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杨老叹口气,张三的委屈样子终究还是让他心里生出几分不忍
“一个种植基地一所学校就能让中医复兴?如果真是这样,我告诉你,满世界都会是药材基地和学校了。
你真以为我们这些老家伙是吃干饭的?还是你认为那些决策者没有你高瞻远瞩?”
这几句话杨老的态度有了明显缓和,他也不想因为这个就把张三彻底否定。
何况骂了这么久,他的怒气也宣泄的差不多了。
“那个丫头是怎么回事?”
再怎么说,这都是自己心爱的弟子,该关心还是要关心的。他也有些担心是罗慧敏导致张三心性出现变化。
“是上次去港岛认识的。。。。。。。。”
张三看老师主动转移话题,急忙搀扶杨老坐下,跟着就把自己和罗慧敏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尤其是罗慧敏到了沙城镇后的事情他说的极为详细,重点是把两人之前的谈话和决定向杨老做了汇报。
他是想借着这个话头告诉杨老自己已经“改邪归正”,刚才杨老在气头上他有委屈也只能受着。
“你这是什么狗屎运气啊。。。。。。”杨老由衷感慨。
罗慧敏在沙城镇投资建厂他倒不是很看重,最多只能说明这个丫头重情轻财。
可能规劝张三脚踏实地,这就难得了。尤其是罗慧敏对张三那些不切实际想法的分析和建议,更是让杨老觉得这个丫头不得了。
只凭罗慧敏让张三抓住事业核心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这丫头的见识比自己这傻徒弟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听说罗慧敏也对张三也有过指责,还评价他浮躁、鲁莽、不知深浅急功近利。杨老对张三这个媳妇更满意了。
见识、思维、还有对张三的爱护之心,杨老觉得有了罗慧敏他不用再为张三操太多心了。
能获得杨老的认可,张三也高兴。
可之前的杨老怒气满值的阴影还在,他是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欣喜。
他现在只想知道杨老对自己最后的规划是否还会生气,之前的委屈他已经不在乎了。
“你不用觉得委屈。”杨老知道张三的意思,是想告诉自己他已经有了改变,之前的那顿骂挨得有些冤枉。
可那又怎样,老师骂学生天经地义。再说了,难道不该骂吗?
不过他还是认可张三的一些规划,这说明他是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沉下心来想问题了。
“开办中医学习班,普及中医知识我是支持的。”
杨老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想从娃娃抓起也是好事,你要做好不能半途而废的准备,这些事情要做就要坚持下去。”
随后杨老眼含深意看着张三,“但我要告诉你,你要做的这些事情并不能改变什么。”
他之前发火是因为不想看到张三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年纪轻轻就开始惦记这些多少中医人都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这不是膨胀是什么。
现在看到他愿意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的做事,有些话就必须要说到前面了。
杨老觉得自己现在有必要和张三普及一下中医的真实情况。
以前很少和张三谈论这个问题,就是不想他分散了精力。可现在都说到了这个程度,想不谈也不行了,而且总是责骂也不是为师之道。
他认为张三并没有找到中医衰落的真正原因。
“中医的衰败不是外力所致,而是内功不修。。。。。。”
既然决定要谈,杨老也就不再避讳。他只希望张三能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做这些事情的真实难度。
中医的确传承断裂,教育失范。也确实有药材质量下降,道地性丧失的情况。
但这些并不全面,杨老认为医疗环境挤压、中医西化、文化断层也是中医衰败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中医人自己丢了魂魄,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杨老告诉张三,人才是根本。只有每个中医人都能回归医道本质,中医才会获得新生。
相比于西医冲击、政策限制、市场挤压这些外因。中医人能否守住大医精诚的本心?是否还能读经典、做临床、传真知才是中医现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这些问题早就存在,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解决。实在是牵扯太多,又怎么可能仅仅是一个药材和教育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杨老就是要告诉张三中医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一个短时间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而他想做的那点事,对中医的现状来说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即使持之以恒,当成一生事业来做也不一定会有什么效果。
杨老想知道张三会不会因为事小而不为,会不会因为不能立刻见到成绩而就此放弃。
说白了,杨老就是想看看张三是不是会坚持下去。
开办学习班和张三之前规划的学校不同,没有什么光环不说,还劳心劳力。张三如果放弃,杨老也不会有什么奇怪。
“我现在只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点您不用怀疑我。”
张三苦笑,他听出来了,杨老这是在吓唬他呢。不过他理解,谁让自己脑子一热就把自己遐想成了救世主。
现在被杨老怀疑也是情理之中。
他现在已经不去考虑那些高远大的问题了,罗慧敏说的对,强大自身同时惠及身边的人就是他现在最该做的。
不过不考虑并不是就此放弃,他也在等待自己强大的那一天,等待自己有能力改变一切的一刻。
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杨老点头。毕竟是自己悉心调教的弟子,他相信张三在打理中医馆的同时,开办几个学习班的能力还是有的。
只要愿意沉下心来做事,他肯定是高兴的。
至于发展中医,能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些希望,杨老都是知足了。
以中医现在的生存状态,杨老并没有看到任何复苏迹象。他由衷希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张三可以身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