附近活动,那么首都的安全将面临极大的威胁,整个城市都有可能被攻陷。他深知,如果首都真的沦陷,那么不仅国家的尊严和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而且无数无辜的市民的生命安全也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
在首都面临紧急状况的关键时刻,他迅速地采取了果断的行动,紧急地联络了首都周边的驻军部队。然而,最近的驻军距离首都也有一百公里之遥,这表明即便他们立即启程,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抵达首都提供支援。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犹豫,立即扩大了联系的范围,将周边五百公里内的所有军队都纳入了紧急联系名单中。他要求所有能够联系上的部队,无论距离首都多远,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全速前进,尽快赶到首都,以解救当前的危机。
幸运的是,由于刘铮之前大张旗鼓地进行对倭国的进攻准备工作,倭国整个国家的军事动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倭国新编的每个师团都处于满编状态,士兵们士气高涨,准备随时投入战斗。与此同时,各个师团本部的后备役师团也处于全面训练之中,随时准备被征召入伍,这为应对当前的紧急情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这种全面的军事准备和高度的警觉状态,使得国家能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迅速做出反应,有效地调动和利用各种军事资源,确保了首都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他成功地联系并协调了十个完整的整建制师团,确保了部队的迅速集结和行动的高效性。
他命令他们利用一切工具,不惜一切驰援首都。
刘铮不仅向苏英所在的东经机场增派了两个大队的一百架轰炸机,而且还特别派遣了两个侦察机中队的二十四架侦察机,以协助苏英对周边五百公里范围内的军事基地进行侦察,同时监控倭国鬼子的行动动向。这些侦察机将提供实时情报,确保轰炸行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弱敌方的防御力量和作战能力。
鉴于发现的航空炸弹数量众多,刘铮认为如果不将这些炸弹投送出去,那简直是辜负了倭国的“贡献”。这些航空炸弹都是由华夏的资源生产的,刘铮决心要用这些弹药对倭国进行猛烈轰炸,直至他们无条件投降。他坚信,通过这种高强度的空中打击,可以迫使敌方认识到抵抗的无望,从而加速战争的结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和平与安宁。
刘铮将军目前所采取的军事策略,即便他拥有轻易活捉敌方天皇的能力,他也不打算采取这样的行动。刘铮将军更倾向于采取一种更为谨慎和长远的策略,即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和心理战术,让天皇陷入绝望的境地,从而迫使他做出无条件投降的决定。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削弱敌方的抵抗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