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山,万寿宫,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
“咚咚咚”
年轻有为的敏建伯禄益,感受到朱皇帝的恩重,浑身激动的颤抖,双目饱含泪光。
浑身使劲,一把挣脱朱皇帝的大铁手,再次跪下去,继续玩命磕头,梗着脖子,嘶吼高呼:
“吾皇万岁”
“大明万年,日月山河永在”
“陛下恩典,末将无以为报”
“宁州禄氏,愿誓死效忠陛下,保家卫国,驰骋沙场,绝不辜负陛下之期望”
“咚咚咚、、、”
当真是磕头如捣蒜,额头一下子就红肿了,血丝屡屡,没有一丝疼痛感。
是的,宁州禄氏,三代忠烈,在对抗阿迷州叛贼的战事上,全族的男丁都快死绝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禄益感受到了朱皇帝的恩重,热血沸腾啊。
君以国士待我,吾必以国士报之,宁州禄氏,必须继续效死大明,拼死沙场,报效皇恩。
“呵呵、、”
“啪啪啪、、”
强势强悍的朱皇帝,满意至极,呵呵一笑。
再一次弯身,低下去拉起禄益,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大声,激励鼓励道:
“好好打,功勋等着你”
“朕年轻,你们也很年轻”
“大明的未来,都是年轻人的”
“朕看好你,禄氏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
没错的,做了那么长时间的监国和皇帝,朱皇帝收买人心,有了足够的经历经验。
是的,这种忠臣猛将,可遇不可求啊,得好好拉拢着。
年纪刚刚好,都是20多岁,忠烈之后,积极主动求上进,态度很端正。
这种人,朱皇帝最喜欢培养了,养好了,以后能用几十年呢,绝对的心腹重将啊。
这一点,忠贞侯秦良玉的后代,就有点不如了,看朱皇帝给的编制,就知道了。
如果,忠州秦氏,石柱马氏,能有禄益的积极主动,朱皇帝肯定是另一个态度了。
至少有一点,忠贞侯的这个爵位,肯定会留在秦氏或马氏身上,而不是别的侯爵。
当然了,还有一个年轻人,就是涪侯之子谭益,现在的敏东侯。
老辣的朱皇帝,也是把他从川东,特意召回来重用,不但继承了爵位,还给了兵权。
大明皇帝的亲军系列,虎贲卫的主将,领左右两卫,总计4千的大编制军营。
还有一点,涪侯的旧部,川东的旧将,也有十几人,全部一起重用了,全部调入军队做副将。
没错的,前年的重庆之战,涪侯谭文领兵出征,被两个弟弟刺杀身亡。
但是,他的嫡长子谭益,还有他的旧部,一直躲在山窝里,在坚持抗清杀鞑子。
像这种忠贞志士,死守大明的江山,老辣的朱皇帝,当然要重用了,大大的重用。
“咳咳”
终于接见完了,朱皇帝也不留恋,回到龙座上,重重的咳了两声。
酝酿了一下,才把目光放在左侧,看着兵部尚书邹简臣,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邹尚书”
“此次川滇黔,土司围剿战”
“你是兵部尚书,也是贵州的主帅”
“说一说吧,总结一下,让大家也听一听”
是的,这个邹简臣,很久没有出现在朝廷了,一直在贵州。
这一次的川滇黔围剿战,他带着贵州的1.5万正规明军,就是围剿水西土司的主力。
这不,战役差不多了,朱皇帝就把他们这些主帅,都召回来了。
同样,朱皇帝的朝廷,也要为将来的东征,开启真正的冲刺准备了。
因此,作为兵部尚书的邹简臣,肯定得回来,主持兵部大局啊。
当然了,此一时,彼一时,朱皇帝对待邹简臣,已经是公事公办了。
刚才就是如此,夸赞沐天波,那崇,禄昌贤,禄益等人,就是没有夸赞邹简臣和龙世荣。
没办法的,大明的兵部尚书邹简臣,联姻缪乌郡王刘震(蜀王府),永远是朱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他们太过分了,身为大明中华王朝的第一外戚勋贵,竟然联姻朝廷重臣,彼之娘之的玩意啊。
这要不是,为了朝廷的稳定格局,为了大明的未来,朱皇帝肯定要下重手的,绝不会姑息。
“哎”
站在左侧的邹简臣,也终于听到朱皇帝的点名了,脸上从容淡定,内心里,却是深深一个叹息啊。
