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芷宁的眼里闪过一抹势在必得。
回去的路上,夜澜倾专注开车,只简单询问了酒席的事情。
得到的答案是顺利,她便不再开口。
夜淮一晚上都没睡好,他是跟大哥和侄子一个屋睡的,半夜,志超说了不少事情,他觉的得告诉闺女。
“倾倾,志超说,夜芷宁和张文菊盯上夜氏了,夜氏是你的小厂子?”
夜淮好奇问道。
他知道几个闺女在香江那边开了厂,但具体的还真不是太清楚。
一直以为小闺女的底气是那个神秘镯子空间带来的,导致他忽略了自家闺女们的真正实力。
“嗯我知道了,昨天来送你时,刚好听到那母女俩蛐蛐我呢。”
夜澜倾漫不经心的说道,看着在认真开车。
“你大爷揍过那娘们,就是天生的搅家精,不然你大爷日子也不至于这么难。”
夜淮语气中满是无奈,眼底暗藏着一抹疼惜。
夜澜倾眼角余稍瞥了老夜一眼,见他满脸惆怅,轻笑一声:“咋的你同情我大爷啊。”
夜淮表情讪讪的撸了把脸:“你大爷就像你拿回来那个夹心饼干。”
“我奶对他好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惦记你没。”
夜澜倾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她可不信老太太讹小儿子的钱给他,他能不知道,知道的话一点都不闻不问,那这人就是不行。
她爸这种人,有时心疼不上手,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然,这个年代的人注重亲情,她能理解。
毕竟人家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即便有伤害,那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忘。
“你奶是你奶,你大爷是你大爷,他俩不一样,你奶活着的时候多威风,死了下去就多煎熬。”
“啥意思?”
“没啥,好好开车。”
夜淮看了眼闺女,见她没打破砂锅问到底,才稍稍松了口气,他娘下去,不得被他爹收拾?
老头啥都知道,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才睁只眼闭只眼,觉得都是她生的肯定会对他好,谁能想到呢,老太太的心一开始就偏了。
这就是孩子们经常说的,爱与不爱的差别。
本以为爷俩话题就此打住,没想到夜淮末了又道:“小心点夜芷宁,那孩子随张文菊随了个十成十,一包坏心眼。”
“嗯。”夜澜倾淡淡应道。
一路上都是人,现在正值过年,初四又是走亲串友的日子,满大街上自行车比以往多了几倍不止。
看到他们的汽车疾驰而过,好多小孩子,都会羡慕的转身驻足,直到看不见汽车,才会继续跟在大人身后走。
夜澜倾把人送到后,自己就单独出去一趟,她找了方清野原来的手下张大宝。
让他帮着打听一下王帅到底是什么情况,张大宝虽然是方清野的手下,但其实他是方无的打手。
方无就是原来的财政局副局长,如今听说已经高升了。
想必让张大宝帮着去打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结果找到张大宝,夜澜倾把这事情一说,他就将自己知道的都讲了一遍,根本就不用打听。
原来是王帅在监狱里摔成重伤,几乎要不行的那种,王母便倾尽家产,找了人,把他捞了出来。
还被高人指点搞了个什么联名书,都是周围的村民按的手印,才争取了宽大处理。
只能说幕后之人手段强悍,在一个就是王家是真有钱。
至于那个孩子确实是小表妹生的,只不过生产时死了。
为什么又说这孩子是夜澜菲的,大概也许有可能是王母故意的。
一直到家夜澜倾都在想,王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她可不信王母能倾尽所有来救儿子。
她手里肯定不止那些。
就好比人的消费观,仅限于比自己工资低的东西,才会不眨眼的买。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肯定会斟酌。
而王母就是,只有手里有基数足够大的财力,才能敢做到这一步。
这可是减刑将近一半啊,幕后之人想必是个手眼通天的人。
不过想到王明章当年贪污的数量,也就能理解了,如果不是有强大的后盾,又怎么敢这么做。
他……只是个挡箭牌而已。
进屋后,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就是房子,当真是太过窄小,想全家人都在一个空间待着,那根本不可能。
“回来了?你干啥去了?”
王翠花眼尖的见小闺女嘴里哈着热气进来了,忙歪着脑袋打听道。
“奥,我去打听了点事,等会说给你们听,我先换下衣服。”
其实她是惦记着屋里的封北,这么久了,估计得换个纸尿裤了吧。
封北完全可以慢慢的自己上厕所,但他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旁人跟他上厕所。
更何况这人会是不熟悉的谭斌,他更抵触。
故而自己要求穿成人纸尿裤。
好在夜澜倾进去问了一下,男人说没怎么喝水,也没小便。
晚上又是丰盛的两桌,吃饭间夜澜倾将打听的事情,说给大伙听。
王翠花叮嘱不再让提这件事情,即便人家有,那也是人家的,离婚就没关系了,各过各的挺好。
夜澜菲只在心里懊恼,当初拿的太少了,当初她看到那么多金子时,其实腿肚子都是转圈的,能拿两块已经是她鼓足了这辈子所有的勇气,这可是偷盗。
要是当初她多拿点,窦玉芬肯定不会这么简单把那个混蛋弄出来。
她以为前婆婆用的就是她看到的那箱金子和那些钱,其实那些东西早就进了妹妹的空间。
在夜澜倾空间里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个红木箱子,上头贴了张a4纸,写着夜澜星三个大字。
不久的将来,夜澜倾是会给二姐的,当初就说那是夜老二应得的,当妹妹的肯定就不会没下。
当然,她也不屑做那些。
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仿若那昙花一现的绝美瞬间,在爱与温暖的怀抱中,稍纵即逝却又让人心醉神迷。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每次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归来,在岁月的磨砺中我们将以更成熟美好的姿态再次相聚。
正月初八。盛家四口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