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安的日子真的很难熬,好在她等到了父兄的信,也得到了掌司太监的庇护,这才能保全自身清白。
但日子并不好过,世家安插在教坊司的人变着法的找她麻烦,虽然有掌司太监的庇护,可人力终有尽,掌司太监也不可能照顾的面面俱到。
她只是收拾一下衣物,就会被扣上逃跑的罪名,日子可想而知。
突然有一天,突然冒出来一个人,突然带她离开教坊司。
情根深种不至于,但柳如烟真的很感激叶小飞。
叶小飞的强悍一次次刷新着柳如烟的认知,父兄前途未卜,她却在叶小飞这里找到了安稳的生活环境。
虽然是奴仆,但叶小飞从未将她当做奴仆。
小小一个掌柜,原本只是一个见谁都要点头哈腰的小人物,这里是京城,达官显贵数不胜数。
但只因为她背后的人是叶小飞,不仅不用点头哈腰,谁都要给个薄面。
在京城行走,甚至比她父亲镇守边城时还要自由。
春夏秋冬四女被接进铁衣侯府,那个时候她也羡慕过,叶小飞护短谁不知道。
若能被那样庇护,何尝不是一个好归宿。
叶小飞纳妾,娶妻,又娶了平妻,春夏秋冬怀孕时,她也曾上门探望,也提过叶小飞房事时的强悍。
但叶小飞对待她的时候,眼中只有欣赏,从未有过其他。
刘高两家一日不倒,父兄就只能在海上飘着,因为当初柳山撞破的就是这两家的走私。
柳如烟一度以为这辈子和父兄永无再见之日,她的结局无非就是一直给叶小飞当掌柜,最好的结果就是给叶小飞当个侍妾,甚至姨娘都有可能是奢望。
别人?不可能,世家不倒,她前脚嫁人,后脚就得被送到刘高两家。
世家不倒,父兄永无出头之日,早晚会被放弃。
万万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机,庆王联合世家造反,直接被推平了。
世家倒台,父兄即将得到封赏,而她,也有了选择的余地。
平妻又如何?父兄的数量翻十倍,在皇帝眼中也比不上一个铁衣侯。
大乾不亡,卫龙营就会被信任,可能不得宠,但信任绝不会少。
嫁进铁衣侯府,虽然不会让父兄更受信任,但绝对不会增加皇帝的猜忌。
平妻,这比世家倒台之前的期望高太多了。
半个月之后,柳山父子四人终于回京,他们没带任何护卫,城门口的禁军早已得到命令,验明正身之后直接放行。
原本应该带由禁军带他们四人去驿馆休息,整理着装之后再进宫面见皇帝,可进城之后,柳山希望禁军能带他们父子去叶小飞的铺子。
这点禁军可以满足,跟叶小飞扯上关系,禁军也愿意卖个面子。
来到铺子,父子四人直接上了二楼,四个风尘仆仆的人出现,柳如烟愣了好一会儿,眼前的四人才和记忆中的父兄身影重合。
“父亲,兄长,小弟。”柳如烟哽咽着出声。
“唉。”
“小妹。”x2
“阿姐。”
柳如烟的哭声响起,接下来就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感人画面。
见过柳如烟之后,柳山父子四人先去驿馆休息,没过多久,柳如烟关了铺子,也去了驿站。
洗去一身风尘之后,柳山父子焕然一新,进宫之前,柳如烟把情况简单说了一下,海防军统领,这个没问题,而且已经超出柳山的预期。
这个很正常,正名是正名,但皇帝愿意将十万大军交付到他手里,还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海防军确实有不少世家将领随着世家倒台被清理,但基本盘关在,兵力远超柳山手里的那支人马。
虽然女儿说这是内部核心消息,但对柳山来说,一切都是未知,需要等皇帝在朝会的时候宣布才能作数。
而提到柳如烟的婚事,她也大方的承认了,嫁进铁衣侯府是最好的选择。
年龄,家境,相识时间,叶小飞的护短,方方面面,铁衣侯府不仅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柳如烟有教坊司的经历,又给叶小飞当掌柜这么久,加上柳山即将升任海防军统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平妻这个名分,柳如烟能接受。
柳山父子四人进宫,在宫门外才和柳如烟分开。
跟着禁军一路来到御书房外,禀报过后,王公公出来迎接。
“见过王公公。”
王公公伸手虚扶,笑道:
“柳将军不用多礼,随咱家去见陛下。”
“劳烦公公。”
柳山跟着王公公进御书房,刚才的这些都是场面话。
其实王公公不用出来迎接,喊一嗓子就行,但是吧,出来迎接显得皇帝重视柳山父子,所以才有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进了御书房,首先看到的不是皇帝,而是站在御安右前方的叶小飞。
其实早在柳山撞破世家走私,被世家诬陷下狱那段时间就见过,可那个时候的叶小飞仅仅是个侍卫,虽然深受宠信,那也只是个侍卫。
一晃十年过去,曾经的青涩已然不见踪影,叶小飞也从小侍卫变成了凶名赫赫的大乾铁衣侯。
不仅柳山看叶小飞,他的三个儿子同样在看叶小飞。
作为同龄人,很难想象这个青年手中居然有几万条人命。
而且这个人很可能是他们柳家的姑爷。
看了眼叶小飞,柳山对着御案后的皇帝行礼,带着三个儿子跪下道:
“草民柳山,拜见陛下。”
柳山现在没有官职,虽然领了皇帝海上屯兵的差事,但这个差事并不是正规渠道下达的命令。
王公公可以抬举他,称呼他一声将军,但柳山自称只能是草民。
“爱卿平身,这些年你们父子辛苦了。”
皇帝开口,爱卿这个称呼表明皇帝一直没忘记他们父子。
“为陛下分忧是草民该做的。”
“行了,草民这个自称就别用了,让你回来的目的你应该清楚,世家已除,海防一事以后需要你主持。
十万大军交与你手,切不可让朕失望。”
“臣,谢陛下恩典,臣定竭尽全力,保境安民,不负陛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