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重新出现的天幕,武德到开元之间的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昨天这天生异象把他们吓了个半死,本来以为是天罚,结果后来发现是讲他们大唐建国的历史,这样也好,正好他们能参考一番后人的政策,顺便规避一些错误。
想到这,一群人目光灼灼的看着上首。
不过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此时武德(李渊)年间和贞观初年的气氛格外冷凝。
就在这时,上空的声音传了出来。
【大家好,昨天已经给大家播放完了武德年间的故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玄武门之变的后续。】
武德年间,听到‘玄武门之变’几个字,李元吉不由回想起自家身死的场景,冷哼一声道:“二哥,你手起刀落的速度够快啊!”
“彼此彼此,成王败寇而已,大哥和四弟也不差。”
“你......大哥,你看看他。”
李建成没有理会李元吉,而是抬眼看向上首,他倒要看看大唐的后续如何,他李建成既然敢上桌,那就输得起。
看着这几个儿子的模样,李渊一阵头疼,儿子太有本事的痛谁懂啊?不过老二想要兵变上位,他会怎么对自己这个老父亲呢?
始皇、杨坚:滚,你凡尔赛的嘴脸太难看了。
贞观初年的李世民握着爱妻的手,低声道:“观音婢,我......”
“二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我和孩子们也会一直陪着你的。”
李隆基不以为意的扫了眼上首,太宗的玄武门之变算什么?他李三郎五年经历了三场政变,力压伯娘、姑姑等奇女子,成功上位,老李家最优秀的崽,舍他其谁!
杨玉环看着眼前得意洋洋的老头子,直接敛下了眉眼,心里默默期盼着自己不会出现在上面,不然儿媳嫁公公的遮羞布,可就......
【对了,忙着给大家讲解,忘了说我的名字了,为了应景,主播我特意给自己改了个网名,大家喜欢‘玄武’这个名字吗?喜欢的话给我点个关注,爱心也可以哦。】
???!!!
这名字一出,天幕下的众人差点闪了腰。
不是,你说你叫啥?我严重怀疑你在内涵什么,并且我有证据。
李世民哭唧唧的说道:“观音婢,主播他是故意的,他欺负我。”
长孙皇后熟练的顺毛道:“那我们不看,二哥你愿意吗?”
“那还是算了吧,学习学习后人的政策,才能更好的安定天下,没关系,不就是玄武门吗?我不在乎。”
【说起老李家的事,玄武我简直能和大家聊上三天三夜,无他,实在是太精彩,太繁荣昌盛,太武德充沛、太不走寻常路了。】
......
所以你能赶紧说吗?别在这放水拖时间,我们要看重点、重点啊!
主播你要讲的不精彩,都对不起’玄武‘这个名字,也对不起我们偷偷摸摸给你点的关注。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第一次玄武门之变爆发,请大家记住六月初四,这个是重点,后续可还要用到呢。】
???
不是,什么叫第一次玄武门之变?这玩意难道还有很多次吗?
李元吉冷哼一声,漫不经心道:“二哥,你家总不会代代都去玄武门走一遭吧?”
“李元吉,你找打是不是?”
“我和大哥都被你弄死过一次了,难道挨打比死还可怕吗?”
看着破罐子破摔的李元吉,李世民也没客气,直接邦邦两拳送了他个熊猫眼。
李渊见此,直接拍案而起,骂道:“都给朕安分点,朕还要看自己的结局呢。”
众人:......行吧,那祝你安享晚年。
“高明,你过来。”
面对自家老父亲的呼唤,母亲担忧的眼神,年岁还小李承乾也没多想,缓步走上前,不明所以的望着老父亲,问道:“阿耶,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你对玄武门有什么想法吗?”
“二郎,高明还小,你......”
“阿耶,儿子目前还没有什么看法。”
???所以你是以后有想法吗?
.【没错,欢呼吧,雀跃吧,虽然李唐是最光辉璀璨,繁荣昌盛的王朝,但也是兵变次数最多的王朝,主播我今日讲解是李唐皇室的优良传统,我家代代玄武门。】
!!!???
’代代玄武门‘是优良传统?你没说错吧?
李元吉没想到自己的话成真了,正准备嘲讽一番,结果还没开口,就听到了耳边的暴怒声。
“李元吉,我打死你这个乌鸦嘴。”
“父皇,救我。”
李渊:......
我要是能管的住你们这群孽障,还会有玄武门之变吗?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
贞观年间的李世民心死了,不是,怎么就代代玄武门?
自己对高明这么好,让他看看是庶出的哪个逆子,居然敢抢高明的东西,哼。
即将被废的李承乾:不才,玄武门2.0正是在下。
李泰:阿耶,我不是庶子。也不是逆子,但我也想要太子位呢。
庶出子:我们虽然不是嫡出,但父皇你也不能随便给我们戴黑锅啊!
【好了,言归正传,玄武门之变,以明懿太子李建成和海陵剌王李元吉身死,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结局,一对三还不落下风,不愧是武德充沛的天策上将。其中那句‘我要节制天下兵马’,更是成为后人争相效仿的先例。】
李元吉简直快要被气死了,明明大家都是一样的死法,凭什么自己是恩将仇报,怙恶不悛的恶谥‘刺’,大哥就是顶顶好的‘明懿’?
“二哥,我和大哥都是你的对手,也都是你的亲兄弟,我们的身后名你也不能太区别对待吧?”
新鲜出炉明懿太子的李建成:.......
这难道是老二给我的补偿奖吗?但我想要的是皇位,‘明懿’好听有什么用?老四是个傻子吧?。”
“二郎,你可真是够孝顺的?朕这个开国皇帝被逼退位,你......”
李渊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眼中的含义却不言而喻。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忽略‘后人争相效仿’这句话,讽刺道:“这是父皇你承诺给我的东西,我只是拿回自己该得的,皇帝金口玉言,您说呢?父皇。”
“你......二郎,朕倒要看看,你这个后人争相效仿的先例做的如何,哼。”
输人不输阵的李世民直接冷哼一声,反问道:“我要是做的不好,他们会效仿吗?”
其他人:......你说的好有道理。
大家心心念念的观影来了。
唐太宗:呜呜,我受苦受难的日子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