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城,丝绸之名,蜚声天下。那轻柔如雾、华丽似锦的丝绸,仿佛是这座城市流动的诗篇,诉说着千年的繁华与匠心。裴素云,这位对姑苏文化痴迷且熟知的女子,深知丝绸背后的奥秘藏于那小小的蚕茧之中。于是,她兴致勃勃地邀约好友林婉怡与蒙丹,一同前往姑苏郊外的养蚕农家,探寻这丝绸之源的奇妙旅程。
姑苏的郊外,一片宁静祥和。远处山峦如黛,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田间小路蜿蜒曲折,两旁的油菜花肆意绽放,金黄一片,微风拂过,泛起层层花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泥土的芬芳。沿着小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那处养蚕农家。
农家阿婆早已听闻裴素云要来,早早便在门口翘首以盼。见三人身影出现,阿婆满是皱纹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如同一朵盛开的秋菊,热情地迎了上来:“哎哟,素云丫头,可把你盼来了,还有这两位姑娘,快,快进屋坐。”阿婆的声音带着姑苏特有的软糯,让人听着格外舒心。
裴素云笑着挽起阿婆的胳膊,亲昵地说道:“阿婆,好久没来看您啦,这两位是我的好友,林婉怡和蒙丹,她们对养蚕抽丝可好奇了,所以我就带她们来您这儿长长见识。”
林婉怡和蒙丹赶忙上前,甜甜地唤道:“阿婆好。”
阿婆眯着眼,上下打量着两人,连连点头:“好,好,都是俊姑娘。快进来,阿婆给你们倒茶。”
众人进了屋,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墙壁上挂着几幅蚕茧丰收的画,桌上摆放着一些用蚕茧制作的小物件,一盏蚕茧形状的油灯散发着柔和的光,给屋子增添了几分温馨。
阿婆端来茶水,招呼大家坐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这养蚕啊,那可是个精细活儿。从蚕卵开始,就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阿婆起身,从里屋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躺着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宛如一颗颗黑芝麻。“瞧见没,这就是蚕卵。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啊,像小蚂蚁似的,细细小小,可娇弱了。”
蒙丹好奇地凑近,睁大眼睛看着,惊叹道:“这么小呀,这怎么养呢?”
阿婆笑着解释:“得给它们喂最嫩的桑叶,那桑叶还得洗干净,擦干水,不能有一点儿生水,不然蚕宝宝吃了会生病的。”
林婉怡问道:“阿婆,那蚕宝宝吃了桑叶,就会慢慢长大吧?”
阿婆点头,脸上满是自豪:“可不是嘛,它们长得可快了,一天一个样。吃了几天桑叶,就开始蜕皮。每蜕一次皮,就长大一圈。经过四次蜕皮后,蚕宝宝就长得白白胖胖,开始准备吐丝结茧咯。”
说着,阿婆带着大家来到蚕房。一进蚕房,便闻到一股淡淡的桑叶清香。一排排架子上,摆满了竹匾,里面的蚕宝宝正欢快地啃食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
裴素云拿起一片桑叶,递给蒙丹:“来,你试试喂喂看。”
蒙丹有些紧张,小心翼翼地接过桑叶,轻轻放在蚕宝宝身旁。只见一只蚕宝宝似乎闻到了桑叶的香气,缓缓蠕动着身子,爬到桑叶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蒙丹看着,忍不住笑了:“哇,好可爱呀,感觉它们吃得好开心。”
林婉怡也拿起一片桑叶喂蚕,好奇地问:“阿婆,蚕宝宝吐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
阿婆从竹匾里轻轻捧起一只即将吐丝的蚕宝宝,说道:“等蚕宝宝准备吐丝了,就会变得安静,不再怎么吃桑叶。然后它会找个角落,先吐出一些丝,给自己搭个架子,再一圈一圈地把自己裹起来,慢慢地,就结成一个椭圆形的茧子咯。”
众人看着蚕宝宝在阿婆手中缓缓蠕动,仿佛能想象到它吐丝结茧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阿婆放下蚕宝宝,说道:“这蚕茧结成后,就得进行抽丝剥茧啦。走,阿婆带你们去看看。”
众人跟着阿婆来到另一间屋子,屋里摆放着一台古老的缫丝机,木质的机身散发着岁月的光泽,上面的纹理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旁边的大锅里,清水正咕噜咕噜地冒着泡,几个蚕茧在水中翻滚。
阿婆走到缫丝机旁,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抽丝啊,首先得把蚕茧放到热水里煮,这样能把茧丝外围的丝胶煮软,方便抽丝。”说着,阿婆用一个小笊篱在锅里轻轻搅动,捞出一个蚕茧,熟练地找到茧丝的头,将其绕在缫丝机的转轮上。“来,姑娘们,你们看,就这样开始抽丝,这转轮一转,丝就源源不断地抽出来了。”
裴素云看着阿婆熟练的动作,转头对林婉怡和蒙丹说:“你们来试试,感受一下。”
林婉怡走到缫丝机前,有些忐忑地握住转轮的手柄,轻轻转动。阿婆在一旁指导:“对,慢点转,别着急。”随着转轮的转动,那细细的蚕丝果然缓缓从蚕茧中抽出,绕在了转轮上。林婉怡惊喜地说:“哇,真的抽出来了,好神奇!”
蒙丹在一旁看得跃跃欲试,等林婉怡结束后,她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也尝试着抽丝。一开始,转轮转动得不太顺畅,茧丝似乎也有些缠在一起。蒙丹有些着急,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阿婆笑着安慰:“别慌,姑娘,稍微调整一下,慢慢来。”蒙丹深吸一口气,稳定情绪,慢慢调整转轮的速度和力度,茧丝终于又顺利地抽了出来。蒙丹开心地笑了:“成功啦!”
看着两人玩得不亦乐乎,裴素云也笑着加入其中。三人轮流操作缫丝机,感受着这古老工艺的独特魅力。阿婆在一旁看着,眼中满是欣慰:“你们几个姑娘啊,学得可真快。这抽丝剥茧,虽然看着简单,可也是一门手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咱们姑苏的丝绸能这么出名,靠的就是这些老手艺。”
林婉怡停下手中的动作,感慨道:“阿婆,以前只觉得丝绸漂亮,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工序,这么多讲究。”
蒙丹也点头赞同:“是啊,每一丝丝绸都凝聚着养蚕人和手艺人的心血。”
裴素云接着说:“所以咱们更得把这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姑苏丝绸的魅力。”
阿婆听了,连连点头:“对,对,你们这些年轻人有这想法,真好。现在愿意学这些老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咯,阿婆就盼着能有更多像你们这样的孩子,把咱们姑苏的丝绸文化发扬光大。”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如同一匹绚丽的丝绸。三人告别阿婆,踏上回城的路。一路上,她们仍沉浸在今天的奇妙体验中,谈论着养蚕抽丝的种种趣事,憧憬着未来能为姑苏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那郊外农家的养蚕生活与抽丝场景,如同深深烙印在她们心中的一幅画,成为她们与姑苏丝绸文化不解之缘的美好开端,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绘就出更加绚烂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