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越荣在南琼郡感觉到过的越来越充实,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事物挑战自己。
他刚刚才把所有的县镇长,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那就是小孩子上学的问题,学校就是原来的土豪劣绅留下来的庄园,开始很多人还有一些抵触,觉得小孩子应该在家帮助家人。
方越荣可不是那么好敷衍的,立刻下达了第一条政令,如果谁家的小孩子没有读书,不管是男孩儿,女孩儿一律都算,即刻征收农业税。
这次带来的人里面很多都是师范学生,虽然他们学习时间不长,但是完全能胜任教小孩子的任务。
这下可好了,很多人算了一下账,吓了一身冷汗,再也没有让小孩子在家劳动的心情。
这天,他刚忙完事情,坐在院中休息。看见我带着很多人进来。
“先生,忙完啦?”
“南琼岛才解放多长时间?这么快就忙完了吗?我写下了所有的指导。”我便把笔记本所记录的各种注意事项,全部扯下来交给了他 。
“按照这个陆陆续续的进行,其他的政务捋顺了没有?”
“先生,前不久才把小学生入学的事情搞定,这儿的人科技和知识了解甚少,看来得加强教育。”
“你怎么干的?”我在想这个事情。
“吓唬啊,不让小孩子上学就直接增加农业税,我就让他得不偿失,小孩子自然也就进了学校,特别事情必须用特别的方法。”
方越荣的一番话,让后面的袁氏家族,深有同感。
“先生,这不怪他们,他们穷怕了。”
“就是因为没有知识,所以才会穷,要想解决穷的根基,必须要学有知识。”
“对对对,知识改变命运。”
袁氏家族长得有些像我们原来国度的那位粮神,名叫袁高量。
“的确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老夫自认自己别说多了,可以说得上博览群书,现在连什么不育株水稻,公本,母本这些词儿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他这话一出,周围很多人都低下了脑袋,连原来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也不敢说出声来。
……
帝都码头。
蒸汽货船缓慢的靠近,岸上响起了几声礼炮的声音。
周围的民众显得很肃穆,仪仗队的士兵走上船来,迎接灵柩,上面盖有华夏国旗,缓步的走下船来,货船发出长长的汽笛声。
码头上,没有一丝声音。
灵柩迎上马车之后,直奔国家公墓。
在晨光熹微中,国家公墓的松柏列队肃立,空气里弥漫着白菊与松枝的清香。随着深沉的秦腔即兴曲鼓点响起,五名礼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将覆盖着国旗的灵柩盒安放在青石基座上,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纪念碑前,各界代表垂首肃立,胸前的白花与碑身的金色铭文交相辉映。主持人宣布公祭仪式开始后,全体人员齐声高唱秦腔改编的军曲,激昂的旋律在陵园上空回荡。随后,年轻的时飞蝉,将一枝带着露水的百合轻轻放入灵柩盒旁的花篮,眼中闪过的片段——当年他正是从这座公墓出发,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青年学者代表身着素色长袍,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宣读祭文。将花瓣与纸鹤的祝福洒向天空。
最后,全体人员向英雄行三鞠躬礼,缎带上\"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在晨光中愈发鲜亮。士兵们默默抚摸着墓碑上的名字,年轻一代则将手写的卡片系在松枝上——那是用烈士家乡的泥土与临江水混合制成的书签,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敬意。暮色渐合时,陵园管理员轻声念叨:\"又添了几座碑,但华夏从未忘记。\"
这一幕,给帝都人带来了从来没有的震撼。
人可以活出,这样的信仰,这样的价值。
第二天的帝都日报,刊登了百姓英雄永垂不朽的文章,
星辰永耀:致百姓英雄的永恒礼赞
当春日的蒲公英在烈士陵园上空飘散,当金秋的银杏叶铺满英雄的墓碑,我们总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在天地间回荡。那些远去的背影并未消散在时光长河中,他们以生命点燃的精神火炬,永远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
在历史的褶皱里,镌刻着无数惊心动魄的瞬间。
