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的自爆,两教放宽了对弟子的出行。
为了封神大业的继续,阐教又派出了三代弟子前去支援西岐,二代弟子没有去,主要是因为元始也怕再次损失二代弟子了。
此时,西岐的天空之上来了四位仙人,皆是阐教三代弟子,乃金吒,木吒,哪吒,雷震子。
当他们四人来到西岐时,整个西岐城都沸腾了。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周文王和姜子牙亲自出城迎接,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四位小英雄,你们的到来,真是我西岐的福气啊!”
姜子牙也微笑着点头,
“是啊,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伐纣的大业,必定能够早日成功。”
金吒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文王,师叔,我等奉师父之命前来支援西岐,定当竭尽全力,助你们完成封神大业。”
木吒也大声说道:“没错,我们一定会让殷商的那些人知道,我们阐教弟子的厉害!”
哪吒则是调皮地一笑,“哈哈,这下有好玩的了,我倒要看看那些殷商的将士,能有多大的能耐!”
雷震子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为什么屡战屡败的西岐还能拥有如此信心,因为截教的仙人也走了,甚至连闻太师都走了。
这能打的都走了,优势在我。
汜水关的城墙上,寒风呼啸。
韩荣站在城墙上,望着关外那片曾经属于殷商的土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舍,仿佛在与这片土地做最后的告别。
他的手紧紧地握着城墙上的砖石。
“大人,我们真的要退吗?”
一个副将走到韩荣身边,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他不想就这样放弃汜水关。
韩荣转过头,看了看副将,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是朝廷的命令,我们不得不从。如今闻太师不在,殷商的局势岌岌可危,我们不能再做无谓的抵抗。”
副将咬了咬牙,握紧了拳头。“可是,大人,我们就这样退了,岂不是便宜了西岐那些人?”
韩荣拍了拍副将的肩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先退入崇城,再做打算。”
于是,在韩荣的带领下,汜水关的军队开始缓缓地向崇城退去。
士兵们的脚步缓慢,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甘。
他们回头望着汜水关,心中充满了不舍。
这座他们曾经坚守的关隘,如今却要被他们遗弃。
崇城,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城池,此刻正静静地等待着韩荣等人的到来。
“报 ——” 一个士兵匆匆跑上城楼,大声喊道。
“汜水关的军队已经到了城外!”
张凤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快,打开城门,迎接韩将军!”。
城门缓缓打开,韩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率领着军队走进了崇城。
张凤快步走下城楼,迎了上去。
“韩将军,你可算来了!” 他紧紧地握住韩荣的手,激动地说道。
韩荣点了点头,
“张知府,如今局势危急,还望你我二人齐心协力,守住崇城。”
张凤拍了拍胸脯,
“韩将军放心,我张凤既然被破格提拔为崇城知府,就一定会尽我所能,守住这座城。”
说起张凤,他本是临潼关的守将。
在临潼关时,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忠诚。
他治军严谨,对士兵们关爱有加,深受士兵们的爱戴。直到崇黑虎受罚,朝廷出现新的任命制度,崇城知府的位置空缺,他才被破格提拔上来。
来到崇城后,张凤知道自己责任重大。
他立刻开始整顿城防,加强巡逻。
他亲自巡视城墙,检查每一处防御工事,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他还组织士兵们进行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
西岐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歌城。
牛太祖召开了朝会,文武百官齐聚一堂。
“西岐现在又开始兴风作浪了,以为来了几个小娃娃就能撼动我殷商的统治。”
“大王息怒,西岐此举确实太过狂妄。但如今我军收拢兵线,实力有所削弱,这崇城的防御……”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说道,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是被牛太祖的愤怒所震慑。
牛太祖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崇城乃我殷商的重要防线,绝不能有失。必须派一员得力大将前去支援。”
他的目光在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似乎在寻找着合适的人选。
“陛下,闻太师乃我朝重臣,武艺高强,智谋过人,若派他前往崇城,定能守住城池。” 又一位大臣建议道。
牛太祖却摇了摇头,说道:“闻太师刚从西岐征战归来,已然疲惫不堪,且我需要他留在朝歌,协助我处理朝政。”
“那大王认为派谁去合适呢?” 一名大臣试探性的问道。
牛太祖微微一笑,说道:
“我已决定,派邓九公前去支援崇城。”
“邓九公?” 大臣们听到这个名字,都不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们对邓九公的能力有所了解,知道他虽然勇猛,但与闻太师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大王,邓九公虽然勇猛,但他能担此重任吗?” 一位大臣忍不住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虑,显然对邓九公能否守住崇城没有信心。
牛太祖似乎早就料到了大臣们的反应,他不紧不慢地说道:
“邓九公虽然比不上闻太师,但他也有自己的长处。他曾屡建大功,对军事战略也颇有见解。而且,他为人忠诚,定会全力以赴保卫崇城。”
“再者,西岐此次出兵,士气正盛。我们不能与之正面硬拼,而邓九公擅长防守和谋略,正好可以利用崇城的地形,与西岐的军队周旋。”
大臣们听了大王的分析,都觉得颇有道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牛太祖当即下旨,命邓九公率领大军,火速前往崇城支援。
邓九公接到旨意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立刻调齐兵马,准备出征。
在出征前,他来到朝堂,向牛太祖辞行。
“大王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守住崇城,不让西岐的军队前进一步!”
邓九公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牛太祖看着邓九公,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邓将军,此次任务艰巨,你一定要小心谨慎。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向朝廷禀报。”
“末将遵命!” 邓九公再次叩首,然后站起身来,转身大步走出朝堂。
在他出征的那天,整个三山关都充满了肃杀的气氛。
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邓九公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缓缓地走在队伍的前面。
他的身后,是一面面飘扬的战旗,上面绣着殷商的标志。
“出发!” 邓九公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崇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