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龄石与陈达及刘敬宣伐蜀既凯旋,朱加号征西将军,陈加督京西宣城、庐江、历阳三郡。刘则以督运之功,且其父子在北府兵中有故谊,得迁为南徐州刺史,带北中郎将。
刘敬宣临行,力邀陶渊明同赴京口,仍为其僚佐。渊明以为太尉刘裕已执晋政有年,日后必不为纯臣,只怕将与桓玄一般,终为篡臣。此担忧渊明自不敢与敬宣明言,只称不愿远离故乡浔阳,遂请辞。敬宣百般挽留,渊明终不肯,遂执手洒泪而别。自此而后,渊明不复出仕,隐居庐山北麓栗里原上,改名为潜,潜者隐也,以表其志。
二
荆州刺史朱龄石平蜀凯旋,却因夏月行军,甫返抵江陵,便发疾病,不能料理州事,不得已乃请辞,求东归京邑将养。刘裕与刘穆之及公卿商议,终议定以右将军刘毅西上江陵,代朱为荆州刺史,加都督荆、雍、益、宁四州诸军事,领南蛮校尉。
刘毅当晋廷平卢循之乱时,以豫州刺史率军于长江,阻击徐道覆所率始兴、南康水师,一战而败,虽属寡不敌众,究竟是役豫州兵损失殆尽,寿阳乃一时不复为强藩!嗣后毅虽以刘裕反桓举义时乃是元勋,裕有意维护,乃仍以为右将军。至此荆州刺史阙,刘裕恐忠心晋室之公卿推举宗室出刺荆州,则此上游强藩,将为晋室倚为强援,大不利于裕领衔之京口朋党,乃提议以同为京口人的刘毅继任荆刺。
东晋自元帝开国,便有荆扬之争,即上游强藩荆州与都城建康所在的下游扬州之争。后经苏峻之乱,晋廷都城诸军即台军大受削弱,乃不得不倚重郗鉴率以南渡驻京口的南徐州兵,亦即北府兵,下游南徐州遂与上游之荆州,同为强藩,为东晋开国以来另二强藩江州、豫州所不及。
刘毅虽亦生于南徐州治所京口城中,乃徐州南渡流民之后,按原籍与刘牢之、刘裕同籍,皆彭城人。然牢之少小投军,裕则自幼家境贫寒,皆不学,毅却自幼读书,以文义自许,不齿于与武人同列。尤其入朝为右将军之后,毅大得出身士族高门者如陈郡谢混、高平郗僧施等青睐,常与清谈,谢、郗诸人乃推毅为南徐州仅有之风流名士。毅便沾沾自喜,常以为其才远胜刘裕,当为宰执,于屈居裕下,愤懑不已。
至此得出刺荆州,刘毅大喜,以为如此将可成就昔日陶大司马即陶侃,与庾亮、庾翼兄弟,及桓温以荆州所建功业,不禁踌躇满志。至江陵,毅便悉改换僚佐,上自长史,下到主簿、参军,皆易为随其西上的其原豫州刺史与右将军府吏。嗣后毅便于府中秘练精兵,图谋以荆州之力控御西部诸州,以与刘裕争雄。至次年,毅复连番上书晋廷索人为辅,先是以其主簿不得人,请以郗僧施为主簿,朝廷许之;继而又以其所领诸职事繁,而湘中梅山蛮蠢动,南蛮府兵不足,请以其堂弟南兖州刺史刘藩,率南兖州兵一部西上,为南蛮校尉以绥靖蛮夷。
刘裕颇闻毅在荆州所为,得毅请以刘藩为南蛮校尉上书,乃与刘穆之密商。穆之道:“刘毅将为桓玄,不可不防!今其既请以藩为南蛮校尉,不妨便许其请,即命藩西上,嗯——”
穆之思索片刻,道:“王镇恶昔在武陵为太守,于江陵情形甚悉,今其为南徐州参军,可谓赋闲之身!若以镇恶率数百劲卒乘舟于藩之前西上,冒以为藩之先导入江陵城,乘隙捕拿或斩杀刘毅,则大祸可平,一刺客力也!”
于是二人定计,使中书草诏许刘毅之请,同时下旨刘藩,命率南兖州兵一部西上为南蛮校尉。毅与藩之间早有书信往来,毅颇透露其所谋,藩亦赞成,至此朝旨下达,二人自各大喜。
刘藩既得晋廷授命,乃率南兖州兵一部自广陵渡江,停兵船于江渚,带数十人上岸,入都城陛辞。晋帝司马德宗甚愚,乃不知寒暑!即位之初,便受控于叔父司马道子,至桓玄杀道子,自便受制于玄。刘裕举义反桓,自江陵迎回司马德宗,嗣后此晋帝,自然便为汉献帝。幸琅琊王司马德文聪颖恭谨,以帝弟之亲,自帝登基,便以侍中昼夜随侍辅弼。裕执政后,恐大抵出身士族之诸大臣与己不相能,乃提议以琅琊王为大司马辅政,故德文常在帝侧,晋帝因此尚能微有人主之权。
刘藩入建康台城陛辞晋帝,司马德宗端坐御榻之上,面对着陛阶之下跪拜辞行的刘藩,不言不语。于帝侧站立的琅琊王司马德文,便代为宣旨道:“刘兖州劳苦!可平身入座。”
刘藩便起身入座,拱手向琅琊王道:“下官此番西上,大司马有何教告?尚请赐下。”
德文道:“卿兄弟在荆州,常思都下安危,则陛下大安矣!”乃命宦官送刘藩出。
三
刘裕得宦官密信报知琅琊王与刘藩所言,立召刘穆之相商。穆之得知琅琊王所言,不禁一惊,失声道:“琅琊王虽自来于公前甚恭谨,然毕竟帝弟,诸公卿出自高门者,复视刘毅为名士!如是若其内外勾结,将不利于公!明日藩将来此与公别,便可使公之虎侯丁旿擒而杀之,免留后患!”
刘裕颔首道:“藩亦人杰,奈何不为我用!明日杀藩,当使王镇恶今日便扬帆西上,免得夜长梦多,中途生变!”
刘穆之道:“公之计是也!”
于是刘裕即召已入都数日之王镇恶。镇恶来见,裕道:“刘毅将为逆,卿当为吾聂政、专诸!卿今夜,便率所领劲卒乘舟西上,切不可使人知!入荆州境,便称刘兖州先导,道兖州随后便至。卿当先入江陵城,以免二刘相见,于卿不利!”
镇恶领命而去,裕便召丁旿入见。丁身材魁梧,膀大腰圆,气力过人,时人称为当世典韦,故刘穆之称其为裕之虎侯。旿入,裕便道:“明日刘兖州来,卿便擒之!若其不服,强梁反逆,便拉杀之。”丁旿毫不吃惊,拱手答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