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都亲自来了,就算是亲戚上门,你也得迎接一下吧,你只是辞官,但却还是越王,是皇亲。”
张太后这速度,和徐闻就是前后脚。
就是说徐闻刚刚出宫门,她也准备好一起出来了。
原本太后出行,各种仪仗,布置,起码得提前一天做准备。
今天这般轻车简从,可见张太后确实是急了。
丈夫心里不痛快,朱月蓉只能拿出女主人的风范,行礼道:“见过皇嫂!”
“蓉蓉。”
张太后也拉着朱月蓉的小手,两姑嫂亲切地聊了起来。
“你这段时间怎么不去宫里了?唉!年纪大了,身边就缺个能陪着聊天的。”
朱月蓉答道:“这不是我们家这个王爷六十大寿后,还有些家事需要处理,所以忙了一点。”
这也是实话,唐赛儿都回家了,她作为家中主母,自然也要拿出相应的风度。
虽然知道这位经历有些传奇的女人,现在已经是婆罗洲实质上的女王,也不缺什么东西。
当时大明的首位活着的异姓王,还是有些家底,女儿第一次回门,不准备点什么好东西带回去,那不显得寒酸了。
谈起家事,太后就开始诉苦。
“大家都差不多啊,家事不好处理,皇家也是一样,陛下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始终是当今天子,哪怕是哀家,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教他,多亏了有越王帮哀家。”
“哀家也是一时没想明白,出了个昏招,本意是想越王看在彼此都是一家人,多包容点,体谅一点陛下,却用错了方法。”
太后都追到家里来,徐闻还是没有甩面子离开,在一旁耐心听着。
张太后刚一说完,越王就拍着桌子道:“有这样提醒的吗?前面那几位陛下,和我说话都是直来直往,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想到什么说什么,更何况那些话是随便可以说的吗?”
这下安成公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几句童谣弄得自家丈夫和两个孩子几天没有好心情,她也被动知道了。
朱月蓉没想到,这些话居然是从张太后这里传出来的。
她也只能叹息道:“皇嫂,这真不能怪徐闻,他为官四十余载,哪怕是在素来对官员要求很高,甚至严苛的皇爷爷手上,也没有受过这种委屈,那时他还初入官场,什么资历都没有。”
回来这一路上,徐闻脾气发完,自己的态度也表达完,也稍微冷静一点。
其实去皇宫之前,他内心就有不少疑点。
张太后用这种方法,还留下这么多破绽,总感觉自相矛盾。
但当时想的就是找人当面对质,被没有想太多,喷完再说。
怨气宣泄完,再仔细思考之后,就有更多想不明白的事情。
可这些想不明白,当他换到另一个人的角度,也都明白了。
徐闻直接开口问道:“太后的这个主意,恐非自己所想吧?”
张太后沉默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回答。
徐闻也就明白了,皇宫之中,还有谁能操控太后?
这一刻,他是真的感觉累了。
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对一个真心想帮自己的人,使用这种恶毒的方法!
如果没有暗卫及时发现,斩断传播途径,又或者自己心没那么大,很在乎世俗的看法,或者旁人的眼光,还真有可能被这种舆论倒逼,做出一些不情愿的事情,人言可畏啊。
童谣被编造出来的根本逻辑,就是知道徐闻不会反,所以才会有这种诛心之言。
面对这样的君王,徐闻不想再继续下去。
自己这几十年的所作所为,都记载在史书上,自有后人分说,也不怕一时间的诽谤。
就像是朱祁镇不管怎么污名化于谦,抬高王振,一个就是写出石灰吟铮铮铁骨,挽大厦于将倾的真英雄,而另外一个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只是自己此后做的所有努力,都会被皇帝异化掉,显得自己是在做毫无意义的无用功。
徐闻不想再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
太后见徐闻也不说话了,以为他脾气已经发完,就把一直拿在手上的官帽,放在桌子上。
“越王能够想明白就好,孩子总会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您去指导,距离陛下亲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有很多地方需要麻烦你。”
徐闻一直在思考,张太后也在想着没有徐闻的朝廷会如何?
可光是想想,就让她头大。
朱瞻基没事去她那里时,总喜欢和她聊聊朝局。
所以太后也知道,现在朝中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那是因为文武百官之上,还有一个徐闻压着他们。
这位越王能文能武,可谓是六边形战士。
朝中能够难住他的事情基本没有,其他人也别想在他面前蒙混过关。
加上徐闻一心为公,绝少掺杂私人感情,还有他这么多年栽培起来的门生故旧,几乎遍布各个部门以及各地督抚,所以朝中绝少有人不服他。
如果少了一个这样的人物压制,朝中不知道是何等的景象。
可惜徐闻现在心灰意冷,内心就一个词,不值得!
“我心意已决,不会再随意改动,明天我就会正式递上辞呈,倒是还望陛下和太后准许。”
“老臣已到耳顺之年,为大明服务了四十多年,也该到休息一下的时候了。”
“越王!”
张太后这次的叫声中,包含了很多的情绪。
她其实想把宣德帝搬出来,以两人的约定来逼徐闻回心转意。
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强扭的瓜不甜,看徐闻的样子,是彻底放弃了。
张太后叹了口气,就起身离开。
第二天。
徐闻身着许久未穿的亲王冠袍上朝。
当着上朝的文武百官,他向皇座之上的朱祁镇递交了自己的辞呈。
同时说道:“臣徐闻,入朝为官四十余载,现如今六十有余,身体大不如前,恳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
昨日宫中发生的事情,太后虽然叮嘱众人不得泄露,但这些家奴,瞒谁也不会瞒小皇帝啊!
朱祁镇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知道徐闻已有辞官之意。
今日见果然如此,虽然脸上还是一副不舍的模样,但还是太嫩。
徐闻一眼就能看出他眼角的笑意,更加肯定自己决定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