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王贵这么说不是突然改变了立场,也不是在说反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
那晚之后,他就比之前更加煎熬了。
因为从那一刻开始,他的问题就不再只是贪污受贿、拉同僚下水了,而是串通外人陷害陛下近臣!
李逵是什么人?
如果把新生的大武朝比作一个公司,这厮就是和老板一起创业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而且不贪财、不好色,对老板忠心耿耿。
结果你把这人坑进去了,大概率还他妈是死刑!
这事儿有多严重,大家伙就自己想吧。
更严重的是,李逵那样一个没脑子的憨货,别人为啥要在无冤无仇的情况下,处心积虑去坑他?
那是在坑李逵吗?
那是要坑李逵背后的陛下!
王贵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自己已经上了贼船,日后那不知是谁的幕后黑手,一定会逼自己去做更大的“大事”!
想要下船,王贵能想到的法子只有两个,一是鱼死网破,二是彻底把水搅浑。
前者他不愿意,既没那个胆子,也舍不得放弃如今拥有的一切。
后者嘛......眼前不正好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上万人围攻府衙,自己作为镇守主将,眼见局面失控,当机立断下令镇压,任谁也不能说错。
如果再有主持江南大局的张叔夜背书,那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刀兵一动,血流成河,事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以他对陛下的了解,必然雷霆震怒,很可能会对江南进行二次清洗!
到了那个时候,罗掌柜背后之人即便曝出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谁会相信?
作为下令平叛之人,自然会有人因恨诬告构陷嘛!
证据?到时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而且,王贵断定现场人群之中,必有那幕后黑手安插的人在,十有八九就是那些每每在关键时刻带头起哄的家伙。
届时趁乱活捉几个,秘密严刑拷打一番,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提前揪出那只幕后黑手,让对方连发难的机会都没有!
王贵确实是个有本事的聪明人,一时片刻就把许多关节都想通了,还有了大致的计划。
若非如此,他也成不了岳飞手下排得上号的大将,绝不仅仅只因为同村发小的身份。
岳飞可不是那种任人唯亲的小人。
只可惜!
王贵终究是凭军功上位的武人,且骤登高位不久,完全不了解张叔夜这样文官出身的传统士大夫。
对上,他们直言敢谏、不惜生死。
对外,他们甚至可以毁家纾难、报效国恩。
可对内,或者说是处理内部矛盾的时候,却往往会选择妥协,甚至是一种下意识的选择。
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顾全大局,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有政治智慧的表现......
此时的张叔夜就是这样,不但毫不犹豫拒绝了王贵的提议,甚至稍事犹豫后,居然真的派人去请一干赋闲的弘光朝旧臣了。
原因很简单,在张叔夜的潜意识里,或者说是固有思维之下。
首先,纵兵残杀百姓绝对不能接受,尤其是其中还有上百名赶考的士子,这可是天下的读书种子,那样做简直就是比欺君还要严重的大逆不道!
其次,那些弘光朝旧臣也不可能永远赋闲在家。
江南文风鼎盛,这些人是江南士林的代表、牌面、标志,门生故吏遍天下,不但江南的最终稳定还得靠他们,甚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可能始终将其排除在朝堂之外。
陛下如此看重今年的科举就是明证!
所以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关系?
事实证明熟面孔的确管用,一帮弘光老臣露面,很快就把人群情绪从爆发的边缘拉了回来。
其中尤以秦桧最为卖力,劝得满头大汗,嗓子都喊哑了。
这厮绝对是世间少有的聪明人,也是个权力心很重的人,早就在等这个机会。
当年他明知武从文手里握着自己把柄,为啥不在岳飞和韩世忠南下的时候直接投降,就像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做的那样?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早就看出武从文打心眼儿里不待见自己。
一旦弘光朝廷没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就算是终结了,甚至连命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说!
人群的情绪虽然没那么激动了,可仍然不肯散去,一定今天就要个交代。
秦桧急了,他可不想错过今天这个机会,像其他几个老家伙那样出工不出力,劝到最后就差给人群跪下了。
结果他这用力过度的表现,反而起了反效果。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喊了一嗓子:“这厮也是北人,根本不在乎我们江南人的死活!”
此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本已平静下去的人群再次鼓噪了起来。
情绪这种东西,就像弹簧,如果按下去之后再反弹,往往力道更大。
人群中有好事者逐渐上头,居然喊出了怀念旧宋的话来!
这种声音一出,事件的性质立刻就变了。
早就暗自后悔的王贵心下大喜,再也不节外生枝的请示张叔夜了,当即下令大军发动,驱散人群并抓捕其中大逆不道者,就差直接喊出“平叛”二字了!
人群瞬间炸锅,有人想逃、有人不知所措、还有人大声鼓噪“反抗暴政”。
眼看现场就要彻底失控,大规模流血已经不可避免,北面突然传来一个高亢的声音:“圣旨到!众人退散!”
这一声穿云裂石,这一声震撼四野,现场万余人每个都听得清清楚楚,不自禁扭头看去。
但见铁蹄声中,一个身材高大的骑士纵马而来,手中高高举着一卷黄绫。
全副铠甲的陈二狗马速不减,直接冲入人群,所过之处尽皆避让,并没人如先前喊的那么不惧生死......
驰到张叔夜等官员身前,陈二狗方才一勒马缰、甩镫下马,谁也不看,直接转身对人群开口:
“台、温两州惨祸,江南贡院事故,此二事陛下均已知悉,龙颜震怒、已下明旨!”
现场先是寂静无声,随即人群跪倒,所有人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时代,皇权的威严是毋庸置疑的。
更何况武从文刚刚灭金复夏,又在江南均了田,无论是震慑力还是名望,都已达到了顶点,没人敢多哔哔。
陈二狗面色不改,等到场面重新安静后再次开口,语气不容置疑,“明日午时,圣旨内容张榜公布,欲知详情者可再到此处观瞧。现在,所有人散去,不得继续逗留!”
人群微微起了议论,声音不大,细听却能知道很多人在疑惑为何不现在宣读圣旨?
陈二狗微微眯起眼睛,视线缓缓扫过人群,所过之处议论声立止。
可总有那不长眼的,或者说是带着任务不得不为的家伙,藏在人群中突然高喊:“为何不立刻宣读,好解天下疑惑?莫不是圣旨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