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萧坤得到沙州城被蒙古大军攻占的消息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他此时已经抵达了金昌城北的五十多里处,望着身后的西辽大军他皱了皱眉头。
“这帮蒙古鞑子真是可恶,传我军令,全部给我朝瓜州行军。另外派人通知瓜州守军一定要严加防守,我们最后的物资可都在那里了。”
随着命令的下达,这十来万的西辽大军调转马头,开始朝着沙州城急行军。其实这沙州对于西辽来说可有可无,顶多算是个中途补给战就是了,但这四五万蒙古军队如果不彻底消灭,那他们根本无法全力攻打金昌城。
在金昌城巍峨的王爷府中,一名西夏斥候兵匆匆踏入,神色急切地禀报道:“启禀王爷,前线探子急报,西辽军队竟忽然调转方向,直扑沙州城而去。”
李婉闻此捷报,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眉宇间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他深知,这意味着西夏的援军已近在咫尺,或许只需再耐心等待两日,援军便能如及时雨般降临。届时,即便西辽铁骑倾巢而出,誓要攻克金昌,凭借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与个人的魅力,坚守城池两日绝非难事。
“哈哈哈……薛三爷,”李婉笑声爽朗,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西辽兵马舍近求远,奔袭沙州,一来一回之间,不仅贻误战机,更是自乱阵脚,为我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呐!”
与李婉那难以掩饰的兴奋与喜悦截然不同,薛三不由自主地蹙紧了眉头。依据汉国精心安插在西辽军队内部的密探所传回的情报,这位萧坤,较之先前的耶律约单,实乃大相径庭之人。他心思之缜密,行事之果敢且细致,皆非寻常可比。依常理度之,他本应能识破并挣脱自己精心布置的计谋,而非如此轻易地落入彀中。
薛三冷静地问李婉:“敢问王爷城中还有多少可以调动的轻骑兵?”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薛三突然这么一问,但李婉还是回道:“除去铁鹞子外,轻骑兵倒是还有三千人马,不知薛三爷可有什么计划?”
薛三起身拱手说道:“还请王爷将这三千骑兵借我们,我怀疑这是西辽军队的计谋,我们会派人带领这三千骑兵出城探查,还请王爷允许。”
李婉听了薛三的话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要是这十几万西辽兵马没有去沙州,而是突然转头给自己来个突袭,那他这金昌城还真不安全。
此时沙州城北,折箩坐在马背上啃着一条羊腿,他不时地将酒囊中的美酒灌入自己的嘴中,以缓解那羊肉的油腻味道。
存英眉头紧锁,满心疑惑:“折箩将军,眼前这沙洲城唾手可得,为何我们不顺势占据,反倒要舍弃这来之不易的战果?”
话音未落,“嗖”的一声轻响,一本古朴的书籍不偏不倚落入了存英怀中。
折箩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悠然道:“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此乃薛三爷昔日赠我之言。闻此书乃汉国兵家圣典,名曰《孙子兵法》,你我若能潜心研读,必有所获。”
就在他们告别沙洲城不过半日之时,一支西辽的精锐铁骑自西方疾驰而入,踏入了这座满目疮痍的城池。
领军的千夫长目光如炬,扫视着城内残破的景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耶律约单一行人,看来是首战告捷无望了。传我令下,继续深入搜寻那蒙古军队的蛛丝马迹,我倒要瞧瞧,他们能逃到这天地的哪个角落!”
言罢,这支数千铁骑浩浩荡荡,朝着北方的阿拉善草原挺进,扬起一阵阵尘土。与此同时,一只雄鹰振翅高飞,划破长空,迅速朝东方掠去,它背负着西辽援军将至的讯息,翱翔于天际。
这次为了顺利拿下西夏国的西平军司,西辽兵马可谓是主力全出,势必要拿下这片重要的丝绸之路。不为别的,光是每一年来往商队的税收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华夏汉国蔚州城,一架军用直升飞机呼啸着在城内的空地上落下,等直升机停稳后,随着机舱门拉开,李振带着汉国一众高级官员们逐一走了出来。
赵国栋早已翘首以盼,此刻心中激荡难抑,领着麾下众官员,毫不犹豫地跪伏于地,冰冷的石板触肤不觉,齐声高呼万岁,声震屋瓦。
在知府大堂内,李振关切地问道:“赵国栋,我着人送去的赈灾物资,可还够用?”
赵国栋面上漾起一抹笑意,答道:“大人放心,卑职已将那些宝贵物资迅速调配至受灾最为惨重的区域。至于城内,灾情相对较轻,动用我们的库存尚能勉强支撑。”
对此李振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他这次从现代带来的救灾物资数量庞大,但这次汉国受灾的地方太多了,只能优先供应给雪灾最严重的地方。
李振:“听说为了这次赈灾,赵知府接连砍杀了不少人?”
听到李振的这句问话后,整个大堂上的蔚州官员们心情都猛然一紧,如果按照汉国的律法,知府赵国栋无权杀那些贪官污吏,只能将他们下大狱,然后等待汉国检察院的人来查案定罪。
赵国栋表情坦然跪地道:“国栋在此向皇帝陛下请罪,这次救灾时我也是心急,加上那些人图谋不轨,他们早已掌控地方多时,手中有不少的人员和装备,无奈之下我才用这雷霆手段迅速清除这些败类。当初我这么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果,但我不后悔。”
说完赵国栋对着李振重重地磕了一个头,伏地等待李振的发落。
过了好一阵子,赵国栋心中忐忑,预想中的李振那雷霆万钧的怒斥并未降临,反倒有一双宽厚的手掌轻轻地将他从冰冷的地面上扶起。他诧异地抬眼望去,竟是汉国皇帝李振亲自伸手相助。
望着赵国栋那双满是惊愕的眸子,李振嘴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意:“呵呵呵……倘若我真因这等小事,便要将你这等忠贞勤勉的好官治罪,那岂不是要坐实了我这昏君的名头?你所行之事,合情合理,更是大善之举。我非但不会对你有所责罚,反而要重重提拔你!”
底下的一众蔚州官员听到此话后差点没当场蹦起来,知府赵国栋都升官了,那他们也得升官呀,于是一众官员又再次向李振进行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