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陈氏三代弟子里,第一个有灵根的孩子。
陈景扬肩负的期望更重,得到的益处更多,又在最需要奋斗的年纪,遇到了陈景安。
这就导致,他的这辈子过得很顺。
当年不曾经历过的坎坷,现在都要拼命补回来。
陈明丰则不然。
他生于三房最艰难的时代,而且顶着“族长弟子”的光环,所有人都希望他争气。
所以,在他的世界里。
仙道就是不进则退。
靠着这股果决,陈明丰弯道超车,成为了仙族第一个非陈景安血脉的金丹。
陈景安对于这种争气的后辈。
他不喜欢用言语褒奖,最干脆利落的办法就是用乾坤袋砸。
当然了,有喜就有忧。
首先是自家的。
他们这群人里,有寿命顾虑的唯有不曾踏上仙道的。
随着陈青蕊离世,就只剩下陈青雅一人。
早先,她靠着“机关移植”得以续命,并且转过来又投入到相应的研究中。
这些年来,成果不小。
至少,目前他们的团队,已经将第一次“机关移植”的成功率,维持在九成左右。
第二次“机关移植”,则会下降到六成。
至于第三次,当前完成这项试验的样本只有一个。
就是陈青蕊自己。
这才是她可以一直续命的关键。
这辉煌成果的背后,其实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付出。
陈景安早就想过了会有这样一天。
甚至,当初“机关移植”之前,他就做好了准备。
因为机关内道的存在,这一天被拉得很长。
可是时间从来不会屈就于人,即便是明月天君那样活了上万年的老怪物,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他也只能离去。
陈景安问道:“青雅她还剩多少日子?”
“一个月。”
“好。”
……
这只是诸多不顺中的一个。
还有一些,早就已经发生的事情。
譬如陈景安的六婶“宋茹婷”。
早先凌云宗大乱,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六叔和六婶,最终选择了各奔东西。
宋茹婷选择留在凌云宗,因为宗门里可以给她下放金丹灵物。
陈耀东则回到了族里。
彼时,他知道宋茹婷已经开始闭关。
这一闭不知道要多久。
假如她真的成了,那么陈耀东肯定要走在她的前头。
陈耀东心想。
他与大师姐结作道侣大几十年,心里总归是有点感情的,即便她突破到了金丹境,自己在她心里也是留点分量的。
所以,陈耀东生活在清河老街,平日带着陈传家生活之余。
他每日都要写点信。
这些信都不会寄出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了宋茹婷突破,那自己就罪该万死了。
不过,这些信却又都是留给她的。
谁说筑基就胜不过金丹的?
将来有一天。
自己走在宋茹婷的前面,等她来大景吊唁自己的时候,看到自己每日写的一封书信,肯定要让她哭得稀里哗啦的。
陈耀东怀揣着这种期待。
他兴致勃勃记录起了自己的见闻。
襁褓中的陈传家,仿佛就站在这些信封上,逐渐学会走路,说话,变成人嫌狗厌的小东西。
直至,因为检测出了灵根,他又成了修士的一员。
只是信纸翻动的间隙。
这小子就成婚了,媳妇还怀上孩子。
陈耀东的笔头写得更有动力了。
奈何,天意弄人。
它们能在最绝望的时候让人看到希望,也能让人在最有希望的时候掉入绝望。
——干娘突破失败,身死道消
这消息是由陈青云亲自回来说的。
陈耀东顿时傻眼了。
他手没拿稳,信纸犹如雪花一样撒了满地。
紧接着,陈耀东就前往仙门。
因为宋茹婷的突破失败直接坐化的,所以她甚至连遗体都没留下。
修士的世界里,也不兴大办丧事的那一套。
但陈耀东认定自己是俗人。
他是俗人,所以道侣也是俗人,这事情就得好好操办。
陈青云自然是配合到底。
陈耀东取了宋茹婷生前留下的部分东西立了衣冠冢,又亲自制作了墓碑,篆刻了文字。
到了夜里,他将火堆生起,把自己没有寄出去的书信。
当做纸钱一样慢慢烧掉。
陈耀东边哭边烧,他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狼狈。
……
等陈景安来到清河老街的时候。
宋茹婷离开已有两年了。
屋子里,传来了老人和小儿的嬉笑声。
陈景安走入其中。
这一眼险些没有认出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六叔。
他往常都是中年壮汉的模样。
可是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发老人。
陈景安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叔侄俩许久不见,可是只要一张口,很快就能聊到一起去。
这位仅存的长辈。
在父母离去之后,陈景安与他相识的时间是最长的。
陈耀东仿佛知道陈景安要说什么,直接打断施法。
“你无需担心我。六叔的性格你还不懂么?”
“这世上从来只有我安慰人的份儿,何时轮到旁人来安慰我了。”
陈景安点了点头,笑着道:“六叔能想得开这是最好了。若是六叔都不在了,那我往后都没长辈能哭了。”
“你这小子。”
陈耀东被他逗笑了:“你都贵为一族老祖了,还故意气你六叔,这传出去定是要被人笑的。”
“不过,六叔就喜欢你这脾气,哈哈!”
“你莫担心我,我还舍不得离开。人死如灯灭,有人相信死后团圆,但这就不包括我。我若活着,至少每年还能去给她上香;我若是死了,这世上念着她的人就少了一个。”
陈景安微微颔首。
六叔这心境,的确已经到了火候。
他取出两个乾坤袋,递了过去。
这里面各自装着一件金丹灵物。
如果不够,以陈景安如今的实力,完全有办法可以买到。
陈六叔没有客气。
“等我突破了,就从这老街搬出去。拿了你的东西,总得做点事替你赚回来才是。”
“六叔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