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15,白令海峡宛如一片被黑暗吞噬的神秘世界,冰雾浓稠得仿佛能将一切吞噬。
在这片死寂的海面上,三艘“亚台风”级核潜艇如隐匿在深海的巨兽,凭借着先进的静音技术,悄无声息地缓缓上浮至潜望镜深度。
艇长科瓦廖夫大校双眼布满血丝,他已经连续在指挥岗位上坚守了数个小时,但此刻他的眼神却异常锐利,紧盯着热成像仪。
屏幕上闪烁的橙色光点,就像黑暗中潜藏的危险信号,那正是米军“吉米·卡特”号间谍潜艇的轮廓。
“发射‘暴雪 - 7’鱼雷。”科瓦廖夫大校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宛如从幽深的海底传来。
他按下火控按钮的瞬间,整个舱壁都微微震颤,那是力量即将爆发的预兆。
按照切尔纳温海军上将的指令,这次行动必须毫无声息。
整个两级战争将由他打响第一炮!
这两枚鱼雷承载着使命,它们将为后续的行动撕开一道口子,为太平洋舰队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
“暴雪 - 7”鱼雷脱离发射管,以极高的速度在冰冷的海水中穿梭。
它的设计采用了最新的超空泡技术,在航行过程中,鱼雷表面会形成一层气体包裹,极大地降低了水的阻力,使得它能够以惊人的速度接近目标。
米军“吉米·卡特”号潜艇上的声呐兵,在最后一刻才捕捉到一丝异常的声响,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两枚鱼雷精准地命中了“吉米·卡特”号潜艇的艇身。
瞬间,剧烈的爆炸在海底深处响起,巨大的冲击力将潜艇的外壳像纸一样撕开。
爆炸产生的高温使得周围的海水瞬间汽化,形成一个巨大的气泡。
随着气泡的膨胀和破裂,强大的水压差将潜艇内部的设备、管道和舱室瞬间摧毁。
潜艇内的士兵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向各个方向,有的被金属碎片刺穿,有的被爆炸的气浪震得七窍流血。
短短几秒钟,“吉米·卡特”号就从海面上消失,只留下一片混乱的残骸和漂浮的油污,沉入了无尽的海底深渊。
此时,在遥远的联盟海军旗舰“库兹涅佐夫 - 2”号上,海军作战部总指挥切尔纳温目光如炬,他站在指挥中心,注视着屏幕上的舰队动向。
十七支航母战斗群在他的指挥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整齐而有序地转变方向,碾过国际日期变更线。
最先进的舰载机和防御系统,让周围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紧密护卫,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海上作战集群。
“密切关注各舰队位置,确保行动同步。”林耀东元帅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清晰地传来,那沉稳的语调中透露出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第一阶段务必做到悄无声息,为后续进攻创造条件。”
“明白,已下达指令,各舰队保持隐蔽前进。”切尔纳温快速回应。
他的眼神冷冽,迅速传达着各种指令,确保每一艘舰艇都能准确执行任务。
航母战斗群在海面上破浪前行,舰艏劈开冰冷的海水,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
舰载机在甲板上待命,飞行员们坐在驾驶舱内,全神贯注地等待着起飞的命令。
中西伯利亚核基地武装指挥中心参谋部,灯光昏暗。
林耀东的身影在全息沙盘前显得格外冷峻,他把控全局,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的指尖在沙盘上快速划过,划出七道红色箭头,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战斗的信号。
“启动‘极光’协议。”他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回荡,简洁而有力。
瞬间,身后以科研员为首的三十名操作员同时忙碌起来,他们的手指在键盘和操作台上飞速舞动,激活量子加密频道。
这是一场科技与智慧的较量,量子加密技术确保了信息的安全传输,让敌人无法窥探到联盟的作战计划。
3:16:17,部署在近地轨道的“穹顶 - 9”卫星群开始行动。
这些卫星在红星扰频风暴系统加持下,向阿拉斯加上空电离层注入定向微波束。
安克雷奇空军基地的F - 22飞行员史密斯少校正在执行巡逻任务,他驾驶着战机在夜空中穿梭。
突然,头盔显示器疯狂闪烁,里面传出诡异的声音。
他神色猛变,拿起无线电疯狂嘶吼:“塔台!我的导航系统在循环播放联盟《喀秋莎》旋律!”
