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念楠又转过头看地上的鹌鹑,肉鹌鹑还好,但她有点馋鹌鹑蛋了。
“宋嫂子,地上这些鹌鹑也是要卖的吗?”
“对,准备下一个圩日带到集市卖的,要不是我现在这没地方,不然我就留着自己养了,能给辞辞偶尔吃点鹌鹑蛋养养。”
“宋嫂子,您...这么说有点冒昧,你可以教教我们怎么养鹌鹑吗?鹌鹑蛋是好东西,比鸡蛋还要有营养,我们可以交学费的!”
虽然黎念楠还没问过金丰食品其他人有没有养过鹌鹑,这玩意吧,他们在山上打猎估计经常看到,但这么小的东西不一定看得上。
“不是,小黎,鹌鹑这估计你们承包的那片林区就多的是,而且一般都是一抓抓一窝,你们回去问问有没有会打猎的,轻轻松松就能抓个几百只。”
范文礼原本安安静静地听着他们的生意经,看以后他们村里这块有没有办法也搞一搞,后面听到黎念楠问养鹌鹑的事情,鹌鹑还要专门人工养殖的嘛?这附近的山上都多的是,一抓一大把。
“范哥,按你说的抓法,要是我用鹌鹑来做生意,那迟早会把山上的鹌鹑抓完吧。你可别小看鹌鹑,要是养好了,母鹌鹑能持续一年下单的。”
“黎同志说得对,要是养得好,也就40来天公鹌鹑就能出栏吃肉,母鹌鹑40多天开始下蛋,饲料光照水源管理得当,那是能保持一年多每天下蛋的。个头虽然不大,但胜在数量多啊。”
“这样啊,那小黎你们干脆招宋嫂子过去上班几个月,附近这几条村,她这边孵蛋成功率是出了名的,而且鸡仔成活率也比其他鸡仔高。”
黎念楠和郑北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默契地看到相同的意思。
“可以的,宋嫂子,你要不这几天考虑下过来我们金丰食品工作,暂时我们只能以临时工的名义招聘,提供免费食宿,工资50元一个月,每半年有奖金。”
听到工资50,宋江莹很是惊喜,她老公出事以前是厂里的小主管,工资也才65一个月,她这几个月每个月去两三次赶集卖鸡仔,好的时候能卖十几块钱,不好才卖几块钱,虽然偶尔能超过50一个月,但黎念楠那边提供免费食宿,那她每个月至少可以存三四十,以后辞辞上学的学费生活费就能攒下来了。
“这事,黎同志需要回去和其他老板们商量下吗?”
听出来宋江莹的犹豫,郑北川也不吝啬嘴皮子帮忙说着,“不用,宋嫂子,我媳妇就是金丰食品的老板,这事她一个人能做主。我们那边有个退役军人负责林区鸡舍养殖,目前鸡舍已经建好了的,但他应该没有养鹌鹑的经验。
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下周给我们送鸡仔的时候,可以带辞辞一起过来,参观参观我们的宿舍、厂房、养殖区。”
“好,我这几天会好好考虑的,至于养鹌鹑的事情,要是你们比较急的话,确实可以先在山上抓一批来养,建议同一个笼子里公鹌鹑和母鹌鹑的比例按照一比二左右。”
“好的,谢谢宋嫂子,我们回去看看鸡舍的笼子合不合适,准备好笼子就安排人抓些回来试试。”
回程的时候,黎念楠还是笑眯眯的,只要想到以后可以实现鹌鹑蛋自由、卤蛋自由,她就觉得开心!
——————
两天后,郑北川开车带着黎念楠和饺子去了市里,先去市委大院拜访白雪和白爷爷,下午去机械厂结账拉机器!
没想到的是白爷爷两年前病重已经离开了人世,药房现在交给了白爷爷的徒弟和从港市回来的大孙子管理,中午申杨回来吃饭的时候看到黎念楠夫妻俩要说惊讶也不惊讶。
“楠楠、阿川,你们的金丰食品现在怎么样了?”
“这才刚开始,下午我们过去机械厂拉机器,毕竟还是做农副产品和养殖,总要点时间,一步一步来就好。”
“第一批产品什么时候能上市?需要帮忙的话和我们说。”
“这几天就能出一批了,我们和村里收了一批番茄和蔬菜。”
“也是供货给供销社和百货公司吗?”
“我们有在考虑要不要在市区租一个店面,调料我准备让人给市区各大工厂单位食堂还有饭店做推销。零售的话,与其供货给供销社,不如我们直接自己卖。
申大哥,我们现在公司资质和执照已经下来了,还可以在市区租一个店面吗?”
“可以是可以,但你们开店之前还需要申请个卫生牌照,在店铺装修好以后准备开业的时候来做这个申请。”
“好的,明白了,谢谢申大哥。”
“楠楠,你们店里除了调味料,还卖熟食和零食吗?” 饭后白雪给他们上了茶,也加入了聊天。
“卖!我在京市和朋友亲戚有合伙开了一家炸鸡店、一家烧烤店,阳省这边天气比较热,烧烤可能不大合适,卤肉冷盘也可以做。”
“确实,爷爷和三叔以前就最喜欢吃你做的卤肉。到时,你店开起来了,一定要跟我们说一声,等周日欣欣放假我带她去捧场。”
“没问题,雪姐申大哥等我们金丰食品前期准备好以后,也欢迎你们过来做客,这边开车过去半个小时左右。”
从市委大院出来,黎念楠就和郑北川商量租店面的事情,前期就是到处都需要花钱,他们决定先暂停盖二层宿舍的计划,把那部分资金挪过来开店,去机械厂之前他们先掉头去了白家的阳仁堂备一批大料,也第一次见到了白爷爷的长孙白方旭。
匆匆告别以后,夫妻俩就赶紧去了机械厂,毕竟除了说好的电烤箱和干燥机,她还想看看厂里有什么新产品。
已经升职当了机械厂生产部经理的何严亲自接待黎念楠和郑北川,即使这几年没怎么打过交道,但下沙食品厂的年礼以及黎念楠几次登报的事情,他也一直有关注。
“何严同志,你方便带我们看下厂里这几年有什么新产品吗?食品生产和包装方面能用得上的。”
“行,没问题,两位这边请。”
何严也不说什么场面话,给两人送上了厂里印制的小册子,就把人带到样板间,这几年他们生产改进的农具产品多一些。
黎念楠没看上别的,一眼相中了角落的三轮自行车,“何严同志,厂里有三轮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吗?”
“没有呢,摩托车都少见,别说三轮摩托车了,电动车是不用汽油用电来驱动?”
“对的,京市那边前段时间我也问过,但好像还没有。阳省这边靠近港城,我就想问问。”
“没听说过,摩托车是有的,价格也不便宜。好一点的村里也就是配个拖拉机。”
“这样,你们那三轮自行车,多少钱?”
“320块钱,配一把自行车锁。你们要的话,我可以去申请个九折。”
“我们商量下。”郑北川拉住了正要答应的黎念楠,“念念,我们不是说找部队买二手的货车吗?”
“货车可以先缓一缓,如果我们决定要开店的话,你想想一辆三轮车是不是更好用?厂里会开车的就我们俩和亮哥,总不能我们三个天天开车来店里送货吧。”
“那店里你准备交给谁负责?”
“这个回去再商量,我们啊,现在是哪哪都缺人手。”
最后,黎念楠开车载着电烤箱和干燥机还有一大包大料香料,郑北川骑着三轮自行车用绳子系好,被黎念楠的车拖着回到金丰食品。
何亮看到三轮车,又听到两人说准备在市区租店面又是一阵无语,他家老板太会花钱了。