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安站定不久,木玄龟王走上前来。
二人四目相视。
很快心照不宣的走向了一旁的小屋。
他们摘掉斗笠,看着对方的模样,同时陷入了沉默。
要说明月天君的记忆里,有什么事情是最让陈景安感到匪夷所思的,莫过于老龟王在与明月天君道别时,他那个遥远的眼神。
陈景安彼时未能明白。
不过,他现在清楚了,那个眼神就是留给自己的。
这意味着老龟王早就算到了今天。
甚至,他还知道明月天君命中有这一劫,而且是发生在他寿终正寝之后。
这样的能力,若只用“天机术”三个字草草带过,那就真的有点草率了。
即便老龟王是五阶天机师。
但内行人知门道,他能靠着天机术推演几百年,几千年,就可以折寿上万年。
更别说,这是相隔一万多年的时间。
强如木玄龟一族,他们也没有这么多的寿数可以折。
这其中定然另有隐情。
木玄龟王打量着陈景安。
她好像从一开始就搞错了。
他不是自己的族人,而是归儿转世之后的生父。
好在,这两者在木玄龟王看来重要性差不多,不枉她搭上父辈的人情相助。
至于那所谓的“父母之缘”。
二人相视一眼,全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陈景安这人贪财好色,可是给一个孩子找两个娘的事情,与好色无关。
这就是爹的不称职。
毕竟,转世投胎的是陈青归,而不是他。
陈景安瞧不上金玄龟王,自然也不屑把自己拉低到与对方一样的水平。
木玄龟王对陈景安倒是有些欣赏。
他不论是天赋,心计,阅历与人品,全部无可挑剔。
但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对她而言,现在也的确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自己只要还困在黑狱里,这些就都是一种奢望。
最终,陈景安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今日对着木玄龟王坦明身份,这就已经是诚意的表现了。
因为有着“陈青归”作为二人之间的枢纽,再加上木玄龟王在灭杀“明月天君”一事上的巨大作用。
陈景安认可木玄龟王会是一个不错的盟友。
既然如此,有些事情不妨提早问清楚,也省得相互猜忌。
“不知龟王前辈如何得知我的事情。”
木玄龟王早知他会问,从怀里取出一片龟鳞,交到陈景安手里。
“这是我父王坐化之前,要我有朝一日交你的本命鳞甲。至于你的来历,算到这点的不是我父王,而是一位擅长预言术的前辈告诉他的。”
“对了,那位前辈叫作常阳。”
木玄龟王想到这,又补充道:“常阳前辈还让我父王传一句话给你。”
陈景安强作镇定:“请说。”
“徒儿,要好好修炼。”
这短短的七个字,彻底打破了他最后一点侥幸心理。
常阳神君。
这是第二世“寿皇”在棋皇岛的师尊。
他能穿过第二世,并且在第三世传话给自己,说明转世轮回的事情,都在他的洞察之下。
陈景安自从踏上仙道以来。
他是第一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站在仙道之巅的那种人物的可怕。
明明,自己从未见过常阳神君。
可他通过这寥寥数语,就已经能让自己领教他的力量。
陈景安哑口无言。
他更是坚定了。
自己决不能贸然陷入这场博弈之中。
登天盟和灭星盟的争斗由来已久。
可他到目前为止,甚至还无法梳理清楚双方的阵营。
灭星盟主自称是源于那位被天外神君合力镇压的星神。
登天盟的阵营未知。
只不过,他们对于一统界河存在着极其强烈的执念。
两度出山,两度失败。
早先,还有天底下的化神联合抵制。
可是时过境迁。
这片天下的化神已经凋零了答案,若是登天盟趁着这个时机再度采取行动,又有何人可以拦下他们?
是传承至今的东海龙族与玄龟一族?
亦或是,早已过上了与世隔绝生活的朱雀一族和凤凰一族。
这结果显然不太乐观。
陈景安只能寄希望于,智渊道君可以争点气,争取从顾亲传那里挖到更多的消息,好让自己提前有所准备。
……
他离开了灭星盟,念头归于本尊。
陈景安的神识向外扩散。
很快,陈青雉与陈青立兄弟二人前来拜见。
他们眼见陈景安出关,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
打从二人有记忆以来。
陈景安的闭关一贯维持着“短而频”的惯例,很少有像现在这样以“十年”为单位。
再不济,那也是直接在外闯荡。
这般反常的举动,一度让二人怀疑莫不是爹的修行出了问题。
最终,陈青雉还是从宝气灵鼠那里得到了答案,这才稍微安心了下来。
陈景安问起二人近来族中的情况。
陈青雉汇报族人进度。
只是他们这一脉,陈青蕊成功突破到金丹境。
这是已经初步消化了“鱼王珠”的传承。
本来天资有限的陈青蕊,现在具备了展望更高境界的可能。
至于其他几脉,同样有金丹诞生。
这不是别人。
正是当年陈景安担任族长之时,收下的记名弟子“陈明丰”。
作为陈氏立族以来的第二位三灵根。
虽然他不是自己的子孙,但陈景安对陈明丰这位侄孙的关注一点不少。
陈明丰争气是一方面。
也是因为,他承载着陈景安对于昔日三房一脉的精神寄托。
陈三伯是父辈六人里走得最早的一位。
一晃眼,距今快有百年了。
陈景安的道就是家族。
他的心并没有博大到可以辐射到每一个人。
人之常情便是,自家子孙分多点,关系较远的就分少点。
除了他这一脉。
陈氏诞生的第一位筑基,是二堂哥“陈景扬”。
这位如今与他并列,作为唯二还在人世的“景”字辈堂兄弟。
陈景扬现在也是筑基圆满。
背靠仙族的海量资源,他早在二十年前就到了这一步。
但突破之事,本就是讲求缘分与心境的。
生在家族的好处,就是即便年事愈高,也很难真正达到绝情薄幸的地步。
陈景扬到了这把岁数。
他送走的子嗣比陈景安更多。
这种心境上的磨损是难以挽回的。
所以,陈景扬退而求其次,选择将精力投入到传授符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