“小心敌袭。”
随即,史密斯少校惊恐地看着仪表盘,各种数据和指示灯疯狂跳动,他试图调整战机的飞行状态,但操纵杆却仿佛失去了控制。
他拼命地向塔台发出求救信号,然而,信号发出后却没有任何指令回应。
在他周围,其他的F - 22战机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整个空军基地陷入了一片混乱。
飞行员们在夜空中迷失了方向,就像一群无头苍蝇。
……………
林耀东紧盯着屏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酷。
在战争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胜负。
“让苏 - 57Ep电子战机群出动,务必瘫痪他们的预警系统。”
03:17:45,24架苏 - 57Ep电子战机群从阿纳德尔基地升空。
这些战机就像一群黑色的幽灵,在夜空中迅速集结,然后向着目标飞去。
机腹吊舱释放出强大的电磁脉冲,如同一把把利刃,划破了夜空的寂静。
格里利堡导弹预警站的相控阵雷达,是米军在阿拉斯加地区的重要防御设施。
当苏 - 57Ep电子战机群靠近时,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干扰信号,就像无数只蚂蚁在屏幕上爬行。
紧接着,强大的电磁脉冲冲击着雷达的电子元件,瞬间将其烧毁。
值班上尉威廉姆斯抓起有线电话,想要向上级报告情况,但却只听到话筒里传出西里尔字母的合成语音。
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与绝望,他知道,预警站已经瘫痪,米军在阿拉斯加的防御体系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摩卡上将,第一波次可以开始了。”林耀东的声音通过量子通信系统在远东军区指挥部炸响。
这声音就像一道命令的钟声,宣告着战斗的全面打响。
“收到,轰炸机群准备就绪。”摩卡立即回应,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斗志。
三百架图 - 160m战略轰炸机同时腾空而起,它们的引擎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划破了夜空的宁静。
这些轰炸机就像一群巨大的钢铁飞鸟,在夜空中编队飞行,向着费尔班克斯飞去。
抵达预定位置后,轰炸机群打开弹舱,石墨烯云爆弹如雨点般落下。
这些云爆弹采用了先进的石墨烯材料,爆炸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和强烈的冲击波。
当第一枚云爆弹在费尔班克斯上空爆炸时,整个城市仿佛被一道巨大的闪电击中。
云爆弹爆炸瞬间,首先产生一个高温高压的火球,火球迅速膨胀,将周围的空气瞬间压缩。
紧接着,火球发生二次爆炸,向外释放出强大的冲击波。
冲击波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就像一阵狂风,将周围的建筑物、树木和电线杆瞬间摧毁。
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城市的电力系统瘫痪,所有的灯光瞬间熄灭,整个城市陷入了黑暗。
人们在黑暗中惊恐尖叫,四处逃窜,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接着让第76近卫空降师出发,目标科策布湾。”林耀东继续下令,视线牢牢注视着全息沙盘上的科策布湾位置。
03:26:23,第76近卫空降师的三百架米 - 38运输机掠过白令海峡中线。
这些运输机在夜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向着科策布湾飞去。
师长瓦西里耶夫少将站在机舱内,看着高度表显示“50米”,他猛然拉开舱门,高呼:“为了联盟!”
随着他的呼喊,bmd - 5空降战车拖着减速伞从运输机上一跃而下,向着科策布湾冰面砸去。
在极寒气流中,空降战车就像一个个从天而降的钢铁战士,迅速向地面坠落。
米国国民警卫队中士格瓦斯正在科策布湾附近巡逻,他的夜视仪里,突然出现三十个炽热光点。
他惊恐地喊道:“上帝啊!他们是从地狱里钻出来的吗?!”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空降战车已经着陆。
bmd - 5空降战车配备了先进的武器系统,它们一着陆,就迅速展开攻击。
战车的机关炮开始怒吼,炮弹向着国民警卫队的阵地倾泻而去。
炮弹爆炸时,火光四溅,泥土和冰雪被炸得四处飞溅。
国民警卫队的士兵们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纷纷寻找掩体躲避,但还是有不少人被炮弹击中,倒在了血泊之中。
“诺姆港的登陆行动开始,务必迅速突破防线。”林耀东注视着沙盘上诺姆港的位置,下达指令。
底气十足,仿佛在向敌人宣告:这片土地,即将被联盟占领。
诺姆港防波堤在t - 14“阿玛塔”主战坦克的135毫米滑膛炮下化为齑粉。
t - 14“阿玛塔”主战坦克是联盟最新研制的先进武器,它的主炮威力巨大,能够发射多种类型的炮弹。
当第一发炮弹击中防波堤时,巨大的爆炸声响起,防波堤的一部分瞬间被炸飞。
混凝土碎块四处飞溅,就像一颗颗炮弹,砸向周围的建筑物和防御工事。
第336海军步兵旅的btR - 90装甲车顶着m2重机枪的弹雨冲击海滩。
btR - 90装甲车的装甲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枪弹攻击,士兵们坐在车内,紧握着武器,等待着冲锋的命令。
当装甲车靠近海滩时,士兵们纷纷跳下车,向着敌人的阵地冲去。
旅长彼得连科上校踹开变形的舱门,怒吼:“工兵组!给老子炸开那道混凝土墙!”