没错啊,再怎么说,这一次的水西围剿战,他也是功臣吧。
如果是一年前,邹简臣拿了这个战功,朱皇帝肯定龙颜大悦,亲自召见,问候亲切不断的。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场联姻,搞没了,内心懊悔又无奈。
没办法啊,蜀王府是他旧恩主,人不能忘本啊。
回想那一天,收到刘皇后的信笺后,老辣的邹简臣,也是想了几个晚上,寝食难安,最后才正式同意婚事的。
也就在那个时候,他就预见了,今天的局面,肯定会被朱皇帝冷落。
因为,他是看着朱皇帝成长的,非常清楚皇帝的为人,外宽内忌,心狠手辣,英武果敢。
“回禀陛下”
“此次的川滇黔围剿战”
“虽有瑕疵,也有不足之处,更有些许漏网之鱼”
“但在总体上,还是符合战前的筹划谋划,甚是超额度的完成战略目标”
规规矩矩,一本正经的邹尚书,弯身弓腰,双手行礼,对着上面的朱皇帝,先总结性的回应一下。
没错的,即便是被朱皇帝冷落,他还是兵部尚书,本职工作,必须得做好。
是的,身在贵州前线的他,也能收到一份兵部的战报邸报,整个朝廷的军队情况,这就是他的权利。
所以说,领兵征伐水西的同时,邹简臣还要操心,整个川滇黔的战局。
同时,还有湖广和四川,甚至是占城国的战事,他也要操心,时刻提出战略规划。
没办法,朱皇帝太强势了,自身就是武夫皇帝,勤政务实,宵旰图治。
同样,他们下面的朝廷重臣,肯定也得勤政,往死里干活,否则就得滚蛋的结局。
“微臣先说一说,云滇的土司战局总结”
“整个云南的围剿战,分滇西,滇西南和滇西北,三路大军”
“滇西一路”
“主帅是黔国公,统领茶山司的早昌将军,潞江司的线崇毅将军,总兵力两个营6千人”
“这一路,进展最快,没什么反复,跟预计的战略差不多,战果累累”
“一个月以前,这一路大军,就结束了围剿,开始回师永昌,增援滇西北的丽江府”
是的,滇西一路,也就是最简单的一路,没什么反复波折。
毕竟,这是沐王府的老巢,历朝历代,有很多联姻盟友,都是利益共同体。
没看到嘛,当初的沐天波,被沙普余孽追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逃亡滇西。
同样,永历王朝,濒临绝境的时候,也是选择滇西边境,而不是北上四川。
邹简臣,身为兵部尚书,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说的非常简单。
同时,他的话语中,也带着一点点的暗示。
左侧的第一人,黔国公沐天波,这一战的功劳,其实不咋地,朱皇帝有点不公道啊。
“滇西北一路”
“主将是高得捷将军,统领吴承爵将军,鹤庆府的董堂荫将军”
“总兵力,有3个营,总计9千人”
“这一路,刚开始就遇到了麻烦,丽江木氏叛贼,北撤山区雪域,全部躲起来了”
“不过,这些难题,兵部之前就预见了,也有足够的战术准备,按部就班就是”
“后来,黔国公的大军,增援过去了,战事就变的顺畅起来了”
“如今”
“本朝的大军,已经拿下了,滇西北所有的疆土”
“丽江府,永宁府,还有北胜州,蒗蕖州和巨津州,临西县等等”
“木氏余孽,残兵败将,几千人左右,全部困在最北部”
“革甸,香罗甸,剌次和,瓦鲁之,四个长官司,边境高山地区”
“据前线的高将军战报”
“木氏土司的一些家将,是斩杀了不少,头颅就在大殿内”
“但是,他们的首脑,木懿阿寺阿春,木氏的其他嫡系宗亲”
“应该是离开了境内,逃入了青藏高原,投靠了雪域的和硕特汗国”
“所以说,朝廷的兵马,还得继续留在滇北”
“既能一边围剿木氏残部,同时,也要防卫和硕特的兵马,突然从雪域杀出来”
哔哩吧啦的,兵部尚书邹简臣,出口成章,把战事总结,捋的一清二楚。
如今的朱皇帝,有五个战略谋臣,邹简臣,龚铭,金光,刘玄初和方献廷,都是当世的顶尖谋士人才。
邹简臣和刘玄初,是大西军刘文秀的谋士,后来刘玄初跑了。
龚铭是李定国的谋士,金光是尚可喜的谋士,刘玄初和方献廷,也是吴三桂的谋士。
所以说,当今天下,要说战略谋士这一块,没人比得上朱雍槺的朝廷。
像这种战略总结,在他们这帮老辣的谋士眼里,不用太简单了,很多事情,战前都能猜出来。
更不要说,如今战事结束了,进入了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