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陈景安将他拟定的方案传递给二人。
陈青雉和陈明远看过,脸上都难掩惊讶之色。
他们作为仙族现今的管理者,不是不清楚“叶蚯试炼”面临的问题。
只是,光发现问题还不够,重点是如何将其解决。
“叶蚯试炼”虽然影响了族人的培养效果,却能起到兜底的作用。
假如没有完备的替代方案,这对仙族而言同样是弊大于利。
别的不说。
陈青雉自己私底下就有过不少种思路,甚至想过要将“拼爹”的特性发扬光大,通过高门槛的方式,再筛选出一部分所谓的“精英”。
这样可以提高族人的上限,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逐渐凸显。
其中少不了“对立”二字。
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将来就再无回头的可能。
陈青雉思索再三,终究是放弃了。
可他爹今日提供的这套体系,倒是极好美化了这种冲突。
“拼爹”的现象仍然存在,只不过从显性转为隐性。
等到那些被拼下去的族人意识到这点,他们也正好到了要接受现实毒打的年纪。
这不见得就是坏事。
陈青雉作为族长,他要考虑的是仙族能给予何种程度的兜底。
这取决于仙族的财政状况。
以陈氏这百多年累计的家业,再加之“火魔宫”和“万兽谷”双方给予的赔款。
他们完全足以支撑全族的灵根苗子,进行仙道技艺的传授。
这也算是闭环了。
相比之下,陈明远就比较词穷了,只有一个“六”字。
他对于离开叶蚯园还是有些不舍的。
只是,陈明远心里明白,正是自己分管的“叶蚯园”出了问题,这才促成了这方案的改进。
他能做的就是将功补过。
三人就此事达成一致。
等更晚些,陈青雉会召集一众仙族长老,正式通过这一计划。
再往后就是筹备进程。
短则数年,长则十年,一座独属于陈氏族人的“族学”就会落成。
唯身怀陈氏血脉的子孙可以就读。
等到族学初具雏形,再以族学为拓本,向外进行延伸,通过“胎教”的方式将陈氏的附庸全部拉到自家的体系中。
这也算是模仿了“登天盟”的运行雏形。
哪怕没有别的收获,只就通过陈洋偷师来的管理模式,这都是不枉此行了。
陈景安尝到甜头,感到意犹未尽。
他甚至生出了想要把界河其他大势力都渗透一遍的想法。
只要分身的数量足够,这未尝不可。
再者——
陈景安想到了教习的事宜。
他的那些分身,身上都具备自己的某项特质,尤其是继承到他仙道天赋的那部分,这都是货真价实的天才。
如果把这些分身召集回来,作为族学的教师,这不仅是废物利用,同时还是给仙族上了双重保险。
假如真有祸害的苗子,那就提前掐灭。
……
大蜀,一处遗迹的出口。
其周围的山石坍塌,无数的土灰抖落。
直至一匹机关白马纵身而出。
陈青禅双手抱住马头,袈裟上出现了几个破洞,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狼狈。
至于那三位负责侍奉的妖王弟子。
模样也是一个比一个惨。
大弟子“孙天齐”的棒子被打断了,二弟子“朱九齿”的耳朵少了半只,三弟子“沙通天”折了四条腿。
最重要的是。
它们的境界竟然从金丹境跌落,也像陈青禅一样落到了筑基境。
这不是因为某种伤势,倒像是加在他们身上的一种禁制。
师徒四人接连逃出了上百里,他们这才停下歇息。
众人回想着先前的事情,心中有种挥之不去的阴影。
就在不久前。
师徒四人途经此处,路过一处人族聚居的小镇。
有匪徒时常劫掠。
他们例行前,顺手将匪徒剿灭了。
陈青禅作为“妖庭太子”,护持一方安宁也是他的责任。
然而,师徒四人没走出多远。
他们在路上停歇过夜。
等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身在一处宝相庄严的佛寺里。
有一个膀大腰圆的和尚,自号“西天弥勒”。
他申饬师徒四人手上沾染鲜血。
三位妖王弟子自然不允许有人污蔑他们的太子师父,伸张正义与草菅人命哪里是一回事?
于是,三人二话不说就要动手。
不曾想。
那西天弥勒只是动了动手指,直接就三大妖王打成了这般凄惨的模样。
他正准备取其性命,陈青禅挡在了三妖之前。
他提出以辩经的方式,与西天弥勒就是非做出定论。
西天弥勒同意了。
于是,他们就此展开辩经。
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陈青禅每说一句话,他的相貌就会苍老一分。
原本俊秀的小和尚,很快就过渡成了中年人的模样。
但陈青禅好像从无察觉一样。
不知道过去多久。
当陈青禅已经老得翻不动舌头,宣告着今日的辩经结束。
他是输家。
但西天弥勒看在他对佛法有着不俗理解的份上,准许陈青禅以命抵命。
此话一出,陈青禅的皮囊顿时变得松垮。
紧接着,他外表这张苍老的皮囊脱落,露出了底下一个全新的陈青禅。
这模样像极了[金蝉脱壳]。
随后,西天弥勒忽然打了一个响指。
师徒四人就出现在一个洞穴里。
他们周围的一切都要坍塌,只在正前方留下了一条出路。
滚滚落石一点点吞噬仅有的光芒。
生死之间,师徒四人爆发出了强烈的求生欲,这才赶在洞穴塌陷前跑了出来。
等到劫后余生之时,他们回顾着先前的事情,只觉得无比后怕。
尤其是三大妖王。
他们竟然退化回了筑基境,这还怎么保护太子师尊的周全?
二弟子“朱九齿”提出想要回族里搬救兵。
不过,陈青禅否定了他的提议。
先前经历过了一次“寿终”,陈青禅在新旧交替的间隙,耳边传来了那位西天弥勒的声音。
“你是我佛道种子,当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可修成正果。”
“这第一难,名为化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