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种坦荡态度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参赛者们,于是其他几位诗人纷纷表示赞同这个建议,愿意接受大家的选择。
随后温竹灵机一动,她找来了几束娇艳欲滴的鲜花作为评选工具,让大家以插花的形式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投票。
这样的方式既美观又具有诗意,在视觉上给人带来了额外的享受。
很快,每一首诗前都被各式各样的花瓣堆得满满的。
而令人瞩目的是,百里策所作那篇显然更受大众欢迎,其周围几乎被花海包围了。
当时间逐渐接近尾声的时候,谢玉兰忽然转过头来温柔地对站在一旁正认真观望着一切的温竹说道:“哎呀小妹啊,你也快来加入我们给出自己的看法呗,毕竟每个人的声音都很重要哦。”
听到这话,原本有些紧张害羞不敢轻易发言的温竹先是低垂着眼帘轻轻“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对方的话,接着便陷入了短暂的犹豫当中——因为她知道这不仅是对她审美眼光的一种考验,更可能会影响到两位好友之间关系。
然而不等她多加考虑,一个温热柔软的东西已经被强行塞进了她的掌心。
“好了就这样啦。”
玉兰笑嘻嘻地催促道。
迫于无奈,温竹只好硬着头皮开始专心致志地品读每一位作者用心创作出来的佳作。
尽管她在内心深处确实更加倾向于百里策那份独具匠心、意境深远的杰作,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支持自己更为熟悉的友人谢玉轩,轻轻地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了他那边的一组诗歌中去。
当最终的结果被公布时,得知胜出的谢玉轩兴奋不已,激动地拍着手大声喊道:“哇塞原来我的才华已经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认可耶!真是一群能够发现真正艺术之美的慧眼呢!”
说罢他还满脸自豪地看着妹妹以及其他朋友们,仿佛在邀功求赏一般。
“哎呀看把你高兴得……”
而此时在一旁目睹这一切发生的玉兰则是带着些微不满的表情打趣起这位平日里总是沉稳冷静的老兄,“说实话如果不是考虑到要给哥哥长点脸面,说不定我还真未必会选择给你加油鼓劲儿呢!”
“并非如此哦小姐,请您千万不要误会。”
柔和的嗓音打断了兄妹二人之间的调侃,那是来自刚刚投票完现在站出来解释原委的温竹姑娘,“您的作品的确写得极其出色,用词清新而不失高雅,给人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美感享受。”
见到此景,谢玉轩简直乐开了花,嘴角忍不住向上翘了起来。
妹妹瞪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嗔怒与不满。
这一幕让温竹笑个不停,捂着肚子,弯下了腰,显然非常享受这场小争吵带来的欢乐氛围。
兄妹俩斗嘴总是那么有趣,无论是彼此之间小小的挖苦,还是不经意间的默契,都能让人感到一种温馨和轻松的气氛。
旁边一位看似文人打扮的男士恭敬地上前询问能否记录下这些有趣的对话,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这份场景的喜爱与向往。
见到对方同样对文字感兴趣,百里策开心地说:“当然可以,只要别忘了写上是谁说的就好。”
他的语气里满是鼓励与分享的快乐。
“绝对会的,先生的文章真是好极了。”
那位男士满怀敬意地说,仿佛在向心目中的偶像表达最深的崇敬之情,话语间流露出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
紧接着,现场的其他人也开始挑选自己中意的句子抄录下来,大家似乎都被这里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住了,每个人都希望把这美好的一刻带回家。
想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学者因为读到今天的诗而专门来拜访这个地方,温竹不由得微笑起来。
那时人们不仅是为喝茶点而来,更为了体验这里的文化氛围,店铺自然人气旺起来,形成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等百里策成为状元后,哪怕只是为了沾点文气,都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那时候这个地方将成为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吸引更多的人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文学艺术。
比赛完了诗歌,大家又转而去讨论绘画、弹奏音乐等方面的技巧,话题从一端延伸到了另一端。
不但吸引了很多读书人的兴趣,他们纷纷加入其中发表见解;还有几位女士也悄悄地凑近观看,脸上洋溢着好奇和欣赏的笑容。
这次聚会让每个人都很满意,不仅增进了友谊,还让心灵得到了滋润,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不知不觉间一个月过去了,盛淑雁终于结束长途旅行回到了家中。
她的心情既疲惫又期待,想要快点儿与家人团聚分享旅途中的见闻。
按照家规,温竹带着几个丫鬟及老仆在侧门迎接二小姐回来。
她们整齐排列着站在门口,准备用温暖的拥抱迎接久别归来的亲人。
不一会儿,那装饰精致的马车终于缓缓停在了宅邸的大门口,随着一阵轻微的晃动彻底稳住了。
紧接着,身姿灵动矫健的盛淑雁从车内轻巧地跳了下来,她的动作十分麻利,仿佛没有任何累赘般自在。
她拥有一张与柳姨娘如出一辙的俏脸,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仿佛两潭清澈见底的小湖,而白皙红润的脸蛋更如同夏日里初熟的新鲜桃子一般娇艳欲滴。
不过,此时此刻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活力四射的气息,比起静态之美来得更加动人。
下车后,只见盛淑雁眉间微微皱起,带着几分不满之色朝着面前的人问道:“你们怎么让我走侧门啊?这样太失礼了吧。”
语气中明显含着一丝责怪的意思。
对于这个问题,前来迎接的温竹并没有表现出惊讶或者不快,她保持着一贯温婉可亲的笑容解释道:“这是我们家的传统规矩,所有女子回归家中之时,都需要经由侧门而入。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条路能够更便捷地通往位于深处的内宅生活区,更是为了保障女眷们的隐私与尊严,不让外人的目光肆意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