英雄精神如同永不干涸的泉眼,在每个普通人的血脉中流淌。英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每个人内心都埋藏着的火种。当华夏星火汇聚,便是照亮人类文明的璀璨银河。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我们看见英雄精神正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它化作科技工作者实验室里不灭的灯光,变成青年学子笔尖流淌的报国志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坚实的脚印。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让民族的脊梁永远挺拔,让文明的火种永远炽热。当我们仰望星空时,那些永恒的星辰仍在诉说着:有些生命虽已定格,却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奔涌向前。
这篇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民族概念,这是以往的各种文章里没有出现过的,有的青年学子看着这篇文章,泪眼婆娑,立志走向了参军报国之路。
百姓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华夏将来有很多民族,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夏人。
这篇文章已经载入了学校的课文,每一次,读一遍,心中涌出了激情。
……
袁高量带着他的族人,还有农业大学的学生,逐字逐句的看着这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书籍,有时候这些词语不太懂,也只好翻阅字典还有词典,记住这一些,能尽量的让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情。
“这些书籍,能让我们多走几十年的弯路。”袁高量站在讲台上,跟下面这些学生讲述,尽量用自己能理解的语言,给这些学生上课。
农业大学的学生带着袁高量,来到龙湖郡的实验田里,看着这儿的规划。
“看来很多实验,还得去南琼郡或者去南国郡进行,这儿已经快进入冬天。”
……
我在时飞蝉的工作室里,也看见了洛国还有丝蜀国的地形地貌,特别是看到丝蜀国,我还以为是原来的天府之国,结果一看并不是,这并没有水灾,而天生就有一个大的缺口,很多是原始森林,能耕种的地方并不多,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穷乡僻壤。
就这么一个穷苦的地方,世家田氏家族,还疯狂的掠夺,让这儿的百姓苦不堪言。
洛国还相对平坦些,但是常常受到海盗的侵扰,国家力量无法保证沿海的百姓生命,纪氏家族,虽然还不能完全控制皇帝,但是皇帝也无法摆脱纪氏家族的掣肘。
雁山关被玉峰山的土匪占去之后,朝廷和纪氏家族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洛国的皇帝涂璋,边批阅奏折边听驸马打听回来的消息。
“南国已经成为历史,这个国家分为六个郡,皇帝家族已经住进原来原来军部侍郎的庄园,财产也全部带了过去。”
“华夏对这些皇室家族,就没有偷偷的下手。”涂璋有些不太相信。
“父皇,如果不是华夏动手帮忙,现在他们皇家,恐怕已经成为孤魂野鬼,在绝对的势力面前,什么都不怕,何况现在百姓当家作主,谁还拥护你呀。”
涂璋看着自己的女婿,有些想揍他的冲动。
“那现在纪氏家族这边有什么响动,去南琼岛联姻还折了一位长老,难道他们就能咽下这口气。”
“父皇。不是纪氏家族能不能咽下这口气,而是纪闻云回来,把他们这次的经过完全说了一遍,他们虽然打的是玉峰山的土匪旗号,其实就是华夏士兵。”
涂璋听到这儿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半天也没吱一声,驸马也不敢劝说,涂璋可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可是会揍人的。
“你说一下,他们为什么把皇帝撵出皇宫,而且还留下原来皇宫的模样,他们图的是什么?”
“这一次,我去了一下常都,他们把夏国的宫殿改成了旅游景点,只要买上五文钱的门票,就可以去参观原来皇帝的住宿,还有他们办公的地方,更奇怪的是,原来的讲解员竟然是夏国的皇帝夏帝,我在旅游队伍里面,我看他讲的那是津津有味,没有一丝怨言的意思。”
“你说这个夏帝,图的是什么?”
“父皇,有没有想过,他什么都不图呢?”
这下可把涂璋,给问的哑口无言。
对呀,我什么都不图,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涂璋想到这儿,心情仿佛一下开心起来,爽快的笑了,而且还从来没有笑得这么舒服,笑的这么无忧无虑。
驸马看到这儿,心中一下悬起来了。
我的妈呀,千万别出事儿啊。
旁边的公公看到皇上笑得如此开心,心中的担忧更甚。
过了一阵,涂璋终于止住了笑声,看了一下周围的几个人。
“你们有没有想过,怎么办。”
这一下,把周围的几个人吓得一下都跪了下来。
“皇上英明。”
涂璋看着周围几个,失望的摇了摇头,英明,寡人英明个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