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青山回到了宾席后,颜秀已经展示完了所有入围今日比武之人的名字。
共有百人,老少皆有。
青山目光看向了周围,果然与预料的那样,没有再见到颜其泽的身影。
青山转头看向了主席上的颜秀,恰巧迎上了颜秀询问的目光。
青山微微摇头。
颜秀也似知道青山在想什么,便转头看向了五长老问道:“五长老,其泽未曾前来吗?今日的比武为道论,乃是他擅长之事。”
五长老苦笑:“昨日门下弟子传话,外城一个买卖遇到了变故,其泽他赶去处理了。也不知今日是否能赶回来。”
“不用等他,直接开始吧!”
颜秀点头,回头看向了宾席的青山。
两人的目光皆是一闪.....
果然,颜其泽在发觉被发现之后,便不再出面。如今想必是躲在了什么暗处,看着他们。
“也罢。”颜秀站了起来,对着众人道:“那便开始今日的比武吧。”
“今日比武.....论道!”
青山有些疑惑,论道怎么比?
一百个人,难不成一对一对骂,看谁先骂过谁?然后赢的人与赢的人再对骂?
很快,青山就知道自己还是想多了。
嗡~
一道鸣颤响起。
只见还是一道流光自后山之中飞出,落在了殿前广场众人围聚的中央,化为了一块看似古朴无比的石头,屹立在了众人面前。
石头的周围散发着涟漪,像是在地上铺开了一圈华光之地。
除了青山,所有人似乎都见怪不怪。
“没想到商盟的这块【悟道石】居然这么大,想必世间也不多见了。”昨日的那个廖门主见到这块石头,便笑着站了出来。
随即,许多人都站了出来。
起身走入了那块石头的散发的华光之地中。
连浮声和一些人都站了出来。
青山还在疑惑,云丝雾梦裙的解释适时的在青山的脑海之中响起:“这是【悟道石】。”
“传言上古年间有许多先贤在悟道时,总喜欢假借一块石头视作另一个自己,让自己与自己论道,以此提高自己的道悟。”
“久而久之,世间许多人便有了习惯,对石论道。”
“再后来,世人发现,一些石头上居然遗留下了先贤悟道的痕迹,仿佛其中有论道之力。便有人专门找这种石头来追寻仙人的脚步。与仙人留下的道悟比较。”
“世事更迭,岁月变迁。”
“那些石头便不止留下了先贤的悟道之力,还有无数在后来与之论道之人的道悟。”
“如此,遗留下来的一些石头,也就是这种【悟道石】。”
“这种‘悟道石’,就好比你曾在青落山的陵渊之中见到的那些道灵一样,只不过其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先贤留下的道悟。”
“与之论道,会引来【道鸣】。”
“而多人借【悟道石】论道,其实只不过是看谁在与【悟道石】之中遗留的先贤道悟论道,能够引发更为惊人的‘道鸣’!”
“如此,既能互相比较,却也不用怕其他人会探究到自己的道悟,一举多得。”
青山明白了,所谓比武论道并不是彼此论道。
而是所有人都跟【悟道石】论道,看谁引起的‘道鸣’更加响亮。
“你走入【悟道石】的悟道范围就可以了。”
云丝雾梦裙怕青山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便又继续补充了一句。
青山这下明白了,便也起身,跟着其他人一同走入了【悟道石】的华光之中。
他又看了看周围,又见那些人都原地盘膝坐了下来。
他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坐了下来。
颜秀与几位长老见百位比武者都已就位,便也不再多言。大长老看了一眼悟道石,抬手一挥。
“悟道石启!”
瞬间,悟道石发出了一道鸣颤。
“嗡!”
青山顿时眼前一花,仿佛进入了一片空灵之地......
他依旧能看到悟道石周围的一切,所有人都已然入定。而自己也入定了。若是有人这个时候想要偷袭他,也不会看不到,更能随时退出去。
可是神魂却似乎游离而出,像是进入了【悟道石】的论道之域中一般,见到了另一幅景色。
这是一片白茫茫的天地之间。
云雾在脚下铺平,绵延无边。
像是来到了云天之上,又像是沉入了山河之间......
前方的云雾之上,有一株老树依靠着一块石头,枝桠散开,却无几片绿叶。
老树下,石头旁。
一个须发苍白的老者,盘膝坐在那里,身前摆着一副棋盘,正好奇地打量着青山。
青山恍惚,朝前走去。
摇摇晃晃,才发现自己的神魂稀碎,又在身后出现了道道神魂拖影。
他往前走,身后的神魂拖影要好久才能跟上。
便如同出现了层层叠叠的许多个青山。
青山缓缓走去,坐在了老者的面前,打量着老者,问道:“你是谁?”
老者笑望着青山:“我自然是悟道石之中无数先贤留下的道悟。”
“你可与我论道,或从与我论道之中悟你自己的道。”
青山摇头:“道有什么好论的?”
他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老者一怔,抬手抚须,沉思了起来:“你这便是开始了吗?”
青山摇头:“只是不解。”
老者像是很认真的想了想:“道者,心也。”
“先贤言:‘承古启心,破执共修’。”
“论道非争,是以言为舟,渡向不可言处。论道者,借形参意,实为拭心镜、观己心之执......破执而寻天意。”
青山茫然:“说人话!”
老者僵了僵,不悦地瞥了青山一眼:“论道好比读书,以他人之识,可充盈己心。”
“看来你不爱看书,不然也不至于听不懂老夫的话语。”
青山这下听懂了,却还是摇头。
“我的意思是......为何要‘论’!”
“如你所言,论道如读书。我自观书便可,又为何要与书中之识论一个是非?”
老者摇头笑道:“因为......你怎知书中之道便一定是对的呢?”
“或许你心中之理,才是对的呢?”
“你我若不论一番,你我又怎知你我之理,谁对谁错?”
青山又问:“可你不认自己对错,怎敢与我论?”
老者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