工兵组迅速行动,他们携带炸药包,向着混凝土墙冲去。
在敌人的火力压制下,工兵组的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将炸药包放置在混凝土墙下。
随着一声巨响,混凝土墙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士兵们呐喊着,冲进了敌人的阵地。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子弹在夜空中穿梭,爆炸声不断响起。
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厮杀,鲜血染红了海滩的冰雪。
与此同时,育空河谷爆发了开战以来最惨烈的装甲对决。
“第4近卫坦克师,集中火力攻击美军坦克薄弱部位。”林耀东通过指挥系统下达命令。
第4近卫坦克师的t - 98“雪豹”与美军第25步兵师的m1A3“艾布拉姆斯”在200米距离上对射。
t - 98“雪豹”坦克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装甲和电磁炮技术,m1A3“艾布拉姆斯”则是米军的主力坦克,配备了强大的贫铀穿甲弹。
当双方坦克相遇时,战场上瞬间火光冲天。
t - 98“雪豹”率先开火,电磁炮发射出的炮弹带着强大的电流和能量,向着m1A3“艾布拉姆斯”飞去。
炮弹击中坦克的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强大的冲击力将坦克的装甲炸开一个大口子。
车内的士兵们被巨大的冲击力震得东倒西歪,有的士兵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
m1A3“艾布拉姆斯”也不甘示弱,迅速调整炮口,发射贫铀穿甲弹。
贫铀穿甲弹以极高的速度飞向t - 98“雪豹”,在击中坦克时,穿甲弹的弹头瞬间融化,高温和高压将坦克的装甲穿透。
车长伊诺中尉在激烈的战斗中,高声呼喊:“瞄准反应装甲接缝处!”
然而,他的座车还是被第三发穿甲弹击穿。
就在这危急时刻,车载AI自动将火控数据同步给了后方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群。
榴弹炮群迅速调整射击诸元,对米军坦克进行覆盖打击。
152毫米榴弹炮发射的炮弹威力巨大,炮弹在米军坦克群中爆炸,掀起巨大的烟尘和火光。
一辆辆米军坦克被炮弹击中,有的被炸得粉碎,有的燃起熊熊大火。
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士兵们的喊杀声和武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人间炼狱。
………
北太平洋400米深处,“新罗西斯克”号攻击核潜艇的声呐屏突然亮起密集光点。
艇长斯米尔诺夫冷笑一声:“米国人把‘弗吉尼亚’级都调来当救火队了。”
他迅速调整航向切入温跃层阴影区,这里是潜艇的天然隐蔽场所,能够有效躲避敌人的声呐探测。
然后下令:“发射53 - 65K鱼雷,让他们尝尝过期的氧气燃料。”
53 - 65K鱼雷带着强大的动力,向着“弗吉尼亚”级潜艇扑去。
在接近目标时,鱼雷启动了主动声呐制导系统,准确地锁定了目标。
当鱼雷击中“弗吉尼亚”级潜艇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潜艇的外壳被炸开一个大洞,海水迅速涌入。
潜艇内的警报声大作,士兵们纷纷冲向逃生通道。
但由于爆炸的冲击和海水的涌入,很多士兵被困在了潜艇内,无法逃脱。
…………
在海面上,切尔纳温收到太平洋舰队第5分舰队的紧急报告:米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突破阿留申群岛防线。
他抓起红色电话,向林耀东汇报后,得到指示:“启动‘白鲸’方案。”
切尔纳温立即传达命令:“让那些航母变成破冰船!”
三十架挂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 - 41从堪察加半岛起飞。
这些米格 - 41战机就像一群敏捷的猎鹰,在天空中高速飞行。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是联盟的王牌武器,它的速度极快,能够突破任何防空系统的拦截。
当米格 - 41战机抵达攻击位置时,发射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导弹以20马赫的末端速度冲向“卡尔·文森”号航母,米军“标准 - 6”防空导弹的拦截轨迹如同慢动作回放。
在如此高的速度面前,“标准 - 6”防空导弹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
“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航母的甲板上瞬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航母的甲板被炸开一个巨大的口子,火光冲天。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周围的舰载机和设备瞬间摧毁,航母上的士兵们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向空中。
紧接着,航母内部发生了二次爆炸,火势迅速蔓延。
整个航母陷入了一片火海,海水不断涌入,航母开始倾斜下沉。
米军的航母战斗群瞬间陷入了混乱,其他舰艇纷纷逃离,试图躲避这场灾难。
……………
北米空防司令部的地下掩体内,情报分析主任卡特琳疯狂撕扯头发:“为什么所有卫星图像都显示阿拉斯加在下暴风雪?”
