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四世三年,九月初。
代地西北部的高柳城,秦军两万步卒加上五千骑兵,大破匈奴之前派过去的炮灰后,一路追杀。
后方驻守等待时机去抢占高柳的匈奴精锐,同样遭受猛烈攻击,因无险可守,只能一路后退。
却退到了代县西部山麓边缘的一座小镇,高长镇。
而在代地东部的城上关,五千秦骑战士,更是一路长驱直入,杀到距离代县不到百里的繁育城。
当这个消息传到冒顿处,当即引来了轩然大波!
因为代县所在的地方,是一片狭窄的谷地,位于恒山系和太行山系的中间。
高长镇,这座北方恒山系山麓的边陲小镇,乃是代县进入西北的要道。
在被秦军压制到高长镇之后,入代匈奴军现在的控制范围,是在代县西边的高长镇到繁育县沿线。
他们的南北两面,是两座大山。
东西两面,都已经被秦军堵住。
这意味着,他们被彻底的包围在了一条东西狭长不到四百里的谷地之中。
冒顿现在是彻底感受到了绝望之意!
“混账,一帮废物,为何草原的大军,至今还没有收复北方!”
冒顿知道,自己这边被限制之后,粮食缺乏,兵力同样不占优势,就只能靠着北方草原的兵马,突破秦人的防线。
入代匈奴军撤退的破局点,靠他们自己是不行了。
然而,过去一两个月了,他留在草原的将领,就算是反应再慢,都应该已经调集兵马南下,抢夺入代匈奴军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
却至今未曾有任何的消息传来。
那些愚蠢的家伙,到底在干什么啊。
到底知不知道,他是匈奴的魂,失去了他,匈奴还怎么抵挡秦军?
现在最重要的,是支援他这边啊!
从代县外过来的匈奴大将,面面相觑。
他们没有想到北上的冒顿,不仅没有缓解他们在代地陷入的困境,反倒是加深了他们的泥潭。
陷入其中,现在,更是看不到丝毫的希望了。
那几个和左谷蠡王讨论过冒顿北上胜负的匈奴嫡系大将,都有点无法直视左谷蠡王那怪异的眼神。
左谷蠡王倒是很平静。
冒顿的失败,不能说是意料之中吧,只能说冒顿太轻敌了。
他这数日的进攻,就能感受到,城上的秦军不过寥寥无几。
但是每次眼看着有机会攻破代城的时候,这些秦军总会疯狂的带头出击。
秦人的疯狂劲,和当年的长城军团,简直就是一个模子。
当危难之时,总有人挺身而出,不计代价的牺牲,为了获得最终的胜利。
既然秦军断了他们的退路,就很有可能,不顾生死的挡住冒顿的反扑,为了将他们覆灭在代地。
只是过程,还是有些令人意外的,竟然还有一支匈奴残兵,偷袭了大意的冒顿。
秦人的手段,更加狡诈了啊。
若冒顿当时遭遇的是秦军,肯定第一时间避难,而不是等着叛军靠近,受到突袭。
再怎么样,都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损失!
左谷蠡王不说话,思考着,但他还是被冒顿盯上了!
“废物,为何至今未曾攻破代县!”
冒顿的滔天怒火,朝着左谷蠡王倾泻而出。
“若是攻破代县,大军早就南下,杀入太原,杀入秦军的腹心,何至于此时被困住在代地!”
冒顿的一身怒火无处发泄,几个心爱的美人儿都已经不中了。
他将此刻困境的失败,失去理智般的全部怪罪到左谷蠡王身上。
因为一个废物,才会有一座城市,拖住了他的脚步和王图霸业!
左谷蠡王吓了一跳,他可不能背这么大的锅啊!
与他无瓜!
是先前有个废物部落,进攻数日没有攻下,才让他去进攻的。
只是,左谷蠡王没机会开口,在场的匈奴嫡系大将,阴沉的目光,都锁定在左谷蠡王的身上。
“拉下去,五十军杖!”
暴虐无常的冒顿,这个时候还是留了左谷蠡王一条命。
只是,这么多军杖下去,不死也差不多了。
左谷蠡王慌乱的大吼:“大单于,不是吾的错啊……”
对冒顿而言,是不是不重要了,即使左谷蠡王身居高位,本质上还是来自东胡的奴隶,身份未曾转正呢。
他发泄了一番怒火之后,众多匈奴嫡系高层,见到了被处理的左谷蠡王也好受了一些。
不是他们废物,而是左谷蠡王废物,进攻一座秦人城市,到现在未曾拿下,耽误了整个大匈奴。
“你们谁愿意率军,攻破代县,就是大匈奴的右贤王。”
左贤王大位,一般是匈奴的继承人担任。
右贤王则是匈奴之中,非大单于血脉的最高职位了,甚至是可以单独开辟出贤王王庭,自成体系。
这个位置,冒顿一直留中不发,本来是想要待价而沽,等这次大战之中拿出来,激励帐下大将,收买人心所用。
现在,不得不提前拿出来了。
只是,冒顿说完之后,刚才还怒瞪着左谷蠡王的众人,都不发一言了。
左谷蠡王部的损失,他们还是看得到的。
眼下情况不明,局势万分火急,再去进攻代县,一旦被拖住,损失惨重,那就和等死无异!
他们是凶残暴虐,有时候莽夫意识,但是纯粹的莽夫,是没办法跟随冒顿,一路隐忍,最终走到现在的。
“大单于,代县城墙高大,代军抵抗坚定,被左谷蠡王这个混蛋刺激的,全民皆兵,连百姓都在走上城墙反抗草原的雄鹰!”
“我们已经错失良机。”
“这个时候继续进攻代县,得不偿失。”
冒顿愣了一下,才意识到众人的担心,刚被左谷蠡王降下去的怒火,再次升腾起来。
都什么时候了,这些该死的家伙,竟然还在考虑着自己嫡系的那三瓜两枣,而不愿意为了整个大匈奴奉献!
冒顿本想要破口大骂的,却突然意识到一个极为恐怖的事情。
连这些跟随他多年的嫡系心腹精锐,在关键时候,都没有为了大匈奴誓死效忠,不惜代价牺牲的决心。
那其他人呢?
北方留守草原的大军,至今未曾有动静,冒顿心底已经有了一些大概的猜测。
秦军兵力突袭北方,控制了长城之后,那帮该死的家伙,可能以为他已经挂了,亦或是为了保存他们的实力,很可能会干脆的放弃南下。
这是匈奴联盟刚建,尚未凝聚人心的弊端,无人会誓死效忠匈奴,誓死效忠他这个草原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