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静云正想回嘴,却听见梁锦春又开口道: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你责任的时候,赶紧想办法弥补才是当务之急。”
“王干事说,现在邢团长还不知道咱们节目被淘汰的消息,让咱们赶紧想办法再出一个参选节目,否则领导生气追究起责任来,咱们谁也好不了!”
再出一个参选节目?
曲静云听得白眼都想翻到天上去,梁锦春以为出个节目就像他动动嘴皮子那么容易?
真要那么容易,彭副团长她们至于把全省都跑遍了,也没找到一个合格的吗?
正郁闷间,又听梁锦春说道:
“现在彭副团长她们已经在来文工团的路上,小韶你和我们一起去门口等着,彭副团长点名要见你。”
彭丽玲为什么要见韶惊鹊?
这事要从上午打到宁市招待所的一通电话说起——
王干事一大早被梁锦春和曲静云吵醒后,提着一大袋包子油条回了房间,吃了点东西垫了垫肚子,看着时间还早便想睡个回笼觉。
哪知道刚睡着没一会儿,就又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一早上被吵醒两回的王干事憋了一肚子气,只当梁锦春他们又找了回来,都准备撕破脸皮冲他们发火了,结果门外服务员说是来了一通找他的电话。
王干事接了电话才知道,昨天彭副团长在给邢团长汇报工作之后,便又给业务处去了电话,让他们先通过发电报的方式将宁市文工团的节目报了上去。
彭副团长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全国各地文工团的竞争太激烈,同样类型的节目谁先报送,就很有可能占得先机。
结果今天业务处的同志刚到办公室,就收到了京市电视台春晚筹备组回的电报,说这类型的歌舞节目已经满额,这个节目就不考虑了,连样带都不用寄去。
业务处的同志立刻就慌了神,赶紧给宁市招待所打电话,一大早不敢直接找领导,便让前台服务员叫王干事接电话。
王干事听说节目被毙了,瞌睡立马一下就醒了。
在经历了昨天晚饭那场闹剧之后,彭副团长忍住没发火很大程度就是看在宁市文工团这个节目的功劳上,现在一觉醒来听说节目被淘汰了,那不得火冒三丈高?!
若是其他事,王干事肯定就耐心等领导起身后再汇报了。
可遇上这倒霉差事,他一秒钟也不敢耽误地跑到彭副团长房门口,硬着头皮轻轻敲了敲门。
还好这会儿彭丽玲已经起来了,一脸和颜悦色地来给他开门,等听完他汇报的内容后,整张脸都沉了下去。
难为她已经第一时间让业务处上报节目,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看着领导皱眉陷入沉思,王干事也不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本来他们今天应该坐车回省文工团了,可现在得知节目被毙,那他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去其他市文工团挑选新的节目?
他等了半晌不见彭丽玲发话,便大着胆子问道:
“领导,您看这个事......现在要不要先给邢团汇报一下......”
彭丽玲此刻也很为难,苏省几个大一点的市文工团她都跑遍了,如果宁市文工团的这个节目都没被选上,那其他文工团就更没戏!
“先不急,你让小李也到我房间来,把这段时间我们去过的那些文工团觉得还不错的节目再拿出来筛一筛,找找其中有没有比较有新意的,看能不能再润润色。”
事到如今,也只能矮个儿里面拔高个儿,死马当活马医了!
王干事立刻去把隔壁房间的李干事也叫了过来,几人拿着厚厚一叠考评表仔细翻看,看来看去连个印象深刻的节目都没有,几张脸皱得比苦瓜还苦。
忽然,王干事一拍大腿,喜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手里拿着一张考评表激动道:
“领导,我想起来了,宁市文工团还有一个很不错的节目!”
彭丽玲眼底掠过一丝疑惑,宁市文工团除了那个《达坂城的姑娘》,就没有一个让她觉得亮眼的节目,难不成是在她走后表演的?
王干事兴奋地将手里那张考评表递过去,开口介绍道:
“您看,就是这个节目,也是女声独唱,不过她是吉他和口风琴伴奏,自弹自唱,形式非常有新意!”
彭丽玲接过考评表,仔细看了起来——
考评结果:优秀。
王干事是团里的老同志,看过的节目成百上千,对节目质量要求一直都很高,所以彭丽玲才会放心把考评工作单独交给他。
能让他给出“优秀”评价的节目,最起码质量肯定差不了。
再一看歌曲的名字:《同桌的你》。
这个陌生的歌名倒是让她有些意外,没想到会是一首她从没听过的歌。
作为资深的文艺工作者,圈内人彼此都比较熟悉,现在国内出名的作曲家就那几个,她怎么没听说谁写了这么一首新歌?
彭丽玲不禁有些好奇,开口问道:
“这首歌我怎么没听过?是刘子林老师创作的新歌?”
刘子林是华国有名的作曲家,创作的歌曲曲风淳朴动人,彭丽玲光看名字觉得和他过往创作的歌曲风格比较接近,便以为出自他的手笔。
王干事脸上露出一抹神神秘秘的笑容,摇了摇头:
“领导,你再看看这首歌的表演者是谁?”
彭丽玲目光往下一扫,眼睛忽然亮了一下——韶惊鹊!
她不光记得这个名字,这个漂亮姑娘的模样更是让她过目难忘,可王干事这话是什么意思?
忽然,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出现在彭丽玲的脑海里。
她记得王干事好像在介绍韶惊鹊的时候说过,说她多才多艺,会弹奏乐器,会写歌......
“你的意思是,这首歌是韶惊鹊自己写的?!”
王干事一脸钦佩地点点头,虽然当时只听了一遍,可昨晚躺到床上他都不自觉还在回味那首歌的曲调。
简简单单又让人印象深刻,光是轻声哼唱,仿佛就能把人带回那个抬头看见阳光从绿荫间洒下来的青葱岁月,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他怕彭丽玲不相信这首歌有多好听,干脆给她哼唱起来:
“啦......啦......啦......”
就算记不得歌词,也丝毫不妨碍他记住这段简单又美妙的旋律。
彭丽玲听了眼睛越来越亮,这种风格的歌曲她还是第一次听到,在一众波澜壮阔的主旋律歌曲中犹如一道清流,简单而又纯粹地直击她的心灵。
这首歌的名字和旋律仿佛瞬间把她拉回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唤起了她对曾经无忧无虑又简单纯粹的校园生活的思念,甚至还忆起了那段青春岁月中一丝微妙又懵懂的情感。
出于文艺工作者敏锐的触角,她内心已然激动不已——
这首歌要是一经发布,一定会如燎原之火席卷全国,成为人们口中不断哼唱的经典!
“快!给宁市文工团的梁团长打电话,我要立刻见到韶惊鹊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