“现在明明是晴空万里!”
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红星扰频风暴系统正在同步实施“镜面”欺骗作战的结果。
………………
林耀东在指挥所内密切关注着欺骗作战的进展,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
部署在鄂霍次克海的六艘电子伪装舰,将阿拉斯加全境的电磁特征替换为1996年的气象数据。
这使得米军的卫星和雷达无法准确探测到联盟军的行动,为联盟军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08:00整,白宫战情室终于收到来自朱诺港的明码电报——那是州长用战二时期ScR - 300步话机发送的摩尔斯电码:“SoS...他们正在焚烧道顿公路...”
这份电报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白宫战情室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米国高层们纷纷意识到阿拉斯加完了!
………………
林耀东站在全息沙盘前,看着代表联盟军的蓝色区域已覆盖阿拉斯加78%版图。
“叶主席,让轰炸机群执行‘扫尾’任务。”他点开费尔班克斯的3d建模:“用温压弹清理地下工事。”
叶接到命令后,迅速指挥十二架图 - 22m3在万米高空投掷odAb - 5000燃料空气炸弹。
这些温压弹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它爆炸时会消耗周围的氧气,产生高温和强大的冲击波。
当odAb - 5000燃料空气炸弹在安克雷奇郊外的永备工事群上空爆炸时,瞬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
火球迅速膨胀,将周围的空气瞬间消耗殆尽,形成一个真空区域。
在真空区域内,所有的物体都被强大的压力瞬间压碎。
混凝土碎块与人体组织在冲击波中形成粉色血雾,四处飞溅。
永备工事群内的士兵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高温和冲击波瞬间吞噬,整个工事群瞬间化为一片废墟。
“元帅,克留科夫报告。”通讯官突然高喊:“克勃格特别行动队已控制罗斯堡核武库,正在破解发射密码!”
林耀东微微点头:“密切关注进展,确保核武库无法动用。”
罗斯堡核武库的控制权至关重要,一旦米军动用核武器,或许打击不到联盟本土,可却能给他们在阿拉斯加的军队带来毁灭性打击。
……………
当正午阳光刺破北极圈的阴云时,幸存的国民警卫队员看见终生难忘的景象。
涂着红星标志的t - 95、t—97主战坦克碾过道顿公路界碑,车长舱盖外挂着冻硬的星条旗。
三十架卡 - 52武装直升机在布鲁克斯岭盘旋,旋翼刮起的雪暴中隐约可见“乌拉”字样的红外投影。
这是联盟军胜利的象征,也是米军失败的标志。
……………
在阿拉斯加战役中,联盟出动军备虽然不多,可却绝对震撼人心。
因为其攻击的不是阿猫阿狗,而是曾经的世界霸主米国。
第76近卫空降师8000人,他们搭乘米 - 38重型运输机,配备bmd - 5空降战车,从天而降投入战斗。
还有2.4万配备外骨骼动力装甲的空降突击部队,他们是战场上的精锐力量,在复杂地形和激烈交火中发挥关键作用。
此外,众多海军、空军、陆军士兵以及克勃格特别行动队成员等,构成了庞大的作战群体。
新型装备有海军有“亚台风”级战略核潜艇,配备“暴雪 - 7”超空泡鱼雷。
“北风之神 - m”级攻击核潜艇搭载53 - 65K氧气鱼雷,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深海,成为威胁敌人的水下杀手。
“戈”级护卫舰配备“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其超高速和高机动性让敌方难以防御。
“伊万·格连”级两栖攻击舰可单舰投送1200人及80辆装甲车,为登陆作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空军的苏 - 57Ep电子战型战机,其电磁脉冲覆盖半径达80公里,能有效瘫痪敌方电子设备。
米格 - 41截击机挂载“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突破敌方防空网。
苏 - 35S制空战机则保障战区制空权。
陆军的t - 98“雪豹”电磁炮坦克、t - 14“阿玛塔”主战坦克,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火力成为陆地作战的中坚力量。
在战略支援体系中,“穹顶 - 9”量子卫星星座实施电离层调制。
“雪松 - 7”量子通信网络实现高效通信,红星扰频风暴系统以99.7%的电磁屏蔽率让敌人难以窥探联盟行动 ,众多军备和新型装备的协同作战,才发挥出如此爆炸的效果。
而林耀东预计用时3天拿下阿拉斯加,可实际上却只用了9个小时。
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米国高层